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复兴激发梦想
47630500000037

第37章 正气歌

在国运衰颓的危急时刻,文天祥为挽救国家危亡,以“英雄未肯死前休”的气概,进行了百折不挠的苦斗。正如他在《正气歌》中所说,“天地有正气”,“凛冽万古存”。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中原,直逼南宋都城临安。1275年,时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为响应朝廷“勤王”的号召,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了上万人的义军,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投身于抗击元军入侵的战斗之中。

1278年,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五坡岭,当即吞服冰片,自杀未果,却在昏迷中被俘。

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安置在接待投降者的“会同馆”的高级房间里,里面摆有美酒佳肴。南宋亡国之君前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说:“圣驾请回!”南宋亡国之君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在牢狱生活中,文天祥本着“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的信念,创作了许多诗歌,并总结了南宋亡国的教训,痛斥卖国的奸佞,歌颂战友们以身许国的精神,描述人民的苦难,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悲壮情怀。

被扣押在北营时,文天祥便明白地告诉伯颜:“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

1279年,元平章阿合马来到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的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大摆威风,要文天祥下跪,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天祥说:“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孛罗问:“你们丢掉君王,先后另立二王,算什么忠臣?”文天祥答:“社稷为重,君为轻。”孛罗再问:“那你干出什么功绩了?”文天祥答:“做一天臣子尽一天责,谈何功绩!”又说:“现在只有一死,不必再说什么。”孛罗叫道:“你要死,我偏不叫你死,要把你关押起来。”文天祥凛然答道:“我为国死都不怕,还怕被关押!”

被关押期间,文天祥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尽管他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1282年,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忽必烈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出了方向,文天祥面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

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