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47654300000122

第122章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大学生

文/彭光芒

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领奖晚会上,与主持人宣读完评委会对徐本禹的领奖辞后,徐本禹哭了,在场的很多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徐本禹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99年,他考入华中农业大学。那年冬天,天气很冷,他却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训服。一位同学的母亲送给他两件冬装,并关切地说:“天冷了,别冻着。今后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就告诉阿姨。”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第一次在他乡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让徐本禹至今不能忘记:“当时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这就是徐本禹作出到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决定最充足的理由,也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他做出了让所有人惊异的决定

在许多人眼中,徐本禹这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有着令人羡慕的前程。2003年,他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然而,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惊异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为民小学教书。当他打电话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时,电话那端的父亲哭了。长久的啜泣之后,父亲用发颤的声音说:“全家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去吧……”

上大三时,徐本禹在《中国少年报》上读到了一篇题为《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里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镇子。1997年,这里有了自己的小学——建在山上的岩洞里,五个年级146名学生,三个老师……”读着读着,徐本禹哭了,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这些岩洞里的孩子。徐本禹在校园里开始为这些从未谋过面的孩子们募捐,呼吁大家和他一起利用暑假时间到贵州支教。当年暑假,徐本禹和四个同学带着三箱衣服、一口袋书及500元钱坐上火车前往贵州。几经辗转,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猫场镇狗吊岩村。当徐本禹一行走进岩洞里的为民小学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是用两堵仅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个四年级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四年级的黑板搭在岩洞上,是用两根棍子支撑着一块木板做成的。如果我不是亲眼看到这种情形,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差。”当暑假结束返校时,狗吊岩的孩子们流着眼泪,一直把徐本禹一行送到好几公里外,他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徐本禹身旁,硬把几个煮熟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2003年4月16日晚上,徐本禹彻夜未眠,狗吊岩村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一直在他脑海中闪现。就在这个夜晚,徐本禹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回到狗吊岩村去帮助那些孩子。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忍受孤独和寂寞

2003年7月16日,徐本禹带着3000册图书和7位志愿追随的同学一起来到狗吊岩村。这里好像一个信息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电话,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走18公里崎岖的山路到镇上。每天吃的是玉米面、土豆和酸菜汤,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没过多久,志愿者一个又一个地离开了。

8月1日,最后一个同来的志愿者也坐上了返回武汉的长途车。车窗内外,去送行的徐本禹同他无语对视:“真的坚持不下去,就回学校吧。”同学的一番话让他有些触动,经过一番思考,徐本禹还是留了下来。徐本禹和村委会主任一家吃住在一起。原来徐本禹是不吃辣椒的,可是来到这里以后,每天都要吃辣椒,让他有一种想吐的感觉。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差,苍蝇到处乱飞,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现苍蝇在里面。“当地情况就是这样,刚开始很恶心。我对自己说,就当没看见罢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吃玉米面和酸菜汤了。饿的时候,一顿可以吃三碗玉米饭。只有吃饱了,身体才有保障,才能在这里支教下去。”徐本禹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里很少见到阳光,这个小空间成了他学习的乐园——一张桌子上摆满了书籍,有专业书、文学书、英语书,数学书等,还有一些书放在床上,地上摆放着生活用品和好心人捐的物品,原本狭小的房间变得更加狭小。徐本禹在这里一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时间达8个小时。他自己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对外界了解极少。徐本禹问全班40名学生,有多少人听说过雷锋的名字,结果只有4个人知道。徐本禹说:“这里的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差,有时讲了十遍、二十遍的东西,学生还是听不懂。有时,我气得把书一丢,走出教室,可最后还是得回来。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

2003年12月7日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崎岖不平的小路变得更加泥泞。12月8日,当徐本禹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有5名学生没有来上课,他问同学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来上课,有的说天气太冷,路不好走,走到半路又回去了。当天上午,徐本禹没有上课,来到了没有上学的学生黄绍超家,在家玩的还有黄绍超的弟弟,这个孩子也已经半个月没有去上学了。徐本禹后来得知,黄绍超的爸妈都外出务工了,家中只有爷爷奶奶,老人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像这样的家庭在这里还有很多。这样一来,督促学生学习的任务全都落在了老师的身上。也是12月8日那天,由于何福洋和弟弟何伟都没有来上课,徐本禹来到他们家。当问他俩为什么没有去上学时,何伟说:“没有鞋穿!”说完,兄弟俩都哭了。当徐本禹把目光投向兄弟俩那沾满泥巴的小脚时,心里一阵刺痛:自己穿着皮鞋脚还冷,而他们却打着赤脚,他们怎么能够受得了?在回校的路上,徐本禹心里越想越痛……回到学校后,他拿出50元钱托人给何福洋家送去。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学校的学生增多了,现在,这里的学生从140人上升到了250人左右。慢慢地,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与人交流也不害羞了。

而徐本禹心里的孤寂,却只有向学友、师长倾诉。2004年4月,徐本禹回到母校作报告时,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师生们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报告会后,徐本禹又返回了狗吊岩村,依然每天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去给孩子们上课。

因为徐本禹而感动,因为感动而行动

徐本禹在狗吊岩村为民小学支教半年后,学校从岩洞搬出来,修建了新的校合,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2004年春夏之交,大方县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邀请徐本禹去作报告。在开往大水乡的车上,沈书记希望徐本禹能到大水乡支教。

大水乡大石小学的校舍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木楼,上面一层摇摇欲坠,其中一间是四年级教室,另一间门口挂着“危险,不要靠近”的牌子。还有一间教室是用红白蓝相间条纹的塑料布围成的,木板和砖头搭就的课桌和凳子随时可能倾覆,但孩子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趴在“课桌”上,眼神那么专注。

这一切深深震撼着徐本禹。他在决定到大石小学的同时,给华中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写了三封信,谈了自己的困难、处境和想法。这三封信引起了学校的极大关注。学校党委书记李忠云说:“要去人看看,要支持徐本禹,把小学的校舍修一修。我们应该为西部基础教育做点事,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2004年6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的两位老师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他们看望了徐本禹,考察了猫场镇狗吊岩村的为民小学和大水乡大石村小学,深受震动。就在两位老师在大方县的山路上颠簸的时候,他们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教授打来的电话。张校长说:“学校决定捐助8万元帮助徐本禹,用来为当地小学修建新校舍。”

2004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一些老师和学生放弃休假,将在贵州大方县拍的照片选出100幅,配上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发到网上。短短9天,这篇帖子的点击率就超过了百万,很多网友是流着泪读完这篇帖子的。紧接着,从祖国内地到港澳台,从亚洲到欧洲,从北美到澳洲,要求捐款捐物的电子邮件雪片般地飞来,网友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愿:因为徐本禹的故事而感动,因为感动而行动……十三个国家的热心人士要求资助大石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进行募捐,为大石小学的学生寄来2000美元。2004年7月初,54岁的王昌茹从武汉赶到了大方县:“我是冲着徐本禹来的,徐本禹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她决定与徐本禹一起支教。

2005年2月1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宣读完评委会对徐本禹的颁奖辞后,徐本禹哭了,在场的很多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