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47631300000021

第21章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望子成龙,不如盼子成人

———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

我国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对子女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古人的教子之道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关汉卿创作的《状元堂陈母教子》杂剧,讲了一个母亲成功地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才的故事。从她那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宋朝前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把以往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改为一年一次,并派莱国公寇准到民间察访,招募那些隐迹埋名的贤士。

有一位姓冯的女人,丈夫不幸早逝,留下她和三儿一女。冯氏治家有法,教子有方,儿女们个个孝顺谦恭,诗书满腹。为了鼓励孩子们胸怀大志,冯氏筹划建造一座状元堂。工程尚未完工,家奴意外地从墙角处刨出来一窖金银,孩子们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老天赐给的钱财。可冯氏闻讯后,毫不犹豫地命大儿子陈良资把金银原封不动地埋掉。她用古人的言论教育孩子,说:“遗子黄金满地,不如教子一经”,意思是说,与其给孩子留下一窖金子,不如鼓励孩子多学点儿知识。

科举考试即将开始,老大陈良资赴京赶考。不久,喜讯传来,良资不负母望,独占鳌头,中了头名状元。一家人欢喜异常,只有老三陈良佐不服,说大哥赶考是“抢风扬谷,秕者先行”,而自己才是“瓶内酽茶,浓者在后”。

第二年,老二陈良叟前去应试,又一举夺得新科状元,衣锦还乡。这次老三陈良佐还是不以为然,称自己是“灵禽在后”,而二哥良叟是“笨鸟先飞”。

第三年考期将近,母亲命陈良佐前去赴试。临行前,他对家人夸下海口,说中状元易如反掌。发榜那天,捷报传到陈家,说陈良佐夺了魁首。冯氏心花怒放,带着陈良资、陈良叟到路上迎接。谁知状元并非陈良佐,而是王拱辰。冯氏把王拱辰请至状元堂,设宴款待。席间,得知王拱辰尚未婚配,冯氏便将女儿梅英许配给他。

夸下海口的陈良佐仅得了第三名探花,自觉无颜,在家门口徘徊,不敢入内。大哥陈良资带他去见母亲,冯氏一怒之下,把他赶出家门。

转眼到了冯氏的寿辰,陈良佐前来祝寿。酒席上,他吟诗气势豪迈,大有不甘落后之势,而冯氏却在言语中故意奚落他。良佐明白母亲的苦心,于是决定再次上京应试,并发誓不中状元,便削发为僧。

这一次,陈良佐终于扬眉吐气,中了状元。在他荣归之日,冯氏带着全家出门迎接。陈良佐跪在地上拜见母亲,他十分感激母亲平日的严教,否则,他哪有今日。为了表达谢意,他送给母亲一段孩儿锦,并说这是他路过西川绵州时收得的礼物。冯氏一听,火冒三丈,她没想到儿子陈良佐未曾做官而先受民财,这实在是有辱陈家声誉,于是用棍子狠狠责打。这时陈良佐也认识到错误,匍匐在地,向母亲认罪。

这件贤母教子之事传到寇准耳中,他很快上奏给皇帝。皇帝龙颜大悦,传旨封冯氏为贤德夫人,她的儿子、女婿也都一一加官赐赏。

陈母教子的故事并非关汉卿凭空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确实有关于陈母教子的记载。

根据记载,陈氏家族祖居四川阆中。父亲陈省华曾在五代时期的后蜀做官,后来又在北宋任谏议大夫。母亲冯氏曾被皇帝封为“燕国夫人”。兄弟三人中老大陈尧叟、老三陈尧咨先后高中状元,老二陈尧佐也是当朝进士。陈氏一家两状元,一进士,父子同朝,为将为相,十分显赫,在北宋时是非常有名望的。

陈氏三兄弟能如此成大器,是与他们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陈家属于高官显宦,家里物质条件自然不在话下。但陈母不许子女奢华,更不许依仗权势胡作非为。陈家在当时十分节俭,家具破损,都是自己动手修理;来了客人,三个儿子都要恭恭敬敬,侍立左右。为了避免迎送饮宴和车马之声干扰子女读书,陈母把三个儿子送到城外大象山的岩洞里读书,月底才准回家一次。平时,陈母还亲自渡江登山抽查他们的学业。在母亲的督促教育之下,三兄弟发奋苦读。结果,功夫不负苦心人,三兄弟都得以高中。

