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出精彩人生
47593200000026

第26章 等待机会,更要创造机会(2)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花园中有块足球大小的石头,这块石头因为挨着小路,过往的人难免被绊倒或擦伤。一天,10岁的儿子问爸爸:“那个石头绊了我好几次,为什么不把他挖走呢?”爸爸说:“那块石头在你爷爷小的时候就在那了,它埋的很深,如果能挖出来,早就挖掉了。你只要走路小心点就可以了。”

多年过去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当了爸爸。一天,媳妇很生气地说:“这块石头把我绊了好几次,我看它越来越不顺眼,你找人把他挖走吧。”丈夫回答道:“省省吧,如果能挖动,在我爷爷那代早就没有了,还能让它留到现在吗?”

媳妇心想,不管怎样一定要把它挖走。第二日一大早,媳妇就带着锄头去挖石头了,她先使劲推了推石头,发现石头和地面产生了一条缝隙。她大喜过望,心想就是挖上三天三夜她也要把它挖掉。她用锄头顺着这条缝向下挖去,没挖几分钟,石头居然有些松动,她用劲一推,石头就歪倒在了一边。她仔细看了看,埋在土里的那部分很浅,还没有露在地面上的三分之一多。

三代人都没有挖走的石头,就在媳妇的锄头下轻而易举的被挖掉了。这说明,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都不是仅靠想就可以的,因为你一定会想出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就是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而是一定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果断地采取行动了,你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才能知道事情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把每月的花销做个计划,存起节余的部分,也许到年底真的能买一辆车或者还掉贷款;每天抽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外语,学会一门外语的愿望肯定能实现。

“想做,就立刻去做!”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肺腑之言。

机会来了不轻易放过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上午9点,大学毕业的张强来到一家酒店准备应聘大厅服务主管,酒店里已经来了很多等待面试的人。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过来对他们说:“经理正在开会,请你们耐心地等待一会。”一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人给他们面试。等待面试的人有些开始出现不耐烦了。

这时,大厅的柜台前来了一个中年人,声称自己在酒店订了房间,柜台服务员查了一遍后,对中年人说没有登记到此信息,因为正值旅游高峰期,酒店已经住满了客人,没有办法再帮中年人订到房,服务员解释了半天,中年人依然固执地认定是酒店的疏忽,让他不能入住,而且还预付了订金。

所有面试的人都安静下来,只是看着这个中年人和服务员争执。张强本来也不想管闲事,但又一想,自己应骋的本来就是服务主管,不管能不能应骋上,锻炼一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好的。于是走上前去,像真正的主管一样,先向服务员确定了是否真的没有预定记录。服务员看到有人帮忙,急忙说:“我们不会出这种差错的。”

“那附近还有差不多的酒店吗?”张强问服务员。

服务员答道:“隔一条街还有一家跟我们差不多规模的酒店,跟我们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

张强心里已经有了数,又得到了服务员肯定的答复,便转头对中年人说:“先生,请问是您亲自订的房间吗?”

中年人答到:“不是,我的一个朋友帮我订的房间,然后告诉我的,他不会欺骗我的。”

“您能否再跟您的这位朋友确认一下,看他是否在这个酒店订的房,因为隔一条街还有一家名字规模都差不多的酒店,也许他是帮您在那里订了房呢。”

中年人拿出手机跟朋友通了一会电话后,非常歉意地对服务员和张强说:“确实不是在这订的房间,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当时也没听清,到了后,看到名称跟我听的很像,也就没有多想。”

送走了中年人,张强又回到沙发上坐下,继续等待面试。看着事情解决了,大厅里又热闹起来,等待的人们依旧抱怨着等的时间过长。

工作人员走过来,让大家到一间会议室里参加面试。等大家都到齐后,进来一个中年人,居然是刚才跟服务员起争执的那个人。就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中,中年人自我介绍说:“我姓谢,是这家酒店的经理,也是你们这次应骋的面试官。现在我通知大家,面试已经结束,你被录取了。”中年人指着张强继续说道:“你们应聘的是大厅服务主管,但是在遇到情况时,只有这个小伙子把自己放在了主管的位置上。”

听了中年人的话,不少人都表现出很懊恼的样子。有可能他们当时也想上去解围,但是也许是没有把握解决,也许是不愿多管闲事,终究没有踏出这一步,结果让这个机会白白溜走了。

