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的见解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贝多芬在1818年笔记上曾写道:“用Andante写的Cantigue。——用古音阶写的宗教歌,或是用独立的形式,或是作为一支追逸曲的引子。这部交响乐的特点是引进歌唱。或者用在终局,或从Adagio起就插入。乐队中小提琴……等等都当特别加强最后几段的力量。歌唱开始时一个一个地,或在最后几段中复唱Adagio——Adagio的歌辞用一个希腊神话或宗教颂歌,Allegro则用酒神庆祝的形式。”罗曼·罗兰由此推论,以合唱终局的计划是预备用在第十而非第九交响乐的。后来贝多芬又说要在《第十交响乐》中,把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调和起来,像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所尝试的。晚年贝多芬十分孤独,病魔缠身。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从伦敦赠送给他100英镑作为医药费,贝多芬告诉爱乐乐团,为了感谢,他将把《第十交响乐》奉献给他。这是当时为感谢对艺术事业资助者的一种传统办法。自1822年以来,贝多芬由于要给维也纳宫廷写三重奏和四重奏而一直未能完成,但他一直没有间断过第十交响乐的构思。据贝多芬的一位音乐家密友赫尔茨说,他曾听过钢琴弹奏《第十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降E大调的序曲非常柔和,然后是C小调有力快板”。这和巴里·库珀找到的谱表的片断确实是完全吻合的。
关于《第十交响乐》的归属之谜在真相大白之前,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着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给我们创造的音乐盛宴。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名从何来?
每当从收音机中或钢琴上传来那轻柔、飘渺的《月光奏鸣曲》的美妙旋律时,许多音乐爱好者的眼前便会浮现出“碧天如水夜云轻”、“天街夜色凉如水”等诗般幽美的夜景;特别在夜深人静之时聆听,更会产生这般感觉。但是听者中恐怕还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贝多芬的这首著名钢琴曲,原来并没有“月光”这个标题,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那么,究竟是何人,又为何加上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标题呢?
关于“月光奏鸣曲”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其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是:某晚,贝多芬在莱茵河畔的某一小镇散步,听到一间破旧房子中有人正在弹奏着自己所写的一首曲子,还听到弹奏者(一位女子)边弹边与另一人叹息着自己因无力购买音乐会的门票去聆听贝多芬本人的演奏而深感惋惜……贝多芬大受感动,便推门而入,走到钢琴前为他们——一个鞋匠与他的盲妹妹弹奏了刚才的那首曲子。一曲弹完,他余情未尽,便又即兴弹起了一首新曲。这时正好月光如水,照得满屋皆白。贝多芬的乐曲也就照着此情此景驰骋了起来。弹完后,他飞奔回住所,连夜把刚才即兴所弹之曲记录、整理了出来,便为“月光奏鸣曲”。这一故事现在几乎传遍了全世界,甚至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都把它收作了课文。
另一略为相似的传说是:某晚,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的林中散步,偶过一贵族别墅,便信步走进想做片刻休息。谁知里面正在举行盛大歌舞晚会。人们发现了贝多芬后便一致盛情邀请他即席演奏。贝多芬慨然允诺。这时,皎洁的月光照入大厅,贝多芬和钢琴沐浴在这银光之中,音乐家因此而灵感大发,即兴弹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回去后加以整理,便写出了“月光奏鸣曲”。某位名画家还根据此事画成了一幅油画,在世界上也很闻名。
