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47698100000034

第34章 高效环保的绿色照明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提高照明电器和系统的效率,减少发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绿色照明

绿色照明是美国国家环保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完整的绿色照明内涵包括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4项指标,不可或缺。高效节能意味着以消耗较少的电能获得足够的照明,从而明显减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安全、舒适指的是光照清晰、柔和及不产生紫外线、眩光等有害光照,不产生光污染。

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就是逐步普及绿色高效照明灯具,以替代传统的低效照明光源。目前在我国,绿色照明的普及率还很低。

绿色照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面理解其含义。从绿色照明的宗旨可看出,它涉及照明领域的各方面问题,内容广泛而全面,内涵深刻。鉴于在理解和实施中存在一些片面性,至少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完整地理解绿色照明。

(一)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理解绿色照明

照明节能是中心课题,但不仅要注重节能本身的意义,更要提高到降低能耗而减少发电导致的有害气体的排放;此外,降低制灯的有害物质量(如汞、荧光粉等)及建立灯管的回收制度,降低灯具、电器附件的耗材量等,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保护环境。

(二)在提高照明质量的条件下实施节能

绿色照明不是过去单纯的节能,而是在建立优质高效的照明环境基础上,去实施节约能源,这和我国当前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统一的。那种不顾及照明质量,降低照明标准的方法,片面追求节能,是不妥当的。

(三)绿色照明远不只是推广应用某一种节能光源

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照明器材,是实施绿色照明的重要因素,而光源又是其中的第一要素。但高效光源有多种类型,如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以及高强度气体(HID),其特点不同,应用场所也不同,都应给予重视;除光源外,还有灯具和与光源配套的电器附件(镇流器等),对提高照明系统效率和照明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四)重视照明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管理

优质高效照明器材,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应同样重视照明工程设计,精心制定总体方案,设计合理的照度,确定合适的照明方式,正确选用适应的光源、灯具,合理布置,保证照明质量等。如果设计不好,优质的照明器材也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也就不能很好地实施绿色照明。此外,在运行使用中,还要有科学、合理的维护与管理,才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节能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照明器材,又称为省电灯泡、电子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及一体式荧光灯,是指将荧光灯与镇流器(安定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节能灯的尺寸与白炽灯相近,与灯座的接口也和白炽灯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替换白炽灯。节能灯的光效比白炽灯高得多,同样照明条件下,前者所消耗的电能要少得多,所以被称为节能灯。

节能灯经过将近20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我国的节能灯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很多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由于质优价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非常强。但是市场上还是存在很大部分的节能灯厂商,根本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不顾消费者的利益,仍在大量生产不叫“节能灯”的节能灯,由于它的质次价低,每只出厂价仅售4~5元左右,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有限,在农村及大部分城市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由于市场上占大部分的市场由低档产品占据着,使得好的节能灯产品比较难进入市场,这给绿色照明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节能灯产品的认识,质量好的节能灯产品的市场在一天天地扩大,质量差的节能灯市场一天天地萎缩,这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与机遇。由于节能灯的品质迅速提高,国家已经把它作为重点发展节能产品(绿色照明产品)推广和使用。

紫外线和健康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4~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根据波长,紫外线可分为短波、中波和长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波长200~280nm,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中波紫外线波长280~320nm,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

长波紫外线波长320~400nm,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