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脏中除了肝细胞,还有其他结构,如肝巨噬细胞,它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清除来自肠道和血液中的异物及细菌等有害物质,还能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分解血红蛋白形成胆红素。还有毛细胆管及胆管上皮细胞、贮脂细胞。贮脂细胞的附近常见胶原纤维,贮脂细胞具有两项功能:一是贮存脂肪及维生素A,二是产生胶原纤维。在肝的病理性损害中,它可增生,并转变成为纤维细胞,继而形成大量的胶原纤维,这与肝硬化的形成有关。
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将肝脏部分切除后,剩下的肝组织能迅速再生。更令人惊奇的是,肝脏部分切除后,再生的肝脏能恢复至原来肝脏的大小。
乙型肝炎的理化检查
肝脏的物理学检查,是肝脏检查的最基本手段,它主要是通过物理学的方法来判断肝脏是否肿大或缩小,肝脏表面的软硬程度及表面的光滑度(有无结节),有无触痛或叩痛,可以采用触诊和叩诊的办法来进行初步的判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必要的物理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超声波、X线、CT等,使得检查的结果更精细、更准确、更能反映肝脏的真实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肝脏活体组织的检查,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发现肝微细结构的变化。
肝功能及部分免疫检验,是肝炎的重要检测方法。有关肝细胞损害程度的试验,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BUCHE)、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及血中游离氨基酸、尿素氮测定等。有关肝脏合成功能的试验,包括血清三酰甘油、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定时间测定等。肝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许多物质在肝内代谢后可由肝细胞排泄至胆汁,当肝细胞受损时,此排泄功能减退。因此有关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包括血清胆红素测定、胆汁酸测定、染料排泄试验及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等。有关肝脏储备功能方面的检验,包括白蛋白浓度检测、胆碱酯酶浓度检测等,还有估计肝脏疾病的耐量试验等。有关肝硬化方面的检测项目,包括γ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单胺氧化酶测定、血清Ⅳ型胶原测定、染料排泄试验及肝脏血流量依赖的药物清除试验(即心得安清除试验及硝酸甘油试验)等。有关肝细胞癌方面的检测项目,包括甲胎蛋白(AFP)、γGT同工酶Ⅱ、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5′-核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Ⅳ等。有关肝功能衰竭方面的检测项目,包括血氨测定及血中游离氨基酸及尿素氮测定等。以上检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请参阅有关的书籍,现将乙肝血清学指标(乙肝“两对半”)检测原理介绍如下:
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乙肝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此项检测的目的是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即乙肝病毒,见表1。凡一切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以及微生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医学上统称为“抗原”。抗原侵入人体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终产生“抗体”。由于抗原的结构不同,所产生的抗体也不相同。有关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所产生的抗原、抗体,其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是三种抗原及相应的三种抗体,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e抗原:HBeAg。
e抗体:抗-HBe或HBeAb。
核心抗原:HBcAg。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由于在血清中很难查出核心抗原(HBcAg),所以检查乙肝标志物以“两对半”为代表,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两对半”检测结果依据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临床意义,见表1。
通常所说的“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说明确实感染过乙肝病毒,至于是否是病毒携带者及有无肝细胞破坏,目前认为人体感染病毒不一定患肝炎,乙肝病毒本身并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损伤。引起乙型肝炎主要取决于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抵抗)反应。免疫反应正常的人,能够消灭病毒而极少损害肝细胞;免疫反应过强(亢进)的人,虽然可以消灭病毒但对肝细胞破坏较大,可导致较重的肝炎;免疫反应低的人,消灭不了病毒,对肝细胞损害较轻,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免疫反应更低(免疫耐受)的人,肝内可没有病变,但病毒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无症状表面抗原携带者。也就是说,“大三阳”“小三阳”者,可以是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
部分乙型肝炎患者,还需进行脂肪新陈代谢试验、维生素代谢试验、激素代谢试验、水和电解质代谢测定、解毒功能试验、血液凝固因子代谢试验、糖代谢试验、肾功能试验、甲胎蛋白检查等专项检查。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它主要是通过易感人群或个人接受了乙肝患者的血液或血制品而传播的。患者输入乙肝病毒阳性者的血液后,约50%的人会发生输血后乙型肝炎。虽然我国目前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但由于筛查方法尚不够灵敏,对献血员的管理也不够严格,因此输血后感染肝炎的现象仍屡有发生。此外,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制品,如血浆、血清、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或其他血制品等,也会感染乙肝。血液透析的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和感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治疗年限越长,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和感染率就越高。
医源性传播
凡是由于接受医学检查或治疗后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的,称为乙型肝炎的医源性传播。例如医疗器械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后,消毒又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均可能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针灸针、口腔器材、内镜、阴道扩张器等使用时也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血液透析的患者也常常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对象。因此,在化验采血、注射、预防接种、针刺时,如消毒不严,共用针头或针筒,均可引起传播。口腔科、外科及传染科的消毒隔离制度如果不严,管理涣散,亦可造成医源性传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亦可互相传播,医护人员是被传播的对象,受到感染后又反过来可能传染给其他就诊者,所以医务人员是医源性传播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如美国某一地区,4年中有71例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病前2~6个月内曾经治疗过牙病,其中的55例患者可以追踪到同一个牙医。检查显示,这位牙医的血液中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虽然在他的唾液、尿、粪便中均未找到病毒,器械消毒操作也属可靠,但正是由于他经常不戴手套操作而导致他人被感染。后来这位牙医操作时戴上了手套,此后经过他治疗的患者再未发生过乙型肝炎。
