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46

第46章 勤奋的少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唐高宗年间,长安城内有个元都观,观里有个很有学问的道士叫尹崇。尹崇有很多藏书,有一段时间,有个叫张遂的少年天天到观里来借阅藏书。那个少年看起书来,常常连饭都忘了吃。尹崇很喜欢这个勤奋、刻苦的少年,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孩子定会有大出息的。”

由于不间断的学习和思考,张遂在年轻时就对天文历法有了很深的造诣,在京城长安颇有名气。武则天做皇帝后,她的侄子武三思当了大官。武三思野心勃勃,企图独揽朝政,但又苦于自己不学无术。他听说张遂很有学问,就想拉拢他,想让他为自己观测天象预测吉凶。张遂十分讨厌武三思这种权贵,不想和这种人交往,就到河南嵩山的嵩阳寺,削去头发做了一名和尚,法名“一行”。

僻静的嵩山寺,一行不受干扰更加专心致志地研究天文学。天文学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一行遍访学者,步行1000多千米,拜浙江天台山的一个和尚为师,学习数学。后来又辗转到湖北当阳的玉泉山,继续研究天文。

唐玄宗即位后,派人把一行请进京来,主持修订新历法。一行认为历法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就答应了。

为编新历法,一行做了大量的观测研究工作,带领一班人马在全国13个地方测量北极高度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那几天中午的日影长度,和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一起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测定太阳在宇宙中运动的轨道和其他星辰的运行情况,前后花了好些年才编出了新历法的草稿。而在新历法实施时,一行由于过度劳累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