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47654300000011

第11章 把学校背上山的校长(1)

文/侯黎风梅柏青

刘恩和那近乎圣徒般的传奇壮举,其目标竟是如此朴素:建一所像样的小学,让山里的苦娃娃都有书读。

让山村孩子看到希望

1993年秋天,贵州省延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中心完小的骨干教师刘恩和调回了自己的母校茨坝村小学任校长。

30多年的光阴,给这所山村小学留下的惟一的变化,就是学校更加破烂了。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没有操场,仅有的几间教室,也是偏偏倒倒,四壁通透。外面下雨教室里就成烂泥塘,外面下雪课桌上就水淋淋的,房梁檩子腐烂得随时都可能掉下来,课桌板凳全是断胳膊瘸腿,黑板斑斑驳驳、坑坑洼洼。最难堪的是,100多人的学校,却没有一间厕所,要解手,就只有按性别分批轮流,到附近的树林里解决。

看着娃娃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刘恩和这个44岁的汉子,忍不住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木匠老师刘恩和,又成了茨坝村小学的木匠校长。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修理,虽然可以改善一下学校的破烂状况,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修一座像样的教学楼”成了刘恩和心底的一个夙愿。然而,在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贫困山区,刘恩和的这个夙愿,只能是一个幻想。

1996年初,刘恩和心中的幻想,终于有了变成现实的一点儿希望:世界银行贷款资助中国贫困山区修建学校的项目下来了。刘恩和找到乡文教办领导,想争取在茨坝村小学立项。但由于茨坝村小学自然条件不符合有关要求,领导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必须自筹1万元匹配金,10天内全部交清。若办不到,项目就只能落到别的学校了。

刘恩和狠狠地点头:“我一定要办到!我5天内先交一半定钱,10天内全部交清!”

然而,这件事做起来太难了。1万元钱,对刘恩和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在这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元的极度贫困山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哪儿去筹集1万元啊?

他到信用社去贷款,但村级小学不是独立法人,不能贷。他就用工资和住房作抵押,以个人名义贷。而个人贷款只能贷3000元,他就把家中所有的钱凑起来,凑了1000元。他当时的月工资是110元,1000元钱就是他9个月的收入。最后,定钱还差1000元,刘恩和便想到了家中仅有的一笔存款。那笔1300元的定期存款,是全家人多年省吃俭用存起来以防不测的。3年定期还差两个月就到期了,此时的刘恩和已不顾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咬牙取了出来。

5000元的匹配金交了上去,还差5000元,刘恩和已经想不出任何办法。他找到了村支书田景钊,要求发动村民集款。然而,由于去年村里刚刚集资修电站,村民们都有上当的感觉,大家都怕再吃亏。这一次,大家要求刘恩和做担保。刘恩和说:“我用房子和牲畜抵押,事情黄了,你们扒我的房子,牵我的猪和牛!”就这样,总算将5000元凑齐,终于争取到了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