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车辆模型
47698800000023

第23章 水陆两用电动装甲车模型

这节介绍的水陆两用车辆模型,在陆上通过履带式运行机构驱动,在水中由螺旋推进器推动,并且两种驱动状态可以自动转换。由于它要在水中行驶,所以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车体的密封性,要严防渗水。

1.结构原理

水陆两用车辆模型的实体图如图4-7-1所示,它的两组动力传动机构合用一组电源供电,两只电动机的通断,由浮子式电源开关切换,如图4-7-2所示。

图4-7-1水陆两用电动装甲车辆模型

图4-7-2两只电动机电路的切换在陆上,车体两侧浮子箱中的浮子下沉,右边浮子A下面的铜皮使两个铜片触头接通。陆上驱动电动机转动,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给主动轮,车辆模型前进。在水中,水从浮子箱下面的进水口进入,浮子上浮,左边浮子B上面的铜皮使两个铜片触头接通,水中驱动电动机转动,通过软轴传动机构把动力传递给车尾的螺旋桨,车辆模型筑在水中前进。

2.零部件的制作

(1)车身的制作

车身可以用木板和环氧板制作,按图4-7-1所示。用环氧板制作一个上口长190毫米、宽66毫米,下口长250毫米、宽90毫米梯形车体。用环氧树脂把每条接缝都认真黏结,不得渗水。特别是车轴和软轴的安装应该使用密封性较好的铜轴套,并且在铜轴套管和螺旋桨轴的套管中注入润滑脂,这样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另一方面防止进水。

(2)后托带轮的制作

用厚20毫米废塑料鞋底制成两个直径21.5毫米的车轮,中间钻孔,轮子和履带接触面的中间削出一条宽12毫米、深2.5毫米的凹槽,让履带齿从中间顺利通过。

(3)主动轮的制作

用塑料板削出两个直径21.5毫米、厚10毫米的轮子,中间钻孔,在轮的上面等距离黏结6只棱台形履带齿。

履带齿用塑料板制作,上底2.4毫米×8毫米、下底4毫米×10毫米、高2.5毫米。制作履带时也要做履带齿,最好一次做出70只,左右主动轮共用12只,余下的制作履带时使用。

(4)履带的制作

用宽20毫米、长375毫米的细帆布作履带的主体,用硬纸板剪出120片10毫米×20毫米履带片,再用白铁皮剪出60片10毫米×42毫米铁片,纸片和铁片的尺寸要剪裁得很准确,把帆布条平摊在工作板上,两端用图钉订牢,用乳胶把纸片黏贴在布条上。纸片之间的间距为2.5毫米,每一条黏贴30片。一面贴好后,翻过来在相对位置黏贴另一面。等胶干固后取下布条。在每一节纸板的两面上涂上环氧树脂胶水、用铁片从前面到后面横着把每一节包好黏牢,铁片的衔接处再焊好。在履带的里面,把履带齿一只一只地黏贴到铁片上,履带齿的间距要和主动轮齿啮合,安装好以后把履带首尾相接,用针线缝合成环形履带,在缝合处再安装一节履带片,最后在帆布相纸板间隙处涂上桐油或清漆。

(5)传动机构的制作

先把蜗杆用502胶水黏结在电动机轴上,把蜗轮安装在主动轮轴上,使蜗杆蜗轮啮合,如图4-7-1所示,然后将陆上驱动电动机固定在车身上。

软轴传动机构的制作:用一段铜套管,穿出车体后壁,用环氧树脂胶黏牢,再将螺旋桨轴(用自行车条做)穿入套管中,用一段塑料管(也可以用弹簧)两端分别紧箍在电动机轴和螺旋桨轴上,并把水上驱动电动机固定在车身上,这样软轴传动机构就制作好了。

螺旋桨可以自行削制,也可以采用市售塑制成品。

(6)浮子式电源开关的制作

水箱用环氧板制作,底部开两个进水槽。触点开关触头用厚1毫米、宽3毫米、长55毫米的磷铜片制作,前端弯一个小弯,以保证它同浮子上面或下面的铜片接触良好。

浮子用泡沫塑料制作。浮子A的下表面和浮子B的上表面分别用环氧树脂黏贴两块覆铜板、铜面朝外。浮子放在水箱中。

3.组装

车轴、螺旋桨轴的安装都应使用密封性较好的铜轴套管,并在铜轴套管中注入润滑脂,一方面起到润滑作用,另一方面防止进水。把主动轮、托带轮、助动轮和车轴连接牢固,然后套上履带圈,让履带齿和主动轮齿啮合。最后把电池盒黏贴在车身上,装入4节五号电池,用导线按图4-7-2所示连接好即可。

4.试车调整

接通总开关。如陆上驱动电动机不转,有两种可能:①水箱触点是否接触不好;②蜗轮、蜗杆是否啮合。如不啮合调整电动机左右或高低的位置。下水后,如水上驱动电动机不转,检查触点是否接触不好,调整接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