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47721400000011

第11章 告别拖延从抗击思维惰性开始(1)

——增强紧迫感,别“懒得动”

增强紧迫感是戒掉拖延症的前提,拖延与懒惰如影随形,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要战胜拖延,就得先从思维上克服懒惰。如果懒惰的思维一直存在,那么人始终会处于一种空想的状态,做什么事都会觉得“懒得动”。抵抗拖延,就得先从抗击思维惰性开始!要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一、调整“期望”法:为自己设定一个期限

工作中的期望效应

透过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的欲望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期望不同。尽管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理论为众多人所诟病,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欲”确实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源泉。

“因为我想加薪升职啊,所以自然得努力工作,否则又怎么可能梦想成真呢?”

“我一直期待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我就已经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没有这个计划,或许我依然会像尘埃一样平庸。”

“我之所以每天上班都开开心心,充满激情和动力,是因为我有期待啊!只要能拿到这个季度的奖金,我就能去马尔代夫度假了。一想到这些我做梦都会笑醒。”

……

不同的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期望也会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带有积极意味的期待往往能够消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以及种种心理不适,并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从而自主自愿地去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状态。实际上,这种效应就是我们所说的“期望效应”,也称“期望理论”。

早在1964年,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 . Vroom)就提出了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即“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并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公开了这种根据期望效应总结出的激励理论。

所谓“期望效应”就是指人们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愿意高效率地去完成这项工作,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基础性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也有获得成就感、荣誉感、自我实现感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正是因为有这些需求的存在,我们才会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为了满足需求而做出特定的行为。

有些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努力工作以赚取足够的金钱,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对地位以及荣誉的需求,所以即便不缺钱,还是会变身“工作狂人”,没日没夜地加班。尽管两类人的需求不同,但同样都是“期望效应”的一种外在表现。

有期待才会有工作动力,有多大的期待就意味着能激发多大的潜能。反之,如果你只满足于衣食无忧,那么一旦达到这个期待点之后,你就会陷入茫然无措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规划。实际上,这种缺乏期待的状态对于我们自身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浑浑噩噩中时光已经飞逝,当我们醒悟过来时才发现为时已晚。

要想避免在迷茫中荒废时光,我们不妨借助这种“期望效应”来激励自己远离拖延与浑浑噩噩的工作状态,重新回归充满激情与斗志昂扬的奋斗岁月。

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期望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庭,就必须抽出必要的时间去经营;如果你期望拥有数不清的财富和巨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在高压下高效率地工作;如果你期望能够早日升为领导,就需要立即朝着这个方向有意识地努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期待”就好比我们职业路上的指明灯,没有了期待就只能成为一个迷路的小孩,即便出口在眼前,也走不出迷雾与停滞不前的窘境。唯有带着期待上路,我们才能告别拖延,一路高效前进。

小故事

阿展与阿发两兄弟同时创业,做的都是家具行业,但几年时间过去后,两个人取得的成就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今,阿展经营的公司已经是集家具制造、销售、加盟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在当地颇有名气;而阿发的家具制造厂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只雇用了四五名木工师傅,勉勉强强维持着并不景气的市场。

当初,父亲为了支持兄弟两人创业,给了他们每人5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实事求是地说,两人的创业环境几乎是相同的:没有场地,没有现成客户,没有经营经验,资金也只有父亲支援的5万元。

刚开始的辛苦自不必多说,兄弟两人都是又当木工师傅,又当销售员、送货员……两年过后,阿展和阿发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稳定的“前店后厂”的小作坊经营模式。尽管与那些大老板日进斗金的收益比起来,小作坊的收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与那些普通的上班族相比,显然还是要富裕不少。

阿发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生活已经算得上富足的他对于事业并没有多大期待,只要能够维持现状便好,因此他的经营策略趋于保守。而阿展则恰恰相反,他时常利用闲暇时间去业界知名的家具厂商处进行考察和学习,看着人家的经营模式和时尚新潮的家具产品,阿展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自己的事业有一天也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有了期待就有了奋斗的动力,此后阿展结合自身现状以及实际客观情况,制定了一个严密的扩大发展战略,并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走,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发展目标。

一年后,阿展的小作坊发展到了20人的规模,其中业务员7名,财务1名,送货员2名,木匠师傅10名。为了拓宽销路,就必须要改善家具品种。光做老样式是没有出路的,于是阿展自掏腰包安排木匠师傅去大型家具厂进修学习,一来学习对方的新式家具制造方法,二来要通过学习提高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新式家具的能力。很快,阿展生产的新式家具就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借着这股“东风”,小作坊一跃成为了集家具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

