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2200000017

第17章 春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9)

【用法】每天1剂,头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取液15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取液150毫升。2次煎液混合,分2次服。同时适当的锻炼、禁酒、限制脂肪类食物,糖尿病患者继续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出处】孙菱娟,顾晓明,席彪化瘀泄浊汤治脂肪肝46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2000,31(4):15

【按语】方中选丹参、山楂、海藻健脾化瘀散结;制大黄、决明子、泽泻清肝化瘀泄浊;枸杞子、制何首乌滋补肝肾;黄芪、柴胡健脾疏肝。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泄浊散结、健脾疏肝滋肾之效,补泻并施,标本兼顾,相得益彰。

健脾疏肝汤

【主治】脂肪肝。

【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参9克,柴胡6克,黄连6克,薏苡仁15克,白及30克,决明子30克。

【加减用药】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加垂盆草30克;血脂升高明显者,加山楂15克;肝区胀痛者,加延胡索9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以6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期间进食低脂饮食、禁酒,谷丙转氨酶升高者适当休息。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4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8%。

【出处】裴道灵腱脾疏肝法治疗脂肪肝42例小结湖南中医杂志,2000,16(4):13

【按语】健脾疏肝汤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泽泻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白及含有多量的高分子葡萄多糖,能有效阻止脂肪吸收和促进脂类物质排泄,经临床应用取得好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治疗上多数降脂药物具有促进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肝脏代谢排泄的作用,用药不当极易导致肝损害和肝脂肪沉积加剧。因此药物选择应更加谨慎,相对来说,中医药在用药安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清浊降脂汤

【功用】疏肝腱脾,化痰祛瘀,利胆降浊。

【主治】脂肪肝。

【组成】黄芪30克,丹参30克,绞股蓝30克,山楂20克,葛根20克,泽泻20克,何首乌20克,决明子15克,海藻15克,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大黄6克。

【加减用药】胁痛、嗳气者,加川芎、香附;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者,加茵陈、栀子;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者,加枸杞子、女贞子、熟地黄;胁肋刺痛,舌紫,脉涩者,加桃仁、红花、地龙等。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47例,治愈17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6%。

【出处】谭剑霞,陶琼清浊降脂汤治疗脂肪肝47例湖南中医杂志,2000,16(3):35

【按语】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助脾健运而消痰湿;何首乌补精养血,使水湿得利而不伤阴耗血;二药同用,扶正固本。法半夏、胆南星化痰除湿;泽泻渗泻水道;海藻利水泄热去浊;大黄通腑利胆,推陈出新;山楂味酸入肝经,化瘀消积;葛根、丹参、郁金、姜黄等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引诸药直达肝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海藻、郁金、泽泻、葛根、山楂、姜黄、大黄在抑制脂质吸收、促进脂质分解代谢及排泄、减少其沉积等方面发挥各自作用,从而降低血脂;柴胡可降谷丙转氨酶,与绞股蓝配伍能保肝、护肝;丹参改善肝微循环,与海藻为伍,还能回缩肿大的肝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疗程中嘱患者低脂饮食,适度运动,使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不仅能有效祛除诱因,阻断发病之源,亦能提高药效,使本病愈后不致复发,到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茵陈丹参降脂方

【功用】疏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行气,健脾和胃消食。

【主治】脂肪肝。

【组成】茵陈30克,丹参20克,赤芍20克,山药20克,山楂20克,泽泻15克,车前草15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防己10克,大黄6克,甘草3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早餐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35例,痊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注意调节饮食,勿食油腻、刺激性食品。

【出处】周小平茵陈丹参降脂方治疗脂肪肝35例陕西中医,2001,22(1):32

【按语】方中以茵陈、丹参为主药,疏肝祛湿,活血化瘀;赤芍、柴胡、郁金行气活血开郁;大黄通腑导滞;泽泻、车前草、防己利水渗湿;山药、山楂健脾和胃消食。全方合用有疏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行气、健脾和胃消食之功用。

消脂保肝汤

【功用】消脂保肝。

【主治】脂肪肝。

【组成】山楂30克,泽泻20克,栀子20克,丹参20克,鸡内金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制大黄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郁金15克。

【加减用药】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白芍;上腹痞满者,加枳实、急性子;乏力者,加仙鹤草、黄芪。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60例,治愈33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

【出处】张显耀消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60例新中医,2000,32(11):32

【按语】过食膏粱厚味、嗜酒及营养不良、感染、药毒等均可损伤肝脾。肝脾失调以致疏泄运化失常,湿热内生,甚或气滞血凝而成本病。消脂保肝汤中,重用山楂、泽泻、栀子、鸡内金消滞利湿、降脂;柴胡、郁金、制大黄疏肝解郁利胆;苍术、白术健脾化湿;丹参、川芎、制大黄活血祛瘀、散结生新。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祛瘀之功,使肝脾得调,湿化瘀祛,气血畅利,故获良效。

降脂调肝汤

【功用】泻热祛瘀,养肝健脾。

【主治】脂肪肝。

【组成】山楂30克,何首乌30克,泽泻30克,黄精30克,丹参20克,虎杖20克,决明子20克,柴胡10克,大黄3克(后下),荷叶15克。

【加减用药】胁痛者,加延胡索15克,白芍15克;下肢浮肿者,加猪苓15克,白术15克;腹胀纳呆者,加鸡内金10克,佛手10克;胸闷者,加瓜蒌10克,郁金10克,薤白5克;痰多者,加胆南星10克,法半夏10克;气虚血瘀者,加黄芪15克,蒲黄10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湿热者,加茵陈10克,龙胆草3克;脾虚便溏者,去大黄。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30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6%。

