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47578300000010

第10章 子罕第九

【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①。

【注释】

①罕:稀少。

【译文】

孔子很少谈功利,只谈天命和仁德。

【原文】

达巷党人①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地名。

【译文】

达巷的人说:“真伟大呵,孔子!他学识渊博,可惜没有一技之长可以使他成名的。”孔子听了这话后,对他的学生们说:“我该专心哪一项技艺呢?驾车吗?射箭吗?我想还是驾车吧。”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②。拜下③,礼也;今拜乎上,泰也④。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

①麻冕:一种用麻织成做工精细、较昂贵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③拜下:指臣见君的礼节,即臣子向君主行礼,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量再磕头。④拜乎上:指臣见君时直接到堂上拜,在堂下不拜。泰:骄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织礼帽,这是符合传统的礼节的;现在大家改用丝线作料,比用麻更俭省,我赞同大家的做法。臣子见君王,先在堂下拜,再升堂拜,这是合乎传统礼节的;现在大家都只升堂拜,这是骄慢的表现。即使我的主张违背大家的做法,我也仍主张先在堂下拜,升堂再拜。”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①。

【注释】

①绝:绝对没有,一点也没有。意:通“臆”,主观的想法,缺乏客观证据。

【译文】

孔子绝对不存在这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原文】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②,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③;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④?”

【注释】

①畏:拘囚。匡:邑名。“畏于匡”:意思是匡这个地方的人曾遭受鲁国阳虎的暴掠,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当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匡地,当地的百姓便错当孔子是阳虎而把孔子拘押了五天。②丧:消灭。③后死者:孔子自称。与(yù):参与,引申为知道、了解、掌握。④“如予何”:即“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在匡地,孔子被当地人拘押起来。他说:“文王死了以后,古代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是要消除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上天假若不是要消除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

①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家,具体指谁不能确知。②固:本来。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老先生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啊?”子贡说:“这本来是上天使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的。”

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贫苦,所以学会了很多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啊!”

【原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①,故艺。”

【注释】

①牢:孔子的学生,姓琴,字子开。试:用。

【译文】

牢说:“孔子说过:‘我没有被国家重用,所以学得许多技艺。”

【注释】

子曰:“五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①,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②。”

【注释】

①鄙夫:指乡下人,农人。②叩:叩问。两端:两头,指始终,本来,正反两方面。竭:尽量。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实在是无知啊。有一个庄稼人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就从他所提问题的始末、正反问他,一步步问到底,得到答案后尽量告诉他。”

【原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①!”

【注释】

①凤鸟不至:古代传说,凤鸟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神鸟,它一出现,就预示着天下太平。河:指黄河。图:指卦图。河不出图:黄河中有龙背负八卦图出现,预示着“圣王”将要出世。此两句比喻当时天下没有清明的指望了。已矣夫:算了吧。孔子说这话是感叹看不到太平盛世了,表示这一生不能有所作为了。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没有龙背八卦图出现,我这一辈子就完了。”

【原文】

子见齐衰者①、冕衣裳者与瞽者②,见之,虽少,必作③;过之,必趋④。

【注释】

①齐(zī)衰(cuī):古代用熟麻布做成的缉边的丧服。②衣:上衣。裳:裤子。冕衣裳者:是衣冠整齐的贵族。瞽(gǔ):眼睛瞎。③少:坐。作:起身。④趋:快步走。古代以疾行表敬意。

【译文】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的以及瞎了眼的人,他们要来见孔子,即使是年轻人,孔子也必定从坐席上起身;要是从他们身旁走过,也必定快步走。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④,约我以礼⑤,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⑥。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⑦。”

【注释】

①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②弥(mí):愈,越。③循循然:有次序地。④博我以文:即“以文博我”,意思是用文献典籍使我知识广博。其中的“博”用作动词,有“使……广博”之意。⑤约我以礼:即“以礼约我”,意思是用礼节使我得到约束。⑥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⑦末:没有,无。由:途径。末由:没有可走之路。

