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袁去华
【原文】
弱柳千丝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转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解析】
此词写离恨相思之情。上片先描绘初春景色,接下由景生情,向春燕询问伊人消息。下片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情思层层传出,情真意切,刻骨铭心。
瑞鹤仙
陆淞
【原文】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①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尽日带围宽尽。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解析】
这一首是写别离之愁的佳作。词的上片,“脸霞”二句,为睡起之态。“屏间”三句,为睡起之神情。“堂深”二句,为睡起之景色。燕之交飞,更显人之孤独。“恨无人”二句,为睡起之心事,即颦眉弹泪之由。词的下片,“重省”四句,写旧时情景。“阳台”三句,写别后情景。“待归来”以下,悬想重逢情景。指花梢细问心期,正是小儿女情态。全词由外貌描绘及于内心隐秘,笔触极细。
【注释】
①麝煤:墨的别名。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以梅喻己。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原文】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①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②,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③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解析】
全篇紧切题目“春恨”铺展,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怨情。此词写的不是儿女之情的“春恨”,而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那种“春恨”,它寄寓着对祖国南北分裂、国耻未雪、家仇未报的悲愤。刘熙载《艺概》曰:“‘恨芳菲世界’三句,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注释】
①平莎:平原上的莎草。②斗草:古代民俗,有斗百草之游戏。③罗绶:罗带。
忆秦娥
范成大
【原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①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解析】
这是一首思妇词,写春闺怀远。上片从对园林景色的描绘中,透露出思妇的无限惆怅。下片言情,写少妇的愁思,实写灯芯结花,虚写美梦团圆。
【注释】
①金虬(qiú):漏箭上的龙头装饰。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眼儿媚
范成大
【原文】
萍乡道中乍睛,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①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②。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曳曳③,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浓景色。是作者乾道九年(1173年)的作品,作于其使金载誉归来。开头两句写“道中乍晴”景象。“酣酣”,写酣畅舒适之貌。“妍暖”,风和日暖,是承上而来。“破轻裘”写暖阳透过轻软的皮袄,使得浑身发热。“困人”三句,写“卧舆中困甚”之状。“扶头”,是指花气袭人如酽酒之醉,极写“困甚”。换头以后,写“小憩柳塘”,把春困的昏昏欲睡与春塘的欲皱还休合写,非常传神。“春慵”确是承上片而来,两字写尽上片,把“困”、“醉”、“妍暖”、“扶头”都包括进去了。“恰似春塘水”一下子就过渡到柳塘即景,接下来就全写春塘水。着一“愁”字绾合,非常形象。春塘水本无所谓愁,春慵也不可能有纹,不可能皱。诗人借春塘水的“欲皱还休”来刻划春慵,十分贴切、形象。
【注释】
①日脚: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②扶头:沉醉。③溶溶曳曳:荡漾的样子。
霜天晓角
范成大
【原文】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解析】
这首咏梅词是怀人之作。起头两句先写梅花开放的前奏。上片写梅花疏枝映衬着淡天流云,质洁如雪、脉脉含情的神韵。下片由赞叹美景急转到愁情,由梅及人,以梅比人。这个倚栏人的“胜绝愁亦绝”,就不言明了。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辛弃疾
【原文】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②关塞黑,更长门③、翠辇辞金阙。看燕燕④,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⑤、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⑥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解析】
这是一首寄寓着作者忧国深情的送别词,作于瓢泉闲居时期。作者对他的族弟茂嘉调任远地深有感触,词一开头,便用鸟的悲鸣和残春的凋零景象。衬托离愁别恨。但是,这决不是在倾吐兄弟问的私情,而是借古喻今,用“马上琵琶”、“长门”等历史故事,讽刺了宋王朝对金统治者妥协、求和的政策,表达了对投降敌人的将领的蔑视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料不啼清泪长啼血”,是对南宋统治当局的血泪控诉。
【注释】
①茂嘉:辛弃疾族弟,生平不详。②马上琵琶:昭君出塞事。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③长门:汉武帝陈皇后被废,居长门宫。④燕燕:《诗经·邶风》有《燕燕》诗,为卫庄公妻庄姜送庄公妾戴妫时所作。⑤河梁:桥。⑥易水:荆轲将刺秦王,燕太子丹与宾客白衣冠送行至易水。见《史记·刺客列传》。
念奴娇书东流①村壁
辛弃疾
【原文】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④。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解析】
这首词是淳熙五年(1178年)春天写的。作者从豫章(南昌)调往临安(杭州)去就任大理寺少卿,舟行途中经过东流县,题于某村的墙壁上。词中写他重游旧地,想起“垂杨系马”曾和一个女子在这里分别,抒发了心中热烈的感情,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正是由于南宋当局的阻挠,他那收复失地的美好憧憬,像在下片中所说的“镜里花难折”一样,难以实现。“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两句,把他南归后十多年来政治活动中的许多感慨和怨恨都凝结在里面了。
【注释】
①东流:在今安徽贵池境内。②划(chǎn)地:无端,平白无故地。③绮陌:繁华的街道。④纤纤月:比喻美女。
汉宫春立春
辛弃疾
【原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①。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②,更传青韭堆盘③。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解析】
这首词扣题写作者在立春那天的感触。他看到眼前风光,想到国家大局,无限感慨。作者将此情怀用象征的手法,曲折隐约地透露出来。下片中写:“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这不是由伤春所引起的闲愁,而是为国事而深深忧虑。词中表现出对南宋君臣偷安江南的不满,痛恨南宋君臣早已“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以燕子梦回故都“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以及怕见塞雁先还北方,表示自己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渴望。
【注释】
①春幡:古代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蝶、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叫幡胜、彩胜。②荐酒:酿酒。③堆盘:以葱、蒜、韭、蓼蒿、芥堆成五辛盘,与饮黄柑酒俱为古代立春风俗。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原文】
凤尾龙香拨①,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②,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③,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④、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⑤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⑥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⑦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解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王昭君,作者在这里是把她当做不幸的牺牲者,给予很大的同情。词的下片,主要描写一个身世悲惨的妇女,因为丈夫被金贵族掳走,渺无音信;她只能在空寂的屋子里“轻拢慢捻,泪珠盈睫”、“一抹《梁州》哀彻”,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作者所塑造的这位妇女形象,其实是当时中原地区遭受苦难的人民的一个缩影。
【注释】
