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的现实和未来
47698200000034

第34章 构建人海和谐关系(2)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海和沙滩环境美化机构”向公众提出了“不增加垃圾三原则”,即不产生垃圾、不扔垃圾和带走垃圾。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动全国各地保护海洋团体对海岸垃圾进行大规模清理。清理海洋垃圾的人有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这当成唯一的使命,有的志愿者则定期参与垃圾清理。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官员和民间团体组织的全国性清理活动。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自1992年以来,日本全国的志愿者清理的海岸线达30884千米,参加清理的人数达138万人,回收垃圾达54万立方米。

志愿者清理垃圾2.对全国的海底藻场和海河交界的浅滩进行调查。藻场的功能除了可以生产海带、裙带菜等,还是鱼贝类产卵和孵育的场所,同时可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海河交界的浅滩是盛产蛤仔、文蛤、幼鱼和幼虾的场所,堪称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调查内容包括藻场和海河交界的浅滩的面积、在每个县分布的情况、每年的减少情况,潮位差的大小,海洋生物的分布,渔业资源增加和减少情况,水的透明度,过去的填海工程造成的影响等。调查都有非常详细的数据,既可为政府制定保护海洋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提醒普通公众注意保护海洋。

3.大力宣传保护森林。浩瀚的森林,可以不让水土流失,把天上雨水储存在落叶和土壤中,然后再慢慢流到海里,森林水土保持功能使汇入大海的雨水含有腐叶成分,变成鱼贝类和浮游生物的食饵和海草类生长的养分,大海因此成为生命更为五彩缤纷的世界。没有森林,雨水会变成洪水,把挟带的泥沙倾泻到海里,对鱼类繁衍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护海洋就要爱护每一片森林和每一棵树木。日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每一座山都布满郁郁葱葱的林木,还通过“海和沙滩环境美化机构”进行各种宣传活动,让公众都知道森林和海洋的密切关系。

加拿大利用与保护并重

加拿大三面环海,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面北极海,海岸线约25万千米,为世界最长;大陆架200海里,为世界第二;近海区域168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国内外贸易都以海上运输为主,全国人口约1/4在沿海居住。为了推进国家的海洋开发,加拿大制定了21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合理利用海洋,充分保护海洋环境,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已成为加拿大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为此,加拿大政府在海洋发展战略中确定了3个原则和4个紧急目标。

3个原则是:可持续开发;综合管理;预防的措施。

4个紧急目标为:

1.把现行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管理方法,改为相互配合的综合的管理方法;

2.促进海洋管理和研究机构的相互协作,加强各机构的责任性和运营能力;

3.保护海洋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经济潜能,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开发;

4.力争使加拿大在海洋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实现国家的海洋战略目标,政府和有关各方制定了具体措施。

为了加强海洋的管理,必须进一步观测、研究、调查和分析海洋。因此,加拿大政府加强了海洋科技开发的预算分配,在2003年拨款近8亿加元(1美元约合1.36加元),作为海洋科技开发经费。其他措施包括:广泛收集海洋资料,提高海洋基础资料的精度;提高航行用海图的制作能力;研究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动;界定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定义;保护资源开发和海底矿物资源;加强海洋科学和技术专家队伍建设等。

近年来,加拿大的海洋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加拿大制定了海洋水质标准和海洋环境污染界限标准,对石油等有害物质流入海洋的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预防体制,研究海洋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护卫队的护卫船加拿大还设立了“沿海护卫队”负责保护海洋环境,沿海护卫队对化学物品和石油的泄漏事故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在很短时间内对大面积污染物进行清除。为了应对海洋中的泄漏事故,海洋护卫队在全加拿大设立了72处战略设施。上述措施对保护加拿大海洋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方面,加拿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加强了对海洋生物种群的丧失和劣化、海洋气候变动的影响、深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并采取了限制捕捞捕杀濒危海洋鱼类和动物的措施。为保护鳕鱼、大马哈鱼等鱼种和鲸等海洋动物,政府投资近5亿加元,建立各种研究所和保护设施。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对利用、管理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原则上必须一致。因此,加拿大决定制定面临世界三大洋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战略;协调政府和咨询机关的关系;制定新的综合管理计划和相应的海洋法律;加强海洋情报的收集和评价。