这两个传闻在情节上虽有很大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贝多芬是受了月光的启发而即兴创作的。但许多音乐史家研究、考证后都证明实际上并无上述两事。贝多芬虽有即兴作曲之才,但这首曲子却不是即兴之作,而是经过了艰苦的劳动才创作出来的,那反复修改涂抹的手稿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因此,有些音乐史家根据这首曲子第一版扉页上的献辞“献给朱丽叶塔·基恰尔弟”,提出了另一些解释。一说贝多芬与其女弟子朱丽叶塔热恋时曾经常在月夜下的林中散步,贝多芬是在恋人温柔的爱情与美丽的月光的激发下创作出这首曲子,并把它题献给自己的恋人的。一年多前在我国放映过的电影《永恒的情人》中就有这样的内容。我国艺术家丰子恺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是贝多芬的“诉衷情曲”,但对贝多芬深有研究的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却认为此曲不是贝多芬的热恋之作,而是失恋之作,而且内容与月光也根本无关,所表现的是他当时内心深处痛苦、悲愤、绝望及对昔日恋情的留恋等复杂感情。但有些音乐史家指出,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此时正是贝、朱热恋之时,而后来朱丽叶塔因受贵族家庭压力被迫另嫁他人是一年多之后的事情,因此1801年贝多芬怎么会写出“失恋之作”呢?后来又有人查明,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原先也并不是打算献给朱丽叶塔的,而是因为原先答应献给朱丽叶塔的一首“G大调轮回曲”,不知为何被一位公爵夫人要了去,贝多芬为了不食前言才改送他新创作的这首钢琴曲的。因此这首曲子也未必与朱丽叶塔的月光下散步有关。
但是,有不少音乐家或评论家还是坚持这首曲子主要是表现月光的,他们甚至作出了相当具体的描写:第一乐章为“月之初升”;第二乐章为“朗月之悬太清”;第三乐章为“午夜之狂飚”……其代表者便是德国诗人、音乐评论家、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的词作者雷尔斯塔布。他听了这首乐曲的演奏后,凭他那诗人的丰富想象力,首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上面所说的那些意境和感受。以后那些流传甚广的与月光有关的传说故事,以及不知哪位出版商为了打开曲谱销路而乘机加上“月光”这个标题,大概都多少受到雷尔斯塔布的影响。
不过,反对这首钢琴奏鸣曲是表现月光的人也不少。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乐曲进行了解释:有人说它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的祈祷”;有人说它描绘了一幅带有圆亭的美丽风景;有人则说它表现了阴郁的、狂暴的、悲剧性的情绪或无限的愁思和惆怅的回忆……
那么,贝多芬本人生前对这首曲子又作了些什么表示呢?除了第一版扉页上的献辞外,他还在全曲前加上了两个音乐表现术语“近乎幻想地”和“非常纤细地弹奏”,并且还说过他自己并不认为这首很著名的钢琴曲是他最好的钢琴作品。然而,他对别人后来加上的“月光”这个标题及与月光有关的传说也没有表示过不满或反对。因此,贝多芬在创作这首曲子时到底是如何构思的,到底想表现什么,除了他本人外,也就没有任何人能肯定地说清楚了。这也就为后来的音乐家、评论家和听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但不管怎样,有一个事实却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这首钢琴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由于其意境深远、感情丰富、结构巧妙、指法流畅而大受演奏家和听众的欢迎,并以“月光奏鸣曲”之名传遍了全世界,许多人聆听时都产生过对月夜的联想。因此,又有谁能断言贝多芬在创作这首曲子时就一定与月光没有关系呢?
英国诗人拜伦为什么长期流浪国外?