为什么兄弟两人的创业条件几乎相同,结出的果实却完全不同呢?实际上,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期待效应”。一个没有任何期待的人,是不可能给自己人为设定期限的,没有规划没有目标,其结果必然是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反之,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内心则往往充满干劲,这不仅能有效克服拖延等不良工作习惯,还能激发人的潜能,大大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这也正是阿展获得巨大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人们常说“生活要有奔头”,其实这里所谓的“奔头”就是指“期待”和“希望”。既然“期待效应”能够带来如此大的好处,那岂不是期待越高越好?如果你持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弗鲁姆指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如果期望过高,我们总是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结果,那么期望所带来的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唯有适度的期望值才能有效调动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出其内在的工作潜力。

如何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用公式M=V×E来表示激励效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当人们有需要并且能够通过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其行为积极性才会被激活,而行动积极则会促进预定目标的达成。换句话说,也就是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积。在这个公式中的M表示激励力量,V表示目标效价,即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它反映着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E则指期望值。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不难发现期望值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要想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改变不思进取的状态,就必须要为自己设置一个适宜的期望值。期望值过低不能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但期望值过高又容易因无法达成目标而造成精神受挫。一旦精神受挫,则很容易陷入消极悲观的泥潭。

在现实生活中,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任何期望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尽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期望,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期望值并不合理。一个每月拿着3000元工资的小文员整日都在期待着变身成功企业家;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整日都在期待着成为大学教授……这显然是很难在短期内达成的,有伟大的梦想固然可贵,但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条件。

合理的期望值能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体验到目标达成后的美妙感觉,但过高的期望值则很可能会把我们引入消极悲观的泥潭。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期望值呢?对于不合理的期望值又该如何调整呢?

1.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不少自视甚高的人,他们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却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怀才不遇。一旦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过高,那么所期望达成的目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这样一来,一旦无法达到目标,我们的精神就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为了避免认识误差,我们还可以通过征求周围家人、朋友、同事等人的意见来从侧面认识真实的自己。什么马就应该配什么鞍,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就要给自己设定怎样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期望值过高而受挫。

2.跳一跳脚要能够得着

如果我们所期望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到,那么期望值本身的激励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超出平常水平的期望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为自己设定期望值和目标时,一定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跳一跳脚能够得着。这样既能给潜能的发挥预留出充分的空间,又能避免因期望值过高而无法达到,可谓一举两得。

从某种层面上说,人们对已设定的期限是否可以达到的判断,完全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如果在设定期限时出现过大的误差,往往也会影响“期望”激励效应的正常发挥。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期望值,要想让“期望效应”一直发挥正能量,就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上一次顺利达成了目标和期望值,那么这一次的期望值就可以定得稍微高一些;自己的起点比他人高,那么大家一起制定期望值的时候,可以适当比周围人高一些;假如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没能达到之前预定的目标,那么下一次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期望值。

期望值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发展变动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本身的工作能力在变化,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在变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个人的思想等都在变化,唯有将期望值放在这些复杂的现实中,我们所调整的“期望值”和所设定的期限才是有效果、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谨记这一点。

二、走出自己的思维舒适区

了解“思维舒适区”

俗话说“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有时候当外在压力过大或者外部环境过于恶劣时,我们往往会失去焦虑感和绝地反击的欲望,反而陷入一种自我安慰和欺骗的“舒适区”。虽然真的有很多迫切需要处理的工作,但这时候的我们竟然没有丝毫紧迫感,反而会“磨洋工”似的佯装出很忙的样子。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利于我们克服“拖延”。

这里所说的“舒适区”与“焦虑区”是相对的,这两者都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Robert M.Yerkes)和约翰·D.道森(John D.Dawson)就曾做过一个关于“舒适区”和“最佳焦虑期”的经典心理学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一方面,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我们的行为处于一个稳定水平,从而获得最佳表现;另一方面,我们仍然需要相对焦虑的状态,即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也就是“最佳焦虑区”。

从专业心理学方面来讲,这里所说的“舒适区”是指活动与行为符合人们的常规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风险的行为空间。从人的自身感受来说,处于“舒适区”能够让我们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能够降低内心焦虑,释放工作压力,且更容易获得寻常的幸福感。“舒适区”固然不错,但我们必须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如果因为贪图自身的舒适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那么我们迟早都会被竞争激烈的职场淘汰出局。要想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惨命运,就必须远离“舒适区”,到“最优焦虑区”去锻造自己,挑战自己。

“焦虑区”不同于“舒适区”,它正处于“舒适区”之外。如果我们无法走出“舒适区”,那么缺少了外界压力的刺激和适度焦虑的推动,我们就往往会陷入“拖延”的行为模式而无法自拔。不过焦虑也并非越多越好,适度的焦虑能够促使我们主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改善自己的“拖延”习惯;但如果焦虑过多或过于强调生产力,那么一旦精神压力超过了我们所能够承担的负荷,人的行为表现就会迅速变差。所以,在调适自己的舒适与焦虑状态时,一定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