加拿大海域每年航行的船舶要超过10万艘,运输的货物超过360万吨。在确保海运和海事安全方面,政府主要考虑:海运和相关产业对加拿大经济的意义;环境标准及其实施;船舶航行的自由;责任范围;严防船舶污染环境;提高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设定船舶航行的敏感海域。

在提高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扩大海洋技术产业方面,加拿大政府正进一步加强对商业化的研究,掌握海洋产业动向;改善政府对海洋产业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协作;制定多目的利用海洋的原则;加强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与管理;振兴海洋娱乐业。

为了明确加拿大在国际上的海洋战略地位,发挥海洋科学、水理学、监测、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作用,加拿大将增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性课题的研究。

加拿大强调要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海洋保护意识观念,提高个人和组织对海洋战略的贡献能力。

中国的“碧海行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减轻和控制陆上活动和海上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按照陆海兼顾和河海统筹的原则,将陆源污染防治和海上污染防治相结合,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与其沿岸流域,城镇污染防治规划相结合,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面对新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中国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坚持不懈地做好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碧海行动

制定和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努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并纳入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和“十五”计划中的的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通过“计划”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沿海生态农业、沿海生态林业、沿海小流域治理、港口码头的油污染防治、海上溢油应急处理系统的建设以及“禁磷”措施的实施,初步遏止渤海海域环境继续恶化趋势。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沿海其他7个省、市、自治区也正在编制本区域的“碧海行动计划”,制定陆源污染物防治和海上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此外,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赤潮频繁发生,并直接威胁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正在制定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

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随着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压力的加大,中国政府采取一切措施逐步完善沿海工业污染防治措施。1.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2.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采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增加工业废物资源再利用率。3.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彻底杜绝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海。4.加强沿海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5.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每一个直排海企业污染源,做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计划的稳定削减。

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对沿岸海域环境压力加剧。对此,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沿岸海域环境,调整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沿海城市环境污染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到2010年,所有沿海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同时,加强沿海城市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结合国家“城考”、“创模”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将沿海城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纳入考核指标,强化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的措施。

污水处理厂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一些沿海省、市结合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土壤侵蚀,综合应用减少化肥、农药径流的技术体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严格控制环境敏感海域的陆地汇水区畜禽养殖密度、规模,建立养殖场集中控制区,规范畜禽养殖场管理,有效处理养殖场污染物,严格执行废物排放标准并限期达标。

流域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防治相结合。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制了《辽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海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淮河水污染防治计划》等防治陆源污染综合治理计划,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通过上述“计划”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小流域治理等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有效地削减河流入海污染负荷。

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在渤海海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加强渔港、渔船的污染防治。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已经完成,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我国海水养殖主要位于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浅海滩涂和内湾水域,养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环境恶化。今后,应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控制养殖业药物投放,通过实施各种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和示范,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产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

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2007年部分海洋油气区专项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未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在钻井、采油、作业平台应配备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之全部达标排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防止和控制海上倾废污染。严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禁止向海上倾倒放射性废物和有害物质。2007年主要倾倒区及其周边环境监测表明,所监测倾倒区的底质环境状况总体保持正常,倾倒区尚有底栖生物存在,其优势类群主要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倾倒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倾倒区的环境功能要求。今后应加强对倾倒区的监督管理和监测,严格执行倾废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备案制度,及时了解倾倒区的环境状况及对周围海域环境、资源的影响,防止海洋倾倒对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等造成损害。

海洋中的四大资源

海洋中蕴藏着一笔巨大的宝藏,这笔宝藏包括四个方面: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化解未来的能源危机是毫无问题的。

海底是海洋动植物残骸的集聚地,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形成了多余的带正电的氢离子,于是海洋表层和底层的电位差产生了,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巨大的生物电池。

海底的矿产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含量之丰富,令人惊叹。在地球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有80多种在海洋中存在。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钠、镁、硫、钙、钾、溴、碘、碳、氟、硼、铀等。它在海水中的含量是很大的,如果把它们都提取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那么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0米!

海洋每时每刻都在不息地运动着,这永不息止的海水运动,使海洋拥有了无穷的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