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47598500000015

第15章 五言律诗(5)

这诗主要是从潼关驿楼所见景象着笔。中间两联,用素描手法,绘出了一个辽阔旷远的境界,线条粗豪,笔力遒劲,对仗工稳,声调铿锵,描景状物,极为生动。作者这次虽是“赴阙”,但他不慕“帝乡”,却羡那“渔樵”。这反映了诗人酷爱林泉、淡于名利的一种清高思想。

【注释】

①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因它的西南有“少华”山,故名。中条:中条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因山形狭长,位于太行山和华山之间,故称中条山。②帝乡:指京城长安。渔樵:指隐居生活。

早秋

许浑

【原文】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①,早雁拂金河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③,自觉洞庭波④。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以清丽的笔调,绘出了一幅初秋图。

诗题为“早秋”,诗中所写景物都是扣紧题旨的。前半写早秋的夜景,后半写早秋的昼景,中间两联又分远近高低之四景,末联以早秋的典故点题并收束全诗。

【注释】

①残萤:指残存的萤火虫。②金河:古代五行说,以秋属金,因此秋天的银河也可称为金河。③淮南:这句是用《淮南子·说山》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语意。④洞庭波:这句是用屈原《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语意。

李商隐

【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①。薄宦梗犹泛②,故园芜已平③。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解析】

诗的前四句似在咏蝉,实则自鸣不平。后四句的抒情,诗人直抒胸臆,结句又把自己的命运和情操与蝉联系起来。全诗意在借蝉的高洁清贫来警戒自己,尽管“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如此冷酷、险恶,自己也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廉洁的品性,永远不变初衷。

【注释】

①碧无情:是说蝉哀鸣树上到五更时,已声嘶力竭,稀疏欲断,而苍翠的树色依然如故,毫不动情。②梗犹泛:用《战国策·齐策》中土偶人与桃梗对话的典故,是说自己四处飘泊,身不由已。③芜已平:是说丛生的杂草,快要把故园掩没了。

风雨

李商隐

【原文】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解析】

这首诗取第三句中的“风雨”二字为题,表明自己的身世犹如黄叶仍在风雨中飘摇,抒写作者怀才不遇到处漂泊以及交游冷落的苦闷。

【注释】

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字元振)作的诗篇。武则天看后大加赏识,立即加以重用。

落花

李商隐

【原文】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①,迢递送斜晖②。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③。芳心向春尽④,所得是沾衣。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叹花落春归之诗。前半部分写得婉转细致,后半部分饱含无限深情,但伤感气息浓重。作者似在借咏落花而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注释】

①参差(cēncī):不整齐的样子,这里是指乱飞的花影参差。曲陌:曲折的小路。②迢递:遥远的样子。斜晖:夕阳。③眼穿:望眼欲穿。④芳心:语义双关。既指落花,也指惜花的人。

凉思

李商隐

【原文】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①,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②,南陵寓使迟③。天涯占梦数④,疑误有新知。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友人自春一别,时至秋凉尚无音信,作者的思念之情不能自禁,几次因思而梦,因梦而占卜,甚至疑误友人可能是因有新交而忘掉老友了。

【注释】

①永怀:长久地思念。②兼春远:是说友人之离去像离去的春天一样的远了。③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指诗人所在地。④占梦:把梦中的事情拿去占卜以测吉凶。

北青萝①

李商隐

【原文】

残阳西入崦②,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③,吾宁爱与憎。

【解析】

此诗写作者赴山中访孤僧的曲折过程和感想。

诗的首联所写茅屋、孤僧,境界如在眼前。中间两联通过“落叶”、“寒云”、“独敲”、“闲倚”,写秋日深山情景,静夜中几声清磬,尤其富有韵味。末联写访僧悟禅:人如微尘,何爱何憎。

【注释】

①北青萝:义不详,可能是诗中孤僧所居之地名。②崦(yān):指日没处的“崦嵫”。《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郭璞注:“日没所入山也。”③世界:指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法华经》:“譬如有经卷,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这是说,大千世界,俱在微尘中。

送人东游

温庭筠

【原文】

荒戍落黄叶①,浩然离故关②。高风汉阳渡③,初日郢门山④。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解析】