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犹豫不决。很多人都感叹自己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其实,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机会都惠顾过自己,但就是因为想的太多,找出各种的借口和理由去否定这个机会,或者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凭借一个机会就能一夜成功等等,总之,他不是伸手去抓机会,而是将机会推开了。

“有机会就上”,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凡事不管是成功或失败.都勇敢去闯一闯,这样成功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虽然机会可以让人成功,也可能让人失败,但是你至少有一半的成功的希望,而放弃机会,纵使你可能不会做错事,不会有另一半失败的可能,可是你连一丝成功的希望都没有。

因此,如果你想成功,就不要为错过机会而自怨自艾,而是要从现在起,敢于抓住机会,敢于去利用机会,敢于去争取那一半成功的可能性,就算没有成功,你也不会为此而后悔。就像股票,它有一夜暴富的可能,也有一夜赔光的可能,如果你没有投入进去,你虽然不会发生一夜赔光的惨况,但也永远不会有一夜暴富的美事。

人生没有完美的事情,不可能有确保百分百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只是追求万无一失的机会,那么你就永远看不到机会,也永远抓不到机会。

机会来了不要轻易放过,这也是给你自己一个成功的机会。

创造机会更宜成功

机会不光需要等待,等待只是为了储存能量,在机会来临时可以伸手就能抓到。但是有时你也许准备好了,却一直没有机会降临,等待就变成了被动的、消极的。这个时候,富有奋斗精神的人、急切渴望成功的人就会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等待。

时机并不会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到来。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等待的机会往往在来临时条件很苛刻,也相当难得,所以它并不是由人能控制,也不一定能够轻易得到。

而你要创造机会时,你就会做一些周详的计划,缜密地考虑各种问题,很多事物的发生你可以自己掌控,对你来说,这种机会的来临会更积极、主动。

任晶和晓玲是同班同学,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她们都是学播音专业的。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当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毕业后,她们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电视台,得到的答复全是一样的:“我们只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个要求让两人都感到很委屈,没有机会,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呢?

不同的是,每次听到这样的答复,任晶就低着头退了出来,而晓玲却跟每一位接见她的人辩论。

遭受了不少次的打击后,任晶对当主持人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于是她找了一个电台做了一名小小的播音员,并对晓玲说:“你也找个播音的工作吧,只能等机会了。”晓玲没有放弃,她对播音员没有兴趣,她相信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晓玲依旧寻找着机会,一次她来的一个电视台,电视台的要求依然是寻求有经验的主持人,晓玲也一如既往地与人辩论了一番,并声称这个要求简直就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要求,每个人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说完就气愤地往出走,刚走到门口,接待她的人开口说:“从来没有人像你这样为合理和公平辩论。我们正要制作一个小节目,是关于介绍一些当地小吃的,要跑外景,你愿意试一下吗?”晓玲忙说:“愿意,只要跟电视有关,我就愿意。我不怕苦。”“给你一个月试用。”晓玲高兴地点了点头。

这一个月里,晓玲收集各处小吃的资料,兢兢业业,很快她过了试用期,并继续主持这个节目。晓玲知道这类节目一般人们都不太愿意看,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去主持,境头里活泼、幽默的语言让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上升,仅仅做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晓玲就被调到一个很有影响的谈话节目中做主持人,她还积极参与节目的选材。没过几年,晓玲就成为了台里的当家主持人。

而任晶依然是一个播音员,依然在等待着机会,她只做台里要求的事,从来也不会去主动创新,所以只主持着一个关注率不是很好的频段。

从任晶和晓玲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机会并不是一定就能被等到,任晶只是坐等机会,期望天上掉馅饼。而晓玲不断地实践、并不断积累经验,抓住一切小小的细节为自己创造可能成功、实现梦想的机会。这个故事也说明,一个不懂得发现机会并为自己创造机会的人,只能在原地打转,而不能有所建树。

在同等优势或者别人比你优势更强时,有的时候即使你再付出努力也不一定脱颖而出,只有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才有可能成功,怎样才能展现呢?那就需要自己去创造机会,这种机会没有人会给你的。

一个机会可以造就出一个人才,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感叹怀才不遇呢?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创造机会,所以他们的才就得不到机会去展示。

我们经常看到采访成功人士的节目,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生充满着浓厚的传奇色彩。他们大部分人没有强硬的后台,没有很高的学历,有的甚至白手起家,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懂得创造机会,懂得怎么去推销自己,怎么去掌控机会。

“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前人们已经指出了通往成功的道路,那就是创造出来的机会,可以由自己把握,成功的机率会更高。

要敢于亮剑

我们知道,创造机会更容易成功。但是有多少人敢于亮剑,亮出自己的特殊的才能呢?