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但更主要的是在孕妇分娩时因产道损伤感染而造成传播,从而使婴儿患乙型肝炎或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这种传播叫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在我国,至少有5000万~6000万的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而我国目前众多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中,至少有6500万是由母亲怀孕时或出生后传播给婴儿而造成长期甚至终生携带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乙肝病毒仅因垂直传播就将导致每年有80万人进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长期携带者的行列。因此,我国卫生部已规定,凡出生的婴儿都必须接种乙肝疫苗,以求从根本上解决垂直传播的问题。此措施如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将大大减少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
影响垂直传播的主要因素有:①母亲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浓度越高,HBsAg阳性率也就越高。如果浓度超过1微克/升,即使其子女出生时接受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预防,也难以阻止乙肝病毒感染。②母亲e抗原阳性和婴儿HBsAg阳性亦有密切关系。因为e抗原出现与HBV-DNA活性高度有关。调查资料证实,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有85%成为HBsAg携带者,e抗原阴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仅有31%成为HBsAg阳性,e抗体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仅有123%为HBsAg阳性。③与母血HBsAg滴度有关,滴度越高,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百分比越低。④与分娩方式可能也有关系,剖宫产的婴儿比经产道自然分娩出生的婴儿阳性率要低。
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的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精液等都可能含乙肝病毒,均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如果在生活中密切接触,则有可能传染上乙型肝炎或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在对3~5岁儿童的HBV感染状况进行研究时发现,HBsAg阴性母亲与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1∶195,广西地区所做的报告中甚至显示为1∶235。由此提示,我国的HBsAg阳性人群中约有1/3与母亲有关,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围产期传播。
有HBV携带者的家庭较无HBV携带者的家庭其HBsAg的检出率高68倍,抗-HBs高27倍,见表2。
性接触传播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国外对性接触能够传播乙肝的说法已经施以肯定,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新婚夫妇中,一方HBsAg呈阳性,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后经过225年,有526%的原未受感染方会发生感染,其中有14%将变成HBsAg携带者。
昆虫叮咬传播
热带、亚热带的蚊虫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对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尚不确切。
由于人群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以致该病得以遍及全球,该病无一定的流行周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与人们的卫生习惯、居住条件、免疫水平和防治措施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均有关系。由于我国人口中HBsAg阳性携带者高达10%以上,因此,加强乙型肝炎的预防不仅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必须抓住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切断传播环节,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依据其所属的不同类型有不同表现。
急性黄疸型肝炎
整个病程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黄疸后期(恢复期)三个阶段。
(1)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到出现黄疸,一般为数天到2周。发病缓起,有畏寒、发热症状,继而出现全身乏力,食欲明显不振,恶心、呕吐、厌油、上腹不适、腹胀、便秘或便稀,尿黄呈浓茶水样,少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人甚至出现腹痛,右上腹有明显叩击痛。化验检查发现,肝脏有明显改变,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两对半”检查呈阳性。此期由于患者的血液、大小便、呕吐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此有很强的传染性。
(2)黄疸期:患者巩膜、皮肤相继黄染,迅速达到高峰(数日到2周),发热渐退,但消化道症状却进一步加重。黄疸多为肝细胞性,肝脏明显肿大、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叩、压痛,部分患者可能扪及脾肿大,肝功能化验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
(3)黄疸后期:黄疸逐渐消退,临床症状改善,食欲明显增加,肝脾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肝功能化验各项数值均逐渐转为正常。
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
患者有明显的乙肝接触史,发病初期有发热、感冒、关节痛、荨麻疹等黄疸前期症状。黄疸出现后有乏力、食欲不振和恶心等症状,大便色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且深,持续时间常达数个月,而患者全身状况尚好,无体重减轻和贫血现象。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起病缓慢,有时难以确定患病日期。有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只是化验肝功能时才得以发现。部分患者近期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便溏、肝区胀痛现象,肝脏时有肿大。化验检查发现,肝功能出现改变,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升高,血清胆红素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尿色正常。“两对半”阳性,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呈阳性。多数在3个月内逐渐康复,若恢复不顺利则有5%~10%的患者将转为慢性肝炎。
慢性迁延型肝炎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大部分是由急性乙型肝炎转化而来的,而儿童的慢性肝炎多由母婴垂直传播或婴幼儿期水平传播所致,但也有部分患者并无明显急性病史。病程均超过半年以上,主要表现为轻度食欲不振、乏力、腹胀、便溏、肝区疼痛等,也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肝脏轻度肿大,但质地较软,脾脏不一定肿大。化验检查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轻度至中度升高,且常有波动,时而正常,时而增高,可持续数年。也有的患者表现为γGT持续损害,浊度试验多为正常或轻度、中度异常,蛋白电泳和白/球蛋白比例均正常,HBsAg阳性,亦可伴有HBeAg、HBcAg阳性,提示部分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行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