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13

第13章 志在中华腾飞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和20世纪世界历史上竖起了一块雄伟的里程碑。里程碑上镌刻着一个不朽的英名——孙中山。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乡民都记得,他是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本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小时名叫帝象,长大后取名文,字德明,号日新。“逸仙”是他学生时代改的号(“日新”的粤语谐音)。

中学时,他的床铺帐顶内,总是别着中国与世界地图,每夜对着地图沉思,心潮随世事风云起落,同学们都叫他“通天晓”。

1894年,他写下了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主张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农商业,改革教育制度,以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满腔的热情遭到拒绝,遂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决心进行民主革命。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团结了数千人。1905年,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革命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他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一天,他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被门口的卫兵拦住:“今天孙大总统来,别人不让进去!”他微笑着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卫兵不耐烦地说:“你得赶快离开!”当卫兵看到他的名片后,不禁热泪盈眶。

又有一天,一位8旬老人见孙中山时行三跪九叩礼,孙中山忙将他扶起:“我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不要这样!”老人感慨万千:“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以后,为了中华腾飞,他写了《建国方略》,描绘了祖国未来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