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惊叹的奇迹
47697100000017

第17章 地穴藏谜——基萨金字塔群

吉萨是埃及吉萨省的首府,素来以金字塔著称。位于埃及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吉萨大金字塔群是世界公认的七大奇迹之一,就处于吉萨城南约10千米处的利比亚沙漠中。那里有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和大理石陵庙等古迹。其中最大的建筑物就是胡夫大金字塔,高1466米,基底边长230米,现在高度大概已蚀落为137米。还有另外两个比较大的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夫拉金字塔。这三个金字塔是埃及全国大约80座金字塔中最雄壮的历史建筑,据估计修建于埃及的第四王朝。

吉萨金字塔群远景因为修建金字塔的年代久远,所以很多金字塔在时光中或是遭人为破坏,或是早遭自然损坏,到目前为止,开罗附近的尼罗河两岸,尚存的金字塔只剩下70余座。

埃及的金字塔一直被认为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那时候的古埃及法老,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了满足自己永久统治埃及的野心,就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建造陵墓。

据考证,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在死后都会被葬入一种用泥砖组成的长方形坟墓中,古代埃及人称它为“马斯塔巴”。后来在埃及出现了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他独树一帜,在给古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陵墓的时候,采取了一种新的建筑方式。首先他不再使用泥砖作为建材,而使用山上采下来的石块打磨成方形来代替,其次他把陵墓的规模扩大了,而不再是一种小型的长方形坟墓。不仅如此,他还不断的改进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57米高的六级梯形金字塔。这就是人们现在看到的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王的金字塔。

左塞王的金字塔经过这次的改造,金字塔的魅力打动了后来的法老。他们不仅要求有更好的金字塔的造型,也不断扩大自己陵墓的规模。建造金字塔的风气不断扩大成风,在第四王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那时候的法老骄横跋扈,不计代价地修建自己的陵墓,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才出现了今天所见到的吉萨三座最大的金字塔。后来的第五王朝,由于人民对这种奴役的不断反抗而使统治者让步,所以修建金字塔的规模缩小了很多。再到后来的第六王朝,由于国家的分裂,金字塔的建筑也就衰落了下来。

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结构十分奇特,基座都为正方形,四面大致呈4个相等的三角形,远望如同汉字的“金字”,所以汉语译作“金字塔”。考察金字塔的专家们普遍认为,金字塔的建造与古埃及人信奉太阳神有很大的关系。在古埃及时期,太阳神被奉为埃及的国神,统治自己的法老们就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金字塔有关铭文里有记载:“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凌空升天。”这句话表明法老们希望在死之后可以回到太阳神那里。

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是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大约建于公元前2500年。第二大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则是在后来的法老卡夫拉统治时期建造的。后来卡夫拉的儿子及后一任法老又下令建造了第三座金字塔以及那些小金字塔。

金字塔的东墙外都建有一个专门用作丧葬之用的神殿,有一条小路从这里倾斜而下,一直延伸到位于尼罗河边的一个神殿门前。这是死去法老的最后一段旅途的。吉萨的古建筑群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神化那些死去的法老或达官贵族以及死亡本身。这个古建筑群的部分遗迹现在还在不断地发现之中。

自人们发现金字塔以来,普遍流传着大金字塔中有宝藏的说法。但是因为当时找不到金字塔的入口,所以在以前没有一个人能进入到金字塔里面。据记载,公元820年的埃及人哈里发阿尔玛蒙是最早进入大金字塔的人。那时候也找不到入口,于是阿尔玛蒙命人利用爆破来打开一条进入大金字塔的通道。在对爆破处进行挖掘的时候,他偶然找到了金字塔原有的进入通道,也就对金字塔的内部构造有了一些认识。遗憾的是,在金字塔内除了看到一口空空的棺材之外,一件像样的财宝也没有发现。

1682年,英国人约翰·格里普斯对大金字塔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测量,并计算了堆垒起来的石块的总重量。1765年,英国人纳萨涅尔·戴维逊注意到在王室说话时回声有异样,结果他发现王室的上面还有空间。这就是现在称之为“减重室”的结构。不久,意大利人卡维格里亚在塔身内开通了竖井,随后,英国军官哈瓦德·怀斯对大金字塔内部做了进一步调查。1839年,在“减重室”发现了有关胡夫法老的古文字资料。1880年,被称为“考古学之父”的英国人弗林达斯·匹特里对大金字塔进行了测量,所测得的数据与今天人们掌握的数值非常近似。1986年,法国建筑学家提出大金字塔内还有未知空间,引起了一场大轰动。无论在哪个时代,大金字塔之谜都强烈地吸引着人们。

金字塔内部结构图站在胡夫大金字塔北侧的正面,从顶部往下看,可看到观光客的出入口,那就是阿尔玛蒙打开的隧道入口。走进阿尔玛蒙打开的隧道,不久便可来到原有的通道。再往前行,是一条爬坡向上的通道,那里有3块重约5吨的花岗岩挡住去路。当年,阿尔玛蒙一行来到这里无法通过,只好另开通道迂回前进。上升通道通向一条大长廊,大长廊两侧等间隔地开着用途不明的洞。大长廊一直可通到“休息室”,那里有个落石装置,把它拉开,便是王室。王室上方则有被称作“减重室”的五层房屋。塔内另有一条与上升通道同样坡度的“下降通道”。它在倾斜下降大约97米之后,变为水平方向,并到达地下室。这是个尚未完工的房间,位于地下30米处,大约在金字塔顶端的正下方。

金字塔之谜

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共用了约220万块巨石。每块石头都有一人多高,约25吨重。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千米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他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筑混凝土。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十分好,所以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25厘米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

另外,对许多人来说,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上也写道: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之墓。是的,通常的说法就是这样,可是,如果进一步究其根据,回答不外乎以下两点:距今大约2500年以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当时埃及人的说法,写下了“金字塔是王墓”这样的话语;在吉萨大金字塔等建筑物中,有被认为是石棺的石箱。然而,希罗多德写下的话只是传言,而且在金字塔的那些石箱中,也从未发现过一具木乃伊。因此,细究起来,说金字塔是墓的根据不太有力,相反,否定金字塔是墓的材料却有很多。有人认为墓既然是埋葬尸体的场所,不可能不在地下;在所谓的石棺里,不要说完整的木乃伊,就连绷带和木乃伊的碎片也没有,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在纸莎草纸和碑文等记载中,没有能说明金字塔是墓的文字,这也是极大的疑点。总之,否定的意见非常有力。金字塔是王墓的说法在这些否定的意见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虽然有学者认为,金字塔只是起到埋葬设施的作用,不是墓。但是研究古埃及的考古学家却一直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一直在寻找金字塔时代各王的真墓,认为一切都要从那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