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哮喘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3700000015

第15章 哮喘病的药膳治疗(2)

生姜,为姜科姜属植物姜的鲜根茎。其味辛,性温,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临床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寒饮哮喘、胃寒呕吐。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姜辣素等,其中,姜辣素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姜萜酮的混合物。体外抑菌试验证明,生姜水浸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姜油酮及姜烯酮对上述病菌亦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镇咳、祛痰、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姜烯酮对豚鼠具有镇咳作用,对家兔血小板环氧化酶和血栓素B2都有抑制作用。鲜姜注射液对大鼠由蛋清及甲醛诱发足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生姜为呼吸系疾病的常用药,除内服外,还可在外治法中运用。故临床对伴有食管返流引起的哮喘,或以寒饮、恶心为表现的哮喘疗效尤为明显。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尤善清上焦之火,以治肺热最为常用。黄芩含黄酮类、苯甲酸、黄芩酶、淀粉等。在黄酮类中以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为主要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明,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煎剂对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属敏感。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减轻感染小鼠肺部损伤,延长存活时间。研究还表明,黄芩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黄芩素还能抑制由同种及异种抗体所引起的被动变态反应。黄芩常单味或复方运用于临床,对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继发感染等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于痰热型哮喘。

沙参

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类。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轮叶沙参和杏叶沙参或同属植物的根。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其味甘,性微寒,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主治干咳少痰、咽干口渴、气喘等病症。轮叶沙参根含三萜类皂苷为沙参皂苷,杏叶沙参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药理实验表明,沙参有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增强体液免疫等作用。其祛痰作用可持续4个小时以上。临床常以沙参为主药配以其他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临床报道,用沙参配黄芪、白术等组成强肺丸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阴虚型哮喘。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其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适用于肺气虚引起的气短咳喘等病症。本品含皂苷、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蔗糖、生物碱等成分。此外,党参中至少含有14种无机元素,其中铁、锰元素的含量最为丰富。体外试验证明,白喉杆菌、卡他双球菌、副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脑膜炎球菌、人型结核菌对党参煎剂较敏感。党参多糖能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党参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常用于气虚型哮喘。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的根。其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气短心悸、自汗喘脱、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以及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病症。本品含多糖、氨基酸、胆碱、甜菜碱、叶酸、淀粉酶等,还含有生物碱以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抑菌试验证明,黄芪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同时黄芪还能调整人体细胞内cAMP与cGMP的含量,以及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变态反应的能力。临床报道,黄芪的各种制剂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具有较好疗效,单用或复方运用均可。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其味酸、甘,性温,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敛肺平喘,常用于久咳虚喘等病症。本品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脂肪油、糖类、树脂等。五味子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小鼠试验证明,五味子酸性成分有明显祛痰作用,从五味子醚提取物中分得两种结晶,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五味子对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病均具有一定疗效。临床报道,用五味子为主组成的抗敏煎(五味子、防风、银柴胡、乌梅等),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3.6%)。

淫羊藿

淫羊藿,为小蘖科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全草,又称仙灵脾。其味辛,性温,能补肾壮阳、止咳平喘,常用于阳虚喘咳之症。全草含淫羊藿苷甾醇、生物碱、挥发油、维生素E等成分。抑菌试验证明,淫羊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淫羊藿总黄酮是淫羊藿中促进免疫功能的一类有效成分,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此外,淫羊藿具有一定的止咳、平喘及祛痰的作用。淫羊藿既可单用,又可入复方用治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如有报道,临床用单味淫羊藿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1066例,总有效率为74.6%。

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或粗枝皮。其味辛、甘,性大热,能温中补阳、补肾平喘、散寒止痛,主治肺寒咳喘。本品含挥发油(桂皮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并含有少量乙酸桂皮脂、乙酸苯丙脂。抑菌试验证明,肉桂乙醇浸液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则表明,桂皮醛及桂皮酸钠有升白细胞及抗放射作用。此外,桂皮油有祛痰镇咳作用。肉桂对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病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多入复方运用,多用于肾阳不足的哮喘治疗。

紫河车

紫河车,是人的胎盘。将健康产妇娩出的新鲜胎盘剪去脐带,洗净附着的血液,反复浸漂。置沙锅内煮至漂浮水面为度。撑开烘干,或研制为粉。其味甘、咸,性温,能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多用于肺肾不足型喘咳等病症。本品含卵巢激素、黄体激素、乙酰氨基葡萄糖、右旋半乳糖、甘露醇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紫河车具有调节免疫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兼有抗过敏作用。从胎盘提得的胎盘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紫河车对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有良效,既可单用,又可入复方运用。临床报道,用紫蛤散(紫河车500g,蛤蚧200g,桔梗150g,陈皮150g共研末),治疗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总有效率96%。临床用治虚性哮喘有显著疗效。

补骨脂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种子。其味辛、苦,性大温,能补肾助阳,温脾止泻,主治阳痿、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脾肾阳虚的泄泻等症。本品含挥发油、树脂及香豆精衍生物(补骨脂内脂、异补骨脂内脂等),黄酮类化合物(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等)。补骨脂用石油醚提取后,其残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补骨脂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补骨脂素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瘤作用。补骨脂对哮喘具有一定疗效,多入复方运用。有临床报道用补骨脂汤(补骨脂30g,地龙20g,全蝎9g,僵蚕15g,麻黄6g,厚朴12g,蚤休9g等),治疗支气管哮喘获得显著疗效。故临床常用其治疗脾肾阳虚型哮喘。

