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环保之路
47689800000028

第28章 加强绿化造林的净化环境作用

树木是自动的调温器、天然除尘器、氧气制造厂、细菌的消毒站、土壤的保护伞。绿化造林对温室效应、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对于全球气候的调节有很大的影响。

持续发展,大力造林

森林之光地球表面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存: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森林面积减少,湿地减少,生物物种减少,水资源紧缺,水灾、旱灾、沙尘暴频繁发生。绿化造林是其中的重要防治措施之一。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施里达斯·拉夫尔爵士所说:“森林在我们星球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环节。它们是生态系统功能中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它们,人类开始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以后也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建筑木材、造纸的纸浆、药品原料、工业原材料以及世界50%家庭的炊用燃料,而且还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等,以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

树木可以调节全球气候。森林是碳的巨大天然贮存库,它能吸入二氧化碳并把它贮存下来,是稳定地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种珍贵物质,当森林被毁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将引起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南、北极的冰块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最后导致人类大难临头。大力植树造林则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

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林木不断发展的根系,穿插交织着土壤,牢固地团聚土块,改良了土壤,使森林生长茂盛,更好地发生它的作用。实践告诉我们,森林能有效阻止风沙,林带能在25倍林高范围内明显降低风速。森林土壤还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

树木能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100平方米树林放出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一辈子。

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树木能净化空气。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三四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三四百个。还能吸收各种粉尘,100平方米树林1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大气中某些污染物浓度过高,危害树木生长,而不少绿色植物具有吸收毒气的能力。如柳杉、泡桐、夹竹桃、紫藤、枫树、柑橘等都能吸收二氧化硫;刺槐、桧柏、丁香、女贞、向日葵能够吸收氟化氢;槐树、银桦、悬铃木等能够吸收氯和氯化氢;桑树、夹竹桃、棕榈等能吸收二氧化氮;加拿大白杨、桂香柳等能够吸收醛酮等;银杏、柳杉、夹竹桃等吸收臭氧,防止光化学烟雾。总之,树木具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阻留粉尘、杀灭病菌的功能,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影响。

树木可以调节湿度。有人曾利用大气模型模拟研究了北纬5°和南纬5°间50%热带雨林发生变化对全球气候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反射率和水的流失率较高,而蒸发蒸腾。森林破坏还能导致气候干旱。森林能调节气候,增加降雨。林区的空气湿度通常要比无林区高10%~25%,据试验,在夏季500米高空范围内,有林地区比无林区气温约低8℃~10℃,含水量高10%~20%。

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较为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因为植物具有过滤各种有害气体、净化大气、减弱噪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森林植被不但可以提供木材,而且还能防止水土流失、预防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无数事实证明,森林植被的破坏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必然会破坏整个生态中各个因素的平衡关系,致使自然生态失调。所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大力植树造林,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护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

目前森林资源的快速消失,主要是由于热带雨林砍伐速度加快造成的。所以,热带雨林的过快砍伐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损失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热带森林进行管理和保护势在必行。

调整国际贸易结构

目前进行商业贸易的原木和加工的木材价格几乎没有包括木材收获的环境成本与社会成本,对资源价值估计太低往往会导致过度使用和耗尽。为了使价格能准确地反映出这些隐藏的成本,各国政府可根据热带木材产品的价值征收进出口税和采用其他财政办法。1989年,英国木材贸易联盟和荷兰进口委员会联合提议对欧洲共同体的热带木材进口征收附加税,在进口地点征收的这种附加税的收入将汇集起来用于为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项目提供资金。最近,有几个国际热带木材组织成员国对附加税表示有兴趣。也有人提出要签署一项热带木材商品协议,除了委托执行上述的附加税之外,还要根据使森林没有净损失的综合保护和管理规划制定木材进口限制。建立一套鉴定木材生长和可持续性收获的标记的做法,是利用市场鼓励可持续的木材管理的另一种可行的战略。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承担了到2000年国际热带木材贸易完全实行可持续的森林管理的任务。它号召其签约国制定持续使用和保护它们森林的国家政策,包括在木材生产国家中增加热带木材的加工工业。取消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等主要热带木材进口国对森林加工产品实施的保护关税,可以使出口国家保留其木材更多的价值,从而可能减轻一些对保持目前收获水平的压力。

有许多专家警告说,对全球贸易结构的任何操纵都会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结果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发生冲突。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支配着世界贸易的90%。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目前提出的很多木材贸易限制或确保可持续生产的任何标记规划很可能行不通。一些国家的立法者和环境组织正在建议包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专门团体,合法为环境服务。

减少热带木材的需求

人类开始大规模地使用热带木材,仅有20年的历史,这期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热带木材的大量需求。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森林资源,欧洲国家向非洲、美国向中南美洲、日本向东南亚都伸出了索取木材资源之手。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热带木材进口量增加了16倍,占世界上木材、纸浆供给量的10%,1985年的世界木材进口量中,日遭砍伐的热带森林树木本和欧洲占30%,美国占20%。日本、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是热带木材出口的3个消费大户。例如,每年有250亿双筷子和价值20亿美元一次性使用的混凝土木模被弃。如果他们尽可能用重复使用的产品代替一次性使用的木材产品,这将有助于保护热带森林。

自从1988年以来,欧洲共同体、美国和其他木材进口国采取了决定性的步骤限制木材进口。其中有些做法是高度强制性的,例如美国努力限制从缅甸进口柚木,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呼吁禁止进口不能持续生长的木材。而德国的措施更加彻底,1989年联邦共和国政府正式停止使用热带木材。这种单方面的抵制确实减少了对热带木材的需求,但这样做的同时也降低了木材的价值和森林的价值,所以对这种单方面的减少热带木材需求还有许多异议。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