《宋史》中记载说“陈氏家法,有宋以来不多见也”。三个儿子都当了大官以后,陈母还是经常过问他们的品德与政绩。

一次,陈尧咨买了一匹红鬃烈马,因性烈难驯,不好驾驭,就将它转卖给了一个商人。陈母知道后,气愤地责备尧咨说:“你身为大官,身边有力士相随,尚且不能制服此马,那商人又怎么能驯服它呢?这样做岂不是嫁祸于人?”尧咨连忙向母亲认罪,并立即派人追回了烈马,将钱如数退还了商人。还有一次,尧咨回家探母。陈母问他:“你在那里做官,有什么政绩?给老百姓做了哪些有益的事?”尧咨回答说:“荆南地处交通要道,虽然平时宴请迎送忙得我不可开交,但是,我射箭本领并没有荒废,客人们没有不佩服我的!”陈母一听大怒,道:“父亲教育你们要以忠孝辅佐国家,为百姓立善政。你专攻骑射,不务正道,岂不有违家训?”并立即命人取过木杖,将他重重责打一顿,连皇帝赐给尧咨佩戴的玉坠也被打坏了。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弟兄三人在任期间,率领当地百姓同水旱涝灾作斗争,在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水利世家”、“状元宰相之家”。

关于陈母教子的故事,在四川阆中市垭口乡庙垭村出土的“陈氏祠堂记”石碑上都有记载,陈母的确堪称一位治家有法、教子有方的母亲。

当然,我们今天教育孩子不能照搬陈母的方法,但是,陈母的教子观念对于启发现代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还是有借鉴价值的。

首先,知识重于金钱。剧本一开始,陈家盖状元堂时挖出来一窖金银。面对大笔财产,陈母的态度非常明确:“遗子黄金满地,不如教子一经”。“经”,在古代主要指儒家经传,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知识。这与古人所说的“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的意思是一样的。意思是说与其留给孩子大笔财产,不如交给孩子一门手艺。说法虽然不同,意思却是一样的,都是在强调: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以此作为立身的根本,这比父母给孩子留下一笔有限的财富要实用得多。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曾写过这样的话:“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的确,在商业、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其实犹太人有一条十分重要的成功法则,即:在整个人生中坚持学习,重视知识与智慧,不贪恋金钱。据说在犹太人家庭中,孩子到了七八岁,父母就会问他一个问题:“当遭到异教徒的袭击必须逃命的时候,你会带着什么逃走?”倘若孩子用“钱”或“宝石”来回答,定然是要遭到大人斥责的。因为无论是钱还是宝石,一旦被夺走就会完全失去。正确的答案是“知识”。与财物不同,只要人活着,知识就不可能被别人夺走。所以,当知识与金钱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后者。看来,在对待知识和金钱的态度上,犹太人的教子观念与陈母的教子观是一致的。对照别人,反观自己,我们做得怎么样呢?事实上,有不少家长只知忙于工作或挣大钱,的确忽视或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家长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做家长的不能牢固树立知识重于金钱的观念,如果家长把给孩子留财产作为爱孩子的唯一方式,那么,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往往会养成金钱至上、唯钱是图的意识。他们往往只注重充盈钱袋,却不知充实脑袋。殊不知,钱花光了,还可以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再去赚、去挣,但若没有知识,可就寸步难行了。

其次,知识固然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是人品。无论历史上记载的还是剧本中所塑造的陈母,都把培养孩子的高尚品德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剧本中陈母屡次提到“不求金玉重重贵,只愿儿孙个个贤”。陈母不追求在金钱、物质方面的富有,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们培养成“贤”人。要成为“贤人”,首先要“修身”,自身要做一个高尚正直、胸怀坦荡、具有“温良恭俭让”谦谦君子品德的人,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所以,即使儿子已经做官,陈母一旦闻知儿子随随便便收礼,闻知儿子不专心敬业,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拿起家法,重重责打。看来,陈母是把教子做人放在首位的。正可谓“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望子成龙,不如盼子成人。”其实,这种教子观对我们今天的家长尤其有启发意义。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在盼望儿女成龙成凤之前,首先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的教育,树立教子先教德的观念。

为什么说教子先教德呢?首先,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有了好的品德,再来学习文化知识。孔子强调品德对学问的主导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缺少社会公德,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读书再多也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望子成龙先要教子以德。其次,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子女的成长能给自己的家庭增添一份喜悦,增加一份光彩。可是设想一下,如果你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可他(她)却把头发斑白的父母扔在脑后,这时候你会感到幸福吗?更有甚者,因各种原因坐在被告席上,流着眼泪说什么对不起父母,这样的家庭会幸福吗?可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一个家庭没有培养出大学生、工程师、科学家,仍然可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如果家里出了一个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的逆子,那是决不会美满的。再者,良好的品行也是孩子终生幸福的保障。一个孩子,或许不能成名成家,但他总得成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要交友、择业、成家、育子。如果个人的品行不佳,那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难以和别人和谐相处。谁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或同事是个可以信赖的有责任感的人呢?即使说到婚嫁,只顾重钱不管人品的结合,又有几家是幸福的呢?

所以,无论对社会、家庭,还是对个人来说,品德都是最重要的。而品德的修养不会一蹴而就,只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其中家庭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始于父母膝下,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因此,为人父母的必须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的成功在于从小抓起,在于父母作出榜样。

有人说:“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这不也正是陈母教子的成功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