每当人们遇到严峻形势时,最惯用的做法就是小心谨慎,力求自保。却不知,创造机会的时机往往就在这个时刻,自保的行为只能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怎样缩小损失的事情上,而不能考虑到怎样发挥自己的实力。因此,常常是还没来得及亮出自己的优势,就被所遭遇的困境吓倒了。

胆量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素质。任何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顶尖人物,就是在于他们有胆量面对所有的风险。当人们都觉得是风险时,也就增加了机会的几率。

有时,你会请教一些所谓饱经风霜的人,以为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一些经验。但是人们总是在面临新的问题时,往往会回忆起过去自己或者别人的失败,所以总会对你说一些这不可做那不可做的理由,把你的想法和主意否定掉,也许他们是希望你能少走弯路,但是他们可能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成功的,也许就是敢于冒险,敢于亮出自己的剑。

要知道凉水泼多了,你就会对你的想法和主意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产生畏惧的心理。你总是花很多的时间往坏处想,比如不要上当了,不要显得无经验,不要说错话了等等,“不要”是一种消极的目标,当这些“不要”始终在人的脑海里徘徊时,你真的就有可能会上当、显得无经验、会说错话等。

无论做任何事情,你都会碰到爱唱反调的人来破坏你的理想。而在机会面前,要敢于亮出自己的本事,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像的做的更好更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机会也是一样,只有勇于尝试,一次次地去叩响机会的大门,你会看道,总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

创造机会同样需要勇气和胆略,敢想多数人不敢想的问题,敢做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情。而成功者由于具有超强的成功的欲望,便时时保持着紧张状态,对于机会是绝不会放过,加上他们长期练就的一身挑战的勇气,面对机遇,他们敢于一博。

诺曼·利尔已经是电视界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做过推销皮鞋的工作,但是当时他非常希望能为好莱坞写作。他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来引起相关人的注意,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思虑之后,勇敢地用了别人都没想到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才能。他通过各种方式打听到一位好莱坞知名的喜剧明星的电话。当他拨通电话,听到是明星本人的声音时,只是说:“你一定会喜欢,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笑话。”他也不做自我介绍。接着,他就念了一篇自己写的滑稽剧,念完时,那位明星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笑完后,明星问他是否从事电视方面的工作,利尔很勇敢地说:“是的。”明星非常中意这个既能写出好的喜剧、又有电视工作经验的人,当即就邀请他为自己的圣诞特别电视节目撰稿。

利尔得到了他第一次的写作工作。

有胆识,敢于坚持自己的行动和想法,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也能成为创造机会的新的一种手段。

敢于亮剑,敢于冒风险,平淡的生活就会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对你提出挑战,给你创造机会的可能,也会不断地奖赏你,使你的生活、工作充满活力。

敢于逆流而上

顺应潮流的表现是什么?

在股市里,当指数越是走高时,买股票的人就越多。这个现象很奇怪,因为人人都知道要高抛低吸,那为什么实际中却是越高越买入呢?就是人们都认为上升成为趋势,还会再涨,这叫顺应潮流,结果最后被套的最惨的就是这些人。

头些年,有一些小吃,如“久久鸭”、“鸭脖子”等,似乎一夜之间,满城都是分店,就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个能挣钱,成本也低,这就是潮流,过了一年,似乎也是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很多店。

很多时候,顺应潮流其实只是随波逐流,潮流一旦达到顶端,就开始向深谷滑落。人们只看到它登顶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看清它什么时候开始转折。

事物从来都是以波浪式前进的,当高峰出现的时候,离谷底也就不远了,同样,当谷底出现的时候,高峰也就近在咫尺了。一个潮流来临时,就会带来无数五光十色的泡沫,看上去美丽诱人,实际上却是虚虚实实,难以辨别,风险极大,追赶潮流的人,往往总是看到鼎盛时期的辉煌,并积极参与,当好不容易搭上了车,却是泡沫破裂空欢喜一场,然后又去追下一个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