①凤尾龙香拨:相传杨贵妃琵琶槽似凤尾,琴拨为龙香柏木所制。见《明皇杂录》。②浔阳江头客:指白居易。③出塞:指昭君出塞。④昭阳:汉都长安未央宫中有昭阳殿。此处泛指汉宫。⑤推手、却手:琵琶指法。手指前弹曰“推手”,后拨曰“却手”。⑥贺老: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琵琶名手。定场:即俗称压住场子。⑦沉香亭:在唐长安宫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②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④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⑤归未?求田问舍⑥,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解析】
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鱼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三国时的许氾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还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
【注释】
①赏心亭:北宋丁谓创建,位于建康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②遥岑(cén):远山。③玉簪螺髻:形容群山。④吴钩:一种弯形的刀。⑤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见《世说新语·识鉴》。⑥求田问舍:刘备曾讥笑许氾胸无大志,只知求田问舍。见《三国忠·陈登传》。⑦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伐,途经金城,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见《世说新语·言语》。
摸鱼儿
辛弃疾
【原文】
淳熙己亥①,自湖北漕②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③,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④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解析】
此词写于淳熙六年(1179年)三月间。借春怨、宫怨而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词的上片,写惜春、留春、怨春的情感,表现了辛弃疾为时光飞逝,十几年转瞬而过,国家却仍然残破不全,动荡分裂而焦虑。词的下片,他用汉朝陈阿娇的故事,比喻自己在朝廷中受到打击、排挤,一腔爱国深情无处倾诉的苦闷。他警告那些苟且偏安的当权者,他们胡作非为决没有好下场!南宋半壁江山已岌岌可危,他为此而万分痛苦,最后喊出了:“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栽,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可见它是对当时腐败朝政的尖锐批评。
【注释】
①淳熙己亥:淳熙六年(1179年)。②漕:漕司,宋时称主管漕运的转运使。③长门事:据《文选·长门赋序》,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幽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文,以千金请作《长门赋》。武帝读后感悟,陈皇后于是再度得宠。④玉环:杨贵妃小字玉环。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②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③,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④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⑤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此词借古喻今,“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通过对孙权、刘裕等历史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归43年来,一直不忘“金戈铁马”、征战疆场的抗金斗争。过片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讲他主张以武力收复中原,并认为,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最后三句,作者以战国名将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年虽老,但仍然愿为国效力的志向。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②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③元嘉草草: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年号。文帝曾谓闻王玄谟论兵,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后命王玄谟北伐,大败。④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字。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他追击宋军至瓜步,并建行宫,后即于此建佛狸祠。⑤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晚年遭谗害而出奔魏国。赵王欲复用,遣使者视颇,颇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以示可用。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木兰花慢滁州①送范倅
辛弃疾
【原文】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④。
【解析】
这首词是乾道九年(1173年)的秋天,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临安而作。范倅,名昂。倅,副僚职。这次范昂被召回临安,作者对他寄与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并热情地鼓励他到前方去筹划军事,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当作者想到自己依然滞留在滁州,不能亲上战场为国立功,不禁感慨系之。“愁肠殢酒”、“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都表现了他受打击的处境和对当局的不满。
【注释】
①滁州:今属安徽。②承明:汉制宫中设承明庐,以为文学侍臣值班及起草文稿之处。③视草:起草诏书。④空弦:战国时人更赢,引弓虚发,而使空中受伤未愈之孤雁应声落地。见《战国策·楚策》。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原文】
宝钗分,桃叶渡①,烟柳暗南浦②。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解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政治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愁苦,寄寓了作者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沉郁的气氛笼罩着江左,国势风雨飘摇。抗战大计一事无成,就像春光零落一样,正如上片里所写“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此词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词的下片写作者希望早日收复中原,在睡梦中也念念不忘。
【注释】
①桃叶渡:见前贺铸《蝶恋花》注。②南浦:见前柳永《夜半乐》注。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②光转,一夜鱼龙③舞。蛾儿④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⑤处。
【解析】
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而这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是个不肯随波逐流的人,正是作者这一类人的写照。
【注释】
①花千树:形容彩灯。以花喻灯。②玉壶:比喻月亮。③鱼龙:指各种彩灯。④蛾儿:妇女头饰。⑤阑珊:灯火冷落稀少。
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原文】
枕簟②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空白愁。书咄咄③,且休休④,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夏末病愈后感愤之作。词的上片,写他傍晚在溪堂里休息所看到的景色,如“枕簟”、“断云”、“红莲”、“白鸟”等,从而联想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朝廷上多数人像红莲那样随风摇摆,很不清醒,但是也有人却像白鸟那样地沉默着,在为国事忧虑。其实这里“白鸟”与“红莲”含有象征意义。词的下片,换头“书咄咄”写他的愤愤不平,从词中“一丘一壑也风流”,可见他不愿意与“红莲”之类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注释】
①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②簟(diàn):竹席。③咄(duō)咄:晋殷浩被废后,口无怨言,但终日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见《晋书·殷浩传》。④休休:归隐。唐末司空图隐居中条山,筑亭题曰“休休”。见《唐书·卓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