书城成功励志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47721400000012

第12章 告别拖延从抗击思维惰性开始(2)

休斯敦大学的研究教授布莱尼·布朗(Blaney Brown)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讲道:“人们能做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自以为恐惧和不确定性并不存在。”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来看,没有人愿意主动离开“舒适区”,这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没人愿意去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

一个永远都停留在“舒适区”的人很难取得什么大成就,而且尤其无法承受巨大的外部环境变迁,因为他们惧怕冒险,无力应对不可控因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停留在“舒适区”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所以不妨尝试走出“舒适区”,以可控的方式冒点险,挑战一些自己通常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够从中经历某些不确定的东西,并学会如何在舒适区之外生活。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受环境所迫时能快速适应变化,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

尽管远离“舒适区”确实会令我们恋恋不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舒适感会消灭生产力”。一旦因期限和期望所造成的不安和焦虑消失了,人们往往就会活得心安理得,既没了学习新技能的干劲,也少了工作的效率与激情。如果你还在用“假忙”来伪装,那么是时候鞭策自己跨出“舒适区”了。唯有远离“舒适区”,我们才能早些迈开步子,完成更多的工作,并找到更聪明的工作方法。

小故事

周瑞原本是一个极其木讷的编程员,但他摇身一变,竟成了一名十分成功的投资人。朋友们谈起他的职业成长史时可谓赞不绝口,实事求是地说,周瑞本身的职业经历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传奇。

从某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后,周瑞进入了一家不好不坏的企业,成了一名编程员。尽管编程并不轻松,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周瑞渐渐从一个生手变成了熟手。由于公司内部的种种人事限制,周瑞根本没有过多的升职空间;限于公司利润,工资也无法再有一个跨度的增长。但他并没有任何危机感和焦虑感,而是整日都生活在“舒适区”内。

人一旦习惯于某个职业环境后,就会出现一种环境依赖症,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跳槽或离开的勇气。周瑞也不例外,在这家企业工作了八年的他已经没有勇气去主动辞职,因为在他看来,不管是辞职还是转行都是“舒适区”之外的东西,是不确定的,是危险的。

在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周瑞这种心理,且绝大多数人都会在这种自我“舒适区”中渐渐丧失斗志与激情,最终沦为庸庸碌碌之人。幸运的是,周瑞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并接受了一位朋友关于做投资的邀请。

随后,周瑞开始跟随朋友一起做销售,既有电话销售也有面对面的销售,一旦走出舒适区,你往往就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是多么巨大。在两个月的金融销售专业培训后,周瑞开始了自己迈进投资领域的第一步,即销售金融投资类产品。长达八年的编程生涯让原本就不善言辞的周瑞变得更为木讷,职业环境的巨大改变令他内心产生了期待、不安和焦虑,他既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也对即将到来的销售挑战感到紧张与不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周瑞正在走出“舒适区”。

瑞士投资银行最年轻的董事兰柏瑞曾在名为《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寻找确定的个人》的演讲中指出:即使不创业,也要走出“舒适区”,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因为只有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我们才会被迫去奋斗,被迫去前进。周瑞离开了具有安全感的“编程”工作,在焦虑与不安的催动下,他开始十分卖力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不仅练就了出色的口才,还受邀成为了一家金融投资机构的大客户投资经理。

回想起自己的职业经历,周瑞感慨万千,并颇有感触地说道:“如果当时我拒绝了朋友转战投资行业的邀请,那么今天的我还将是几年前那个木讷无比的程序员。”贪恋舒适区只会让我们不思进取、原地踏步;而如果想突破现有的工作瓶颈,真正做出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果断离开“舒适区”,积极主动地走进“焦虑区”,借助适度的压力来激发自己的潜能,挑战自己的极限。

教你成功走出“舒适区”

西班牙IE商学院创投实验室(Venture Lab)的主任,曾借助“QUANTS”一词来诠释人们在“舒适区”与“焦虑区”之间进行选择的行为。所谓“QUANTS”是指那些喜欢模棱两可、数据导向论、追求客观性、依赖众多信息做判断、有时候思维封闭、对谈判比较挣扎的人群。《中欧商业评论》将该词翻译为“死理性派”。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走出“舒适区“,进入“焦虑区”的“死理性派”都属于意外。简单来说,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意外”,就会一直在“舒适区”待着;而一旦被逼到某一境地,就会潜力大爆发,从而取得令自己都感到震惊的成就。

相关数据显示:年龄与创造力成反比,年龄越小其创造能力越强,5~15岁的人中有超过95%的人都很有创造力,而一旦他们成长到15岁以上,那么就只剩12%的人富有创造力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创造力的消退正是人们进入“舒适区”的一种外在表征。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是难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想找回我们失去的创造力,要想远离得过且过、稀里糊涂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要走出“舒适区”,到“最佳焦虑区”里去。可是,怎样才能成功走出心理“舒适区”和自我设限的“安全区”呢?我们具体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1.用头脑风暴法开放头脑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视野只有这么大,没有看到世界的全貌,也没有受到其他领域的吸引,自然就会变成“井底之蛙”,偏居一隅过着所谓的“安全”日子。面对这种情况,要想走出“舒适区”,不如尽快开放自己的头脑,借助头脑风暴法,让自己产生离开“舒适区”的精神动力。

具体来说,我们在闲暇时间可以多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聚会,多联系老同学以及老朋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每个人的职业和所处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这种休闲式的头脑风暴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友好的人脉关系网,同时也有助于打破“舒适区”。

2.千万不要排斥“劝说”

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被劝说的经历。在职业选择上,家人朋友会给出五花八门的意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上司或同事也会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关于工作方式方法的建议……尽管每个人都曾充当过被劝说的对象,但对于这种“劝说”行为,人们的态度却是千差万别。

有些人没有主心骨,别人劝什么就是什么;而有些人太过固执和死板,不管他人的建议或劝说对不对,一概当成耳边风。这两种过于极端的态度都不是最佳对策,面对周围人的劝说,既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同时也不要排斥“劝说”。有时候,当我们尝试着“被说服”时,说不定就能在外力牵引下走出心理“舒适区”。上述案例中的周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他没有听取朋友的建议,又怎么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呢?