这是一首秋天送别友人的诗。在这位友人即将东游故地的时候,诗人以无限关切的心情,倾诉了对友人的深挚情意。

首联记离别的时间,中间两联记友人的行程,前三联六句都是正面说友人,末尾二句才从侧面流露自己的离愁。第二联高雄俊逸,不愧名句。

【注释】

①荒戍:荒废的营垒。②浩然:意志坚决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故关:旧时的关塞。③高风:秋风。张协《七命》:“高风送秋。”④郢门山: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

灞上①秋居

马戴

【原文】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前五句写异乡秋景甚切,特别是颔联含意深刻凄切动人。结句渴望抱负能早日得到施展。

【注释】

①灞上:古地名,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南,因地处霸水西面高原上,故名“霸上”。②致身:出仕为官。《论语·学而》:“子夏曰:‘事君能致其身。’”此指为国出力,建功立业。

楚江怀古

马戴

【原文】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①,苍山夹乱流②。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③。

【解析】

楚江,这里似指湘江。此诗前六句描写楚江秋景,后二句才点出怀古。全诗富于画意,风格高逸雄浑。屈原《云中君》篇,本系祭神之歌,旧注认为系思君之作。末联才点出是怀吊屈原,意谓在这里想起屈原被放逐,思君而不得再见之事,以致竟夕悲秋。

【注释】

①广泽:广阔的水泽,当指洞庭湖。②苍山:苍翠的山峦。③竟夕:整夜。

书边事

张乔

【原文】

调角断清秋①,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解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他畅游边塞的喜悦心情和美好愿望。

作者登楼远眺,极目千里,见边防无事,呈现和平气象。首联中,我们看到号角声寂,守卒闲散。颔联里,“青冢”、“梁州”,一片安静。颈联叙边疆没有兵阻,反而有了游客,各种人物来往。尾联说西北民族,也都南服归顺了。末句中“长愿”二字,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注释】

①调(diào)角:吹角。这里指吹奏的军乐声。②青冢(zhǒng):指王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西南。据《归州图经》载:胡地草多白色,独昭君墓上草色犹青,故称。

除夜①有感

崔涂

【原文】

迢递三巴路②,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解析】

这诗写除夕思乡的愁怀,全诗充满了异乡飘泊之感。

首联气象阔大。颔联情景真切。第五六句点题“有感”。末联宕开一笔,点出“除夜”。

【注释】

①除夜:除夕,即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②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今川东地区)。

孤雁

崔涂

【原文】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①,寒塘欲下迟②。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③,孤飞自可疑。

【解析】

《孤雁》共二首,这是第二首。全诗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孤雁失群的凄凉遭遇的生动描绘,寄寓诗人在兵乱流离中的悲凉身世之感。

【注释】

①相呼失:指失群的孤雁在暮雨中独飞悲鸣。②欲下迟:指孤雁想落下寒塘栖息而又迟疑不决。③矰(zhēng)缴(zhuó):一种在绳上系箭射鸟的工具。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春宫怨

杜荀鹤

【原文】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解析】

这诗写春日宫女的怨恨。全诗是宫女自白,诉说她因貌关入宫,不能得宠,幽闭深宫,如坐牢笼,表现了她怀念从前自由生活,怨恨入宫的心情。全诗寄寓作者身世之感。

章台夜思

韦庄

【原文】

清瑟怨遥夜①,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③,秋雁又南回。

【解析】

这诗是写作者在外地思乡的愁怀。题中章台是章华台的简称。章华台,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全诗一气呵成,如自然泻出。上半写夜静更阑,瑟声哀怨,孤灯残月,角声凄凉,事事引起怀思。下半叙时日逝去,故人不来,鸿雁不在,书信难寄,更见怀思之苦。

【注释】

①清瑟:凄清的瑟声。瑟:弦乐器。②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③乡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原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解析】

陆鸿渐,即陆羽,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今浙江吴兴),喜欢品茶,著有《茶经》。当时卖茶人为他塑像,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他是有名的隐士,也是作者的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出门去了,皎然过访不遇所作。前半写“寻”,后半写“不遇”。不见隐士,而隐士的生活情景以及情性志趣已显现出来。他种桑麻,种菊花。他不养狗,因不须防盗。他不在家,因上山去了,太阳落山才回家。七言律诗七字八句,主要特点与五言律诗相同。以平声起句的为正格,仄声起句的为偏格。这种体裁每句比五律多两个字,大大增强了诗歌表现生活的能力,给作家提供了驰骋才情的新形式。此体创型于初唐,至盛唐而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