【出处】许丽清降脂调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1996,17(12):9

【按语】方中重用山楂、泽泻、大黄泻热祛瘀,消食化积;荷叶、决明子清肝醒脾助运;何首乌、黄精补肝益脾;丹参、虎杖活血行瘀通络;柴胡疏肝理气。现代药理研究也认为,山楂可扩张血管,增加胃中酵素,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泽泻能使血液中的滞留尿素及胆固醇含量减少,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大黄能促进大肠蠕动增快,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具降脂作用;决明子可降低血压及血清胆固醇;何首乌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黄精有抑制血糖作用,对防止肝脏脂肪浸润有一定作用;丹参、虎杖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有效。总之本方治疗脂肪肝,收效甚为满意。

疏肝降脂方

【功用】疏肝健脾、活血化湿、通络消积。

【主治】脂肪肝。

【组成】柴胡10克,姜黄10克,泽泻15克,红花15克,黄芪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15克,丹参30克,山楂30克,五味子8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取液150~200毫升,分早晚温服。以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150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显效56例,有效8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2%。

【注意事项】在治疗前半个月内即停用降脂、护肝降酶药。

【出处】缪锡民疏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15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9,(6):238

【按语】方中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利胆消脂;丹参、红花、姜黄、山植活血化瘀,疏通肝络;黄芪、泽泻健脾益气、祛湿化浊消积;五味子补肾益气;决明子平肝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活血化湿、通络消积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上述药物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护肝降酶、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的作用。在治疗中,部分病例出现短期大便次数增多,毋须担心,乃因方中有通便作用之决明子所致。

碧玉汤

【功用】祛湿化痰,疏肝利胆,活血化瘀。

【主治】脂肪肝。

【组成】茵陈30克,青黛(包)10克,郁金10克,白矾3克,决明子15克,山楂15克,醋柴胡9克,丹参15克,泽兰12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30天为1个疗程。疗程后期可用原方研末装入1号胶囊,每天服2~3次,每服6粒,饭后服用,以巩固疗效。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31例,痊愈26例,有效4例,无效1例。

【出处】周培红碧玉汤治疗脂肪肝湖北中医杂志,1998,20(4):40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脂肪过量浸润,脂肪微滴散布于肝脏而成。临床所见大部分患者舌苔白腻、舌质暗,脉弦滑,且血脂指标异常,符合“肥人多痰多湿”之旨。故治疗参照汉代张仲景的“硝石矾石散”组方,用茵陈、青黛、白矾除湿热清肝胆;郁金、柴胡疏肝利胆;决明子清肝火;丹参配泽兰调肝胆祛瘀血;山楂祛瘀消积化脂。本方用药旨在清除湿、热、痰、瘀,可调整肝脏的代谢功能,保护肝细胞并加速肝内脂肪转运。

消胀调肝汤

【功用】疏肝健脾、利湿化痰、祛瘀通络。

【主治】肥胖性脂肪肝。

【组成】三棱12克,莪术12克,炮穿山甲12克,丹参30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薏苡仁30克,焦山楂30克,泽泻30克,大腹皮30克,郁金15克,香附15克,乌药15克。

【加减用药】肠鸣便溏,遇冷则甚者,白术、山药、薏苡仁改为炒用;舌苔厚腻,口苦而黏者,加藿香10克,龙胆草15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后下)10克。

【用法】水煎服,每2天1剂。控制饮食,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肥胖性脂肪肝64例,治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031%,总有效率为9688%。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出处】韩伟锋,张影,李素领消胀调肝汤治疗肥胖性脂肪肝64例浙江中医杂志,2000,(1):14

【按语】消胀调肝汤中三棱破血中之瘀结,莪术行血中之郁滞,两者配伍消瘀散结、行气消积;丹参、郁金活血化瘀,解郁理气;炮穿山甲善走窜,有祛瘀通络、软坚散结之功;香附、乌药入肝经畅肝气,走少腹畅大肠,共奏行气活血之效;白术、山药、薏苡仁、焦山楂可健脾胃,杜痰湿之源;泽泻、大腹皮利水湿,直折痰浊。现代研究亦证明,泽泻、山楂、丹参有降血脂及抑制肝内三酰甘油合成而抗脂肪肝的作用。

养肝祛脂汤

【功用】健脾化湿,活血降脂。

【主治】肝功能异常性脂肪肝。

【组成】黄芪20克,苍术15克,陈皮15克,决明子15克,山楂15克,荷叶15克,丹参15克,郁金15克,泽泻25克,柴胡1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以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此方治疗肝功能异常性脂肪肝34例,结果不仅肝功能有改善,脂肪肝也有不同程度好转。

【出处】毕德忠,张博养肝祛脂汤治疗肝功能异常性脂肪肝吉林中医药,2000,20(6):22

【按语】养肝祛脂汤中黄芪、苍术、陈皮健脾利湿化浊;山楂、丹参、郁金活血化瘀;泽泻利水除饮,通利肠胃,使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所以应用本方剂对肝功能异常性脂肪肝的治疗有良好疗效。

春季精神调摄

中医认为,在养阳之中重在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要想让肝气顺应春天自然之气,首要一条是调摄情志。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变化,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不会致病的,但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的疏泄,阳气的升发,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疾病丛生。据统计,春季精神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素有肝病或高血压的人也会加重。因此,春季尤应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应踏青问柳,登高赏花,游山戏水,行歌舞风,陶冶性情,以利春阳之气。春天来临时,应怀着愉快心情“拜访春天”,以使一身之阳气适应春气萌生、勃发的自然规律。“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春天宜“少发脾气,多微笑”,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科学研究发现,快乐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