3.有意识地做点不同的事情

一直沉湎于“舒适区”多半是由过于单一、封闭的环境引起的,所以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每天都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换一条路线去上班;尝试到那些从未去过的餐馆吃饭;试着学习一项新技能;培养一个新爱好……尽管这些改变看上去微乎其微,但只要每天都坚持改变一点,我们就能够从改变中找到新的视角,从而促使我们离开带有惯性的心理“舒适区。”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学到的新技能,还是试吃的新食物,又或者新游览的旅游胜地等,都不可能迅速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这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千万不可过于追求速成。唯有一点点开拓视野,一点点增加心理上的软性收益,我们才可能最终走出心理“舒适区”。

三、现在就去做最需要做的事情

你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我需要打印资料,需要写报告,需要整理季度销售报表,需要参加部门召开的会议,需要进行会议记录,还要拜访客户,给领导汇报工作……”这是某公司工作人员小齐的抱怨。在他看来,几乎每天都有这么多需要处理的工作,时间根本就不够用。要么加班,要么拖到第二天再做,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分工也越来越细致,但从个人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工作岗位依然属于综合性工作,而非绝对的单一工作。即便是流水线的从业人员,也需要附带处理工作区域的卫生等,更何况是诸如文员、助理等工作内容本就庞杂的岗位类型呢?

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每天一上班,就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自己去干。有些人一头扎进工作开始急急忙忙地处理,可是忙来忙去最后还是耽误了重要工作;同样是一大堆工作,有些人则懂得区分工作的轻重缓解,从而有条有理,不紧不慢地处理工作。尽管两类人的工作效率几乎差不多,但后者显然不会因耽误重要工作而被领导责难,而且也更容易获得赏识,赢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工作中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在做事之前,我们不妨先想想,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时间上最紧迫的工作是哪一项?哪些工作是可以延后处理的?哪些又是必须提前处理的?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需要”的不同程度对各项工作进行排队,那么显然我们忙来忙去还会造成拖延的“瞎忙”状态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来看,个体的生命历程可以看作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即便是同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序的先后不同,那么对个人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实际上这与工作事项的排序理论是完全相吻合的,同样是这些工作,每个人对工作的排序不一样,那么即便是在同等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结果也必定是截然不同的。总体来说,对工作的排序越合理,其结果就越积极,整体效率就越高;反之则很可能会因处理工作的顺序不对而造成无意识的“拖延”,甚至很可能因“拖延”而耽误大事。

你还在毫无重点和头绪地处理成堆的工作吗?你是否每天都在忙,效率也不低,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耽误了重要事情或工作?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困惑之中,那么毫无疑问,你只是没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做最需要的事,你该优化你的工作次序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把成堆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顺序进行划分,显然必须要花费一部分时间;尽管节约时间是个好习惯,但这段时间绝不能打着节约的幌子砍掉。不妨拿出每天刚上班的前十分钟做一个正确的排序,这有利于我们改善无意识的拖延状况,可以不着痕迹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小故事

凯瑞是某大型企业的经理助理,尽管他工作效率不低,做事也十分认真,但实事求是地说,他并不是一个好助理。由于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很繁杂且庞多,他常常陷入一种癫狂的工作状态,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只好硬着头皮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凯瑞,半小时后开会,现在把整理好的会议资料送到我办公室。”经理一发话,凯瑞才意识到自己究竟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今天早晨一到办公室,他就直接扎到成堆的工作当中了:整理经理最近一周的行程,把昨天的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归档,给客户派发了几个工作邮件,还做好了这个月的销售业绩报表……尽管他做了很多工作,但唯独会议资料没有准备,还有半小时就要开会了,时间根本来不及,这可怎么办?

思来想去,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了,索性还是和经理实话实说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凯瑞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并十分愧疚地说道:“经理,会议资料我还没来得及准备,您看会议时间能不能往后推迟一会儿,我马上去弄。”

“什么!没有准备?我不是前天就告诉过你要准备今天的会议资料吗?都两天过去了,你做事怎么这么拖拉?会议的时间通知早就发出去了,现在还怎么改?这样吧,会议开头我先说些其他事情,你现在立即去准备资料,一小时内务必准备好。”

得到经理的答复后,凯瑞火急火燎地开始准备起了会议资料,当他终于在经理规定的时间内把资料分发给与会的每一个人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会议结束后,凯瑞被经理叫进了办公室。不用多说,自然少不了一顿批评。耷拉着脑袋走出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凯瑞感觉到委屈万分:自己明明很勤奋啊,就拿今天来说,90分钟就完成了那么多工作。不过是会议资料没准备好而已,但这难道怪我吗?明明是工作过多,人手不够用。

垂头丧气的凯瑞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像凯瑞一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很勤奋,做事也利索,但唯独不懂得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排序,以至于每天的工作都是一场战争,事到临头才火急火燎地赶去“救场”,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拖延”,一种无意识的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