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14

第14章 立志造汽车的福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汽车大王”福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机械产生了兴趣,因为父亲不支持他的爱好,他多次与父亲的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执,但父亲的意见根本就改变不了福特的意志。福特对机械的兴趣不但没减,反而更加浓厚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福特居然把投身于机械业当作他人生的志向。

福特知道要想在机械制造上有所作为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后盾,而他要做的就是去接触它,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习知识。于是,福特就自己到了当时的机械制造业繁盛的底特律给人打工。

3年后,福特凭自己学到的知识,决心放弃外面的工作。通过充分分析自己的能力,他最终决定,要用实际行动做一番自己所热爱和拥有的事业。

于是他回到家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在这期间,福特做一些小机械,以帮助父亲的农场完成某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一些小成功使福特的信心备受鼓舞,决心更好更快地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奋进。

1893年,查尔斯·杜耶在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了由汽油作动力的车子,当时,福特参加了这次展览会,在会上,他看着新式车子,触动很大,决心自己制造一辆更好的汽车。但福特首先遇到的是电点火的问题,由于知识不足,他决定再次去底特律的爱迪生电灯公司学习电学原理,也由此和父亲再次发生冲突。但亨利·福特的目标是单纯的、明确的,而且实现目标的决心也是不可动摇的。

在爱迪生公司工作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制造一辆汽车。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实验,福特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终于在1896年6月面世了。车虽很简陋,但这个成功却再次鼓励了福特的决心。他坚信:只要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组装汽车的成功是好事,但却使福特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爱迪生工厂要以每月500元薪金和可分红利的条件聘他去做生产部门的总监,但附带条件是要专业专职,不得再分心研究汽车。而底特律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要请他去当工程师,但月薪只有200元。面临两种选择,福特认真地评估了自己,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和高薪两个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最终决心选择自己当初选定的目标——汽车事业。

在与这家汽车公司合作期间,福特并没有放弃向更高目标发展的信心。他知道自己不只是要制造一辆汽车,而是要制造性能优良的有他自己特色的汽车。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终于,在1901年密歇根举行的汽车大赛上,福特将自己用近一年时间设计的26马力的赛车开上赛场,并以优异的成绩击败了上届赛车冠军温登,荣登冠军的宝座。

由于赛车的胜利,福特的名字一夜之间响遍美国。1903年,在各方的帮助和福特的努力下,一个给世界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的福特汽车公司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