蛤蚧

蛤蚧,为脊椎动物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其味咸,性温,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主治肺肾不足的气喘咳嗽等。本品主要含动物淀粉、蛋白质、脂肪。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蛤蚧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物质。动物试验表明,蛤蚧身或尾的醇提物,均能加强白细胞的移动性,增强肺、支气管和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并对氯化乙酰胆碱所致哮喘有明显抑制作用。蛤蚧对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喘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报道用紫蛤散(蛤蚧、紫河车、桔梗、陈皮共研末)治疗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蚤休

蚤休,为百合科植物蚤休(七叶一枝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其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热毒疮肿、咽喉肿痛、热病神昏、抽搐等病症。本品含甾体皂苷(蚤休苷)、氨基酸等成分。抑菌试验证明,蚤休对多种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肠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蚤休尚有平喘、止咳作用,对组织胺所致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蚤休多入复方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病症的治疗。临床报道,用复方蚤休冲剂(蚤休、皂荚等浓煎成浸膏后加入珍珠粉,制成冲剂),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总有效率为92.4%。临床用治痰热型哮喘疗效较好。

桃仁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仁。其味辛、苦,性平,能活血祛痰,止咳平喘,主治血瘀胸胁疼痛、腹痛、积聚、津亏便秘等病症。本品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脂肪油、挥发油、维生素B1等成分。桃仁所含相当于杏仁半量的苦杏仁苷,水解后能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氢氰酸经吸收后,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低浓度时能减少组织耗氧量,并因抑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氧化代谢而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使痰易咯出。苦杏仁苷还能帮助体内胰蛋白酶消化癌细胞的透明样黏蛋白被膜,以致吞噬癌细胞。此外,桃仁尚有与杏仁相似的止咳平喘作用。桃仁多人复方运用。临床报道,用祛瘀定喘方(桃仁、当归、杏仁等)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总有效率达91%。临床上常用于治血瘀型哮喘以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哮喘。

除上述药物具有平喘作用外,经药理研究或经临床验证,还有许多有平喘功效的药物,如:细辛、苦参、椒目、少年红、旋覆花、鹅管石、荔枝、栗子叶、鲜黄杨树叶、无花果、猕猴桃、海螵蛸、猫胞衣、天竺子、蜡梅花、蝗虫、艾叶、功劳叶、棉花根、南瓜藤、石苇、石楠叶、蜒蚰、菖蒲、薤白、海浮石、茶树根、皂荚、乌贼骨、制全蝎、制蜈蚣、蛇床子、海风藤、追地风、冬虫夏草、灵芝、沉香、制附子、露蜂房、海马、僵蚕、蚕蛹、牡荆子等。

平喘药膳验方

干姜茯苓粥

[组成]干姜5g,茯苓15g,炙甘草3g,粳米100g,食糖或细盐、猪油各适量。

[制法]先将干姜、茯苓、甘草混合,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切成碎渣,浸入1000ml冷水中浸泡30分钟,用小火煎熬30分钟,离火冷却后,用药筛滤出药渣,取药汁与淘净的粳米混合,加入锅中共煮成稀粥,加入适量食糖或细盐、猪油调味即可食用。

[吃法]四季皆可食用,每日早晚2次。

[功效]温肺散寒、化饮平喘。

[主治]适用于寒哮伴有胃寒、易腹泻者。

杏苏莱菔粥

[组成]甜杏仁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紫苏叶6g,粳米100g,食糖或细盐、猪油各适量。

[制法]用热水(80℃)浸泡甜杏仁、紫苏子、莱菔子约10分钟,捞出后,立即用手搓皮,待皮除净后,碾碎,加入冷水1000ml浸泡30分钟。洗净紫苏叶,用消毒纱布扎好,备用。用小火煎煮杏仁、紫苏子、莱菔子30分钟,滤出药渣,取药汁与粳米共煮成粥。待粥稍稠时,将布包紫苏叶放入,继续煎煮5分钟,闻到紫苏叶芳香扑鼻时,停火冷却。取出布包紫苏叶,加入适量食糖或细盐、猪油调味,即可食用。

[吃法]四季皆可食用。每日早晚2次。

[功效]温散化饮、降气平喘。

[主治]适用于寒哮伴有胃肠功能失调,平时易腹胀、便秘者。

黄芪乳鸽粥

[组成]黄芪30g,淮山药30g,茯苓30g,雄乳鸽1只,粳米100g,食糖或细盐适量。

[制法]将乳鸽宰杀,放血,浸入热水(80℃)10分钟,拔毛,剖肚取出内脏,将鸽肉洗净后备用。将黄芪、山药、茯苓洗净,混合后切成细粒,装入清洁纱布袋,封口,放入鸽肚内。用纱布条捆紧鸽肚,放入冷水1000ml,用文火煮1小时。待粥煮成后,捞出乳鸽,弃去药袋,将鸽肉切成小块,重新与粥混合,加入适量食糖或细盐调味,即可服用。

[吃法]四季皆可食用,每日早晚2次。

[功效]健脾化饮、益气平喘。

[主治]适用于寒哮伴有内脏下垂者。

核桃杏仁粥

[组成]新鲜核桃肉30g,甜杏仁20g,粳米100g,食糖或细盐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