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实点亮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47622500000053

第53章 “笨人”学戏

笨没关系,只要有决心。在勤奋刻苦的人面前,一切愚笨都将一去而不复返,出现在面前的只有苦尽甘来。

他刚学戏时,挨打是家常便饭。过去学艺的人都挨过打,特别是武生练功。可是,他挨的打分外多。他挨打的原因就是“笨”,他本来不是学戏的料,却偏要学戏。

他是个典型的“大舌头”。他一练念白,周围的人就忍俊不禁。有一个师傅听他的念白,哭笑不得地说:“就这材料,哪天能成才?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卷铺盖走人吧!”他记性也不好,别人一两遍就能记住的戏文,他不行。这样师傅就得不停地说,师傅心中有气,就打他。

他是“大舌头”,记性又不好,对一个想演戏的人来说是致命的缺陷。他却喜欢登台。为了克服“大舌头”,他成天对大粗瓷坛子不停地练念白。坛子能拢音,他的念白可以反射到耳朵里,这样可以纠正错误,又不影响别人。他晚上不睡觉背戏文,不管角色大小,他都会把剧目“默演”数遍。一本戏,别人唱10遍,他能唱50遍。

师傅压根没把他当角儿来培养,但他把自己当角儿来要求。他经常只演些小角色,尽管如此,为了演好,他把行头的护领、水袖洗得干干净净,把髯口用热水泡了后,弄得又软又飘,反复梳理,把靴底刷白,在台上那个精神呀。

有一次,他画眉毛时效果不佳,他竟让剃头师傅把自己的眉毛剃光了。师傅看他这么笨,嘲笑他说:“多大个角儿呀,有必要吗?你以为台下观众会看你?”“台下观众看不见,可我自己能看得见。”他回答说。

结果,同他一起进“喜连成”科班学戏的人,个个比他聪明,可就他一个人家喻户晓了。他说自己学戏比别人笨,可笨让他勤学苦练,笨让他成功了。

人们评价他的唱功:浑厚中见清新,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豪放又不乏细腻。这个“笨人”就是马连良,他的独特风格,开创了京剧的另一派别,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老生流派之一,被誉为“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