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47578100000019

第19章 蛊卦

【解题】

《蛊》卦又称为“山风蛊”。艮为山,巽为风,山下有风,是风以动之之象,也是风如果太大,将带来后患之象。

《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随和太过就易同流合污,导致腐败丛生,天下惑乱,这就是“蛊”。所以《蛊》卦紧承《随》卦而来。

蛊本义是人工养的一种毒虫,方法是把许多毒虫放在一个器皿里,互相咬食,最后不死的就是蛊。古人认为蛊有毒害仇人的魔力,往往用某种秘密的手段行使。蛊大行天下之日,也就是社会失去了规范的大乱之日。卦名蛊,实际上讲的是治蛊之道,特别是下猛药治蛊以后怎么办,因为治蛊易,治自身毒难。

【原文】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注释】

①《蛊》——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下巽上艮,巽为风,艮为山。风行山下,风吹草偃,影响容易波及,所以卦名曰《蛊》。《广雅·释诂》:“蛊,事也。”蛊易生事。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短暂为之,所谓以毒攻毒,解毒下猛药。但这之后就需要化许多时间“调养”了,这就是“干”,甚至要到下一辈才能“干”彻底。②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甲三日,即甲日前三天,即辛日。后甲三日,即甲日后三天,即丁日。高亨说,“我国上古历法:每年十二月(如有闰月,置岁末)。每月三旬。每旬十日,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字记之。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第二日为乙日,第三日为丙日,余以类推。据甲骨刻辞,殷代已用此历法。”这句话的意思是“用蛊”必须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剂量限制。③干——繁体字斡,树干,引为调正,理直,滤干,去除。④蛊(ɡǔ)——父之蛊,就是余毒。⑤考——先秦父在、父亡均可称考。

【译文】

《蛊》卦象征影响容易波及:大为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但时间必须限在此旬的第八天和下旬的第四天(这两天或这一段)。

初六爻,去除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有子如此,父亲没有灾祸。父亲先开始猛了一点,但现在结果还是吉祥。

九二爻,去除母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结果就难以预测了。

九三爻,去除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会有一些小痛苦,但不会有大的灾祸。

六四爻,对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听之任之,发展下去,问题就会很严重了。

六五爻,去除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此举值得称赞。

上九爻,不迁就王侯贵族的营求,为了更高的目标将清除余毒的工作进行到底。

【原文】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注释】

①刚上柔下——《蛊》卦下巽上艮。巽是阴卦,表示阴柔;艮是阳卦,表示阳刚。②巽而止——巽者,风也。止者,艮也。

【译文】

《彖辞》说:《蛊》的卦象,阳刚处于上,阴柔处于下,风顺山而来,影响无所不及。《蛊》之“大为亨通”在于能够达到大乱大治。“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是说这样做有特殊的目的。“时间必须限在此旬的第八天和下旬的第四天”,旧的局面结束了,新的局面就可以开始,就如同天的运行一样。

【原文】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干父之蛊”,意承考也。“干母之蛊”,得中道也。“于父之蛊”,终“无咎”也。“裕父之蛊”,往未得也。“干父,用誉”,承以德也。“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注释】

①山下有风——《蛊》卦是下巽上艮,巽代表风,艮代表山。

②志——志气,勇气。③则——准则、榜样,以某某为准则,效法,继续如此。

【译文】

《象辞》说:山下有风吹过,这就是《蛊》卦之象。君子由此领悟到振奋民众、推广道德之法。

(初六爻)“去除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意在把父亲的事业传承下去。

(九二爻)“去除母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则是要回归中正之道。

(九三爻)“去除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最终的如果是“不会有大的灾祸”。

(六四爻)“对父亲用猛药后残留的余毒听之任之”,前途将一片暗淡。

(六五爻)“为父亲去除余毒,此举值得称赞”,因为他把美德传承下来了。

(上九爻)“不迁就王侯贵族的营求”,这种勇气应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