【译文】

颜渊喟然叹息道:“老师的思想、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眼前,一忽儿又好像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前面,我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无路可上了。”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①。病间②,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③?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④,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①使门人为臣:让孔子的弟子作家臣治办丧事(古代大夫的丧事,由家臣治办)。②间(jiàn):间隙,指病情减轻。③吾谁欺:即“吾欺谁”,意思是我欺哄了谁。④大葬:卿大夫的隆重葬礼。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就让他的学生们做家臣准备料理丧事。孔子病情好转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说:“仲由这种骗人的勾当已经很久了啊!我本来没有家臣,却要装着有家臣,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宁可死在你们这些弟子手里。我即使没有条件享受卿大夫的葬礼,难道我会死在路上没人安葬我吗?”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①?求善贾而沽诸②?”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释】

①韫(yùn):藏。椟(dú):大柜子。②贾(gǔ):商人。沽(gū):卖。

【译文】

子贡说:“假使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装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呢?”孔子说:“把它卖掉!把它卖掉!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呢!”

【原文】

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②?”

【注释】

①夷:古代汉族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九夷:乏指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②陋:简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呢。

【译文】

孔子想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很简陋,怎么住呢?”孔子说:“君子去居住,那还会有什么简陋呢?”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①,然后乐正②,《雅》、《颂》各得其所③。”

【注释】

①反:通“返”,回。孔子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周游列国。②乐正:使音乐归正。“正”作动词。③所:地方,处所。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的篇章整理好,使《雅》、《颂》各自归于它们本来的位置。”

【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①?”

【注释】

①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意思是对我来说,做到了什么呢?

【译文】

孔子说:“出外就侍奉公卿,在家就侍奉父兄,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不被酒所困扰。这些事,对我有什么(难处)?”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①!不舍昼夜②。”

【注释】

①逝:往,去。夫(fú):语气词,无义。②舍(shè):停留。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喜爱美色那样喜爱道德的人啊。”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①篑(kuì):装土的筐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堆一座土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山了,然而没有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停止的。譬如用土平地,虽然刚倒下一筐土,但继续干下去,那还是自己要坚持干下去的。”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毫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太可惜呀!他死早了。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注释】

①苗:长苗,作动词。秀:庄稼吐穗开花,作动词。②实:结果实。此二句喻成才了却没有被任用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译文】

孔子说:“庄稼长苗却不开花结穗的情况有过的吧!吐穗开花了却不结果实的情形也是有过的吧!”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怕的,哪能够知道后一辈的将来赶不上现在我们这一辈人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声望,也就不值得害怕了。”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③,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法:礼仪原则。语(yù):告诫。②巽(xùn):恭敬,谦逊。与:赞许。③绎(yi):分析鉴别。

【译文】

孔子说:“合乎正道的告诫之词,能够不接受吗?改正了错误是可贵的。用恭敬的话来赞许,能不高兴吗?能分析鉴别一下这恭敬的话才可贵。只管高兴而不加分析鉴别,只表示接受而不加以改正,对这种情况我就没有办法了。”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要把忠实诚恳放在首要位置,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

【注释】

①三军:周朝的制度,诸侯大国可以拥有三军。故用三军指军队。②匹夫:泛指老百姓。

【译文】

孔子说:“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意志。”

【原文】

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者立②,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③!‘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①衣(yì):穿,用作动词。敝:破烂。缊(yùn):乱丝绵。②狐貉(hé):指狐皮貉皮制的皮袍。③由:指仲由。④忮(zhì):嫉妒。求:贪求。臧(zāng):善,好。“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选自《诗经·卫风·雄雉》,意思是如果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裘皮袍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呢!《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子路听了,从此经常念着这两句诗。孔子说:“仅仅做到这样,又怎么能够算得上好了呢?”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没有疑惑,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①;可与立,未可与权②。”

【注释】

①立:坚定不移。②权: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但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追求真理;有的人可以和他共同追求真理,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但未必可以和他权衡轻重,随机应变。”

【原文】

“唐棣之华①,偏其反而②,岂不尔思③?室是远而④。”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⑤?”

【注释】

①唐棣:即棠棣(dì),一种植物,华,通“花”。②偏:通翩(piān),随风摆动。反:通“翻”。③岂不尔思:即“岂不思尔”,意思是难道我不思念你吗?④室是远而:家离得太远。⑤何远之有:即“有何远”,意思是有什么远呢?

【译文】

《诗经·棠棣》写道:“棠棣开花,翩翩摇摆。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因为家离得太远的缘故。”孔子说:“恐怕是没有想念吧!真想念的话,怎么会觉得遥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