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47709600000047

第47章 眷恋旧居的黑鹳

黑鹳又名鸟鹳、锅鹳、黑巨鸡。黑鹳体形比白鹳稍小,为中型鹳,一般体长为85~110厘米,体重2.5~3公斤。黑鹳体羽主要是黑褐色,并闪着紫绿色的金属光泽,好似身着豪华的闪光缎,华丽而高雅,颏、喉至上胸为黑色,只有下胸和腹部为白色的羽毛。雌鹳的羽毛色泽比雄鹤稍差,但大体相同。黑鹳的长喙为红色,它的一双长腿和白鹳一样好像穿着一双红色高筒袜一般,也是红色,而它的眼周裸露部分也为红色。黑鹳的全身为黑、白、红三色组成,好像着了红妆、内穿白衣、身披黑色披风的美丽少女。

白鹳和黑鹳原本是生活在一起的亲姐妹,很早以前它们共同生活在幽静的密林山谷之中,恰似两种着不同衣着的各有不同风度的亲姐妹一样。在2000多年前,白鹳离开了幽静的密林山谷,离别了黑鹳,到人烟较多的地方安家落户了。

在这幽静的密林山谷中,远离人烟的地方,黑鹳悠闲地生活下来了。

黑鹳生活在山区,河流附近的树林、湖泊和沼泽地,也栖息于岩石峭壁上,单独或成对活动。由于惧怕人类,它们性情机警,听觉、视觉敏锐,稍有动静就凌空起飞逃走。因此人类很难接近它们。黑鹳飞翔时,头颈向前方伸展,两条长腿并拢并且向后伸展,成一直线,它的脚超过尾部,头可以左右摆动以便观察地面,飞行缓慢,翅膀扇动3-5次后便展开不动,呈滑翔姿态,显得很文雅、悠闲。

黑鹳的食物主要是鱼类,它也像白鹳那样捕捉蛇类,并吃掉它。它还吃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河蚌等,有时也吃少量的植物。黑鹳很少鸣叫。

黑鹳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它们喜欢用旧巢,把旧巢修理一番即可使用。它们也建新的巢穴。往往在林间的河谷,岩崖上的遮蔽处及树上搭巢。巢材为树枝,巢形一般呈浅碟状,内铺干草、苔藓、残羽、兽毛等物。黑鹳因是候鸟,它每年飞回繁殖地区时仍喜欢找到它的旧居,即使此时旧居已被其他鸟类占领,它也会竭尽全力,把占领者赶走,在旧居基础上建自己的巢穴,尽管在建巢和孵卵的过程中仍然受到这些鸟类的袭击,但黑鹳照样每年回到旧居进行繁殖,这个习惯一直未能改变。

黑鹳每年产卵一窝,每窝产卵3~5枚,卵为椭圆形,乳白色,上面分布有浅橙黄色的隐约斑块。卵重约60~70克,比白鹳的卵小得多。雌雄鹳轮流孵卵,以雌鹳为主,孵化期为36~38天,雏鸟出壳后,双亲共同育雏,雌亲鸟常留在巢内照看幼雏,而雄亲鸟则外出觅食,回来时不立刻把食物送入巢中,而是在离巢几米远的地方休息,观察动静,然后再把食物吐在巢中,一般要分3次吐完。每日平均要喂食3次,有特殊情况,比如受到惊扰,可以暂时不喂食。经过60~70天幼鸟便可离巢独立生活。到了9~10月份进入青年期的黑鹳便可跟随它们的双亲飞到南方越冬。

黑鹳分布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甘肃等地为繁殖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台湾等地则为越冬区。在欧洲、苏联也分布有黑鹳。

黑鹳是珍稀观赏鸟类,野黑鹳胆小怕人,但在动物园内较为容易饲养。黑鹳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之一,我国把黑鹳列为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