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51

第51章 曾经的倒数第一

了解面对逆境,远比如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

——马丁·赛力格曼

苏步青9岁那年,父亲送他进县城第一小学当一年级的插班生。从山沟里来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看到的、听到的样样都感到新鲜。他整天玩耍,把功课全丢到脑后了,期末考试苏步青竟得了倒数第一名。

第二年,苏步青转到水头镇求学。因为家庭贫穷,有的老师看不起他,甚至还故意刁难。有一次,他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两句佳句,整篇文章也写得很有特色。不料老师却怀疑他是抄来的,后来查清是他自己写的,仍给他的作文批了“差等”。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苏步青的自尊心,他就用不听课、尽情玩耍来抗议。结果,这年他又得了倒数第一名。

新学年开始,一位叫陈玉峰的老师发现这小孩挺聪明,就是贪玩不用功,就找他谈话,并启发他“不好好念书,对得起你的父母吗”?苏步青听后,觉得惭愧,但心里并不服气。陈老师又循循善诱道:“文章好坏,不是哪个老师决定的;个人的前途靠自己去争取。我看你的资质不差,又能吃苦,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陈老师的话像鼓槌一样,敲着苏步青的心。他左思右想,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从此,苏步青发愤学习。为了看懂《东周列国志》,他步行了几十里山路,向别人借来《康熙字典》,遇到难字生字,他总要逐个查阅、弄懂。假日,他回家一边放牛,一边骑在牛背上背诵《唐诗三百首》。

这学年,他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在以后的求学期间,他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

1914年,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学。这时,他已经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左传》,由于他博览群书,在同学中获得了“文人”的称号。后来,他走上了数学的道路,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