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47709600000065

第65章 恐龙的水中兄弟——鱼龙和蛇颈龙

鱼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从它的化石形状来看是具流线型的体形,已与其他海生爬行动物有着极大的差别,它没有其他动物都具有的脖子。它的生活环境、游泳方式及食物来源与现代的鲨鱼、海豚都一样,所以它们的外形也是惊人的相似。这种因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体形上变得相似的现象,在生物进化中叫适应趋同。其实鱼龙、海豚的体形是向鱼类趋同的,所以称它为龙。由于所发现的鱼龙化石都是这种体形,估计它已经经过了较长时期的进化发展,但它的祖先及起源现在还尚不清楚,只能根据它具有迷齿型牙齿,推测它可能与杯龙类有点儿关系。鱼龙的体形无疑表明它游泳的速度很快。它的尾巴是游泳的动力,呈倒歪型,即尾椎骨不是向上而朝下且与脊椎骨不在一条直线上。随着进化,到侏罗纪之后鱼龙的尾椎骨急剧倾斜伸入尾鳍下叶;它的眼睛也变得很大,视野开阔;口中长满了利齿,除了捕鱼外还能咬碎菊石、瓣鳃类的硬壳;其生殖方式也改为卵胎生(假胎生)以适应海中生活,在化石中常可见到的小鱼龙骨骸证实了这一点。鱼龙的身体也向着大型化发展,我国60年代在西藏发现的“喜马拉雅鱼龙”身长就有10米以上。

与鱼龙共同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还有蛇颈龙,它是调孔亚纲中蜥鳍目的动物,主要特征是长尾巴、长脖子、三角小脑袋、全部是海生,因体形像蜥蜴(即“四脚蛇”)故起此名。本目动物体形一致,但大小却差别很大,小者如中国的贵州龙、黄豆大小的脑袋,火柴棍粗细的骨骼,逐渐变粗的长脖子和逐渐变细的长尾巴,从头至尾总共才10厘米左右,可谓是本目中的“小不点”,因体形太小,它不属蛇颈龙类,而归为幻龙类。

蛇颈龙是大型的海生爬行动物,生活于侏罗纪至白垩纪,体长从几米至十几米。根据脖子的长短分为长颈和短颈两种类型,长颈类中的颈椎骨可达几十节。它们均以海中动物为食,其游泳方式是靠四肢划水,尾巴做舵,因此速度不如鱼龙快,说不准还是鱼龙攻击的目标,只要鱼龙快速冲来,一口咬断它们细长的脖子,就可以从容地饱餐一顿了。

有关鱼龙和蛇颈龙绝灭的原因,研究的人很少而且至今也未弄清楚,因为专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恐龙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