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38

第38章 屠刀下的精神自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国际著名的精神病学家V·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关进德国集中营。他曾是一个弗洛伊德心理学传统培养出来的宿命论者,这种心理学认为,你一生的造化和大数已定,基本上可以说,你越不出定数。

弗兰克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里,遭受了种种与我们的尊严感格格不入的虐待,甚至重复这些事就会使人不寒而栗。

他的父母,兄弟和妻子或死于集中营里或被送进了毒气室。除了一个妹妹,他的全家都完了。弗兰克自己也遭受了数不清次数的毒打,肉体上的伤害还是次要的,人格的侮辱才是让人痛不欲生的。

一天,当他被剥去衣服单独囚禁在一间窄小的牢房里时,他开始意识到了他后来称之为“最后一点人类自由”的东西,这种自由是纳粹看守无法剥夺的。他们可以控制他的整个环境,他们可以对他的肉体肆意妄为,但弗兰克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他可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注视着自己正陷入的境遇。他基本的同一性仍完好无损。他可以由他的内心来决定这一切将怎么影响他。在他身上产生的刺激和他对这种刺激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他选择做出哪种反应的自由或权利。

每当他遇到这种残忍虐待时,弗兰克就会设想自己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诸如想象他从死亡集中营获释后在向他的学生讲课。他会在教室里以他心灵的眼睛描述他的状况,并将他在严刑拷打中得出的训诫告诉他的学生。

通过一系列这种精神上的锻炼,他行使起他所拥有的些微和萌芽状的自由,直至这种自由变得越来越大,他成为他周围的人,甚至成为某些狱守的力量源泉。他帮助他人寻找蒙受痛苦的意义,寻找他们囚禁生活中的尊严。他们又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