乔治·拜伦(1788—1824年)是享誉世界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那些热情洋溢、雄浑壮阔的诗篇不仅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灿烂的光芒。但这位独步当时文坛的诗人于1816年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此后再也没有重返故土,直至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迈索隆吉翁病逝。只是在死后,诗人的遗骸才被运回英国,葬在其故宅纽斯台德寺院附近一个偏僻的教堂墓地中,而他的心却永远留在了希腊。
就在流浪意大利威尼斯的时候,拜伦曾经含着热泪在长诗《别波》中写道:“英国哟!我爱你,尽管你有那么多缺陷。”可见诗人还是热恋着自己祖国的,可是他为何要于1816年远离生他养他的故国,并从此一去不复返呢?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文史专家们长期争论不休,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观点。
英国自由主义史学家麦考莱认为,是英国上流社会舆论的反复无常促使拜伦远离国土。1809年拜伦第一次离开英国,到地中海沿岸各地游历,先后到过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最后到达久恋之邦——希腊。1811年拜伦结束长途旅行回到英国,随着诗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等的不断问世,拜伦“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了”。诗人及其长诗即刻成了伦敦社交界的热门话题。而在贵妇中间,拜伦的声名更是如日中天,他的诗才、他的俊逸、他神秘的性格和举止等,正好投合了她们喜欢刺激的嗜好。她们赞美拜伦,憧憬拜伦,投身在拜伦脚下向他顶礼膜拜。请帖像雨点一样洒来,人人以一睹诗人风采为荣,拜伦成了英国社交界的王子。
但到1814年伦敦全城却又开始了对拜伦的攻击,嚣张的责难出现在报刊上。那些显贵们不仅攻击拜伦的诗,还攻击他的政见、他的人格,甚至于痛骂他的跛脚。为寻求避风港,1815年初拜伦与安娜贝拉·密尔班克成婚,但一年后两人又分居。这下,把婚姻制度的神圣视作信条的中产阶级也恼怒了,他们谴责拜伦的残酷和背德乱伦,上流社会的沙龙更是唯恐避之不及,纷纷对诗人关上了大门。这和出版《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时的光景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拜伦感到不可思议。我国学者范存忠先生在其所著《英国文学史提纲》中也说,拜伦第一次游历地中海各国回到英伦三岛后,随着《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等诗篇的发表,声誉鹊起。但随着他同妻子密尔班克的离居,舆论又起而反对拜伦,使这位骄傲者中最骄傲的人饱尝了毁誉无常的滋味。诗人悲愤地写道:“如果那些嘁嘁喳喳的流言都是真的,我没有脸面居住在英国,如果那都是谣言,我也不稀罕这个英国”,“况且‘除了它,另有一个世界在’”。于是拜伦决定出国漂流。
另一说认为拜伦是由于其政治信仰而见弃于英国社会。持此说的主要是苏联学者,如叶利斯特拉托娃所著《拜伦》一书。该书指出,拜伦是以政治活动家和演说家的姿态在他的祖国出现的,他捍卫人权,抗议任何形式的暴政,他的政治理想是当时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如何解决卢德运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方面,拜伦不仅与托利党的寡头统治,而且与在野辉格党都有着严重的分歧。拜伦一再在上议院发表演说攻击本国政府;为暴动工人辩护,还做诗赞美英国的敌人拿破仑。拜伦在议会的大胆发言,他的诗歌所号召的政治和宗教自由思想——这一切使他成为统治集团的眼中钉。1816年统治集团就趁机利用拜伦婚姻破裂对诗人展开政治迫害,甚至拜伦写的《拿破仑颂》也被当作“叛国”的“罪证”。据戴里泽·格维奇奥里回忆,拜伦曾讲过,在1816年,有个“陌生人”向他提出:如果他肯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那么就停止已对他开始的迫害。
参加反拜伦运动的《伦敦评论》编辑司各特也承认,后来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很严重地陷进了错误,当局为了促使他们这些人采取行动,竭尽全力用了特殊的手段”。而拜伦坚决声明,对于敌人他不会做任何让步,他说:“能够忍耐的,我将尽量忍耐;不能忍耐的,我将反抗,他们至多不过使我离开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我一向不奉承,一向没满意过。”英国资产阶级贵族统治集团不能摧垮拜伦,也不能他让放下武器,于是他们只能把诗人逐出国门。
最后是家庭婚姻变故说。亨利·托马斯与黛娜·莉·托马斯合著了《英美著名诗人传》,他们认为拜伦不是那种喜欢成家立业的人,而他的妻子密尔班克却是当时英国社会中见识平庸的女人,既不会惹是生非,也不能宽宥别人的过失。拜伦那种愤世嫉俗的幽默并不投合其夫人的世俗之心,婚后一年密尔班克企图利用医生的证明,要诗人承认有神经病,这一企图失败后,拜伦夫人就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离开了丈夫。还在盼望妻子回心转意的拜伦,不久就收到了岳父要他尽早选定法律代理人、承办与密尔班克分居手续的通知。真是晴天霹雳,拜伦的心都碎了。而“不堪之中,最为不堪”的是,在社会上诸如“虐待妻子”、“与姐姐奥古丝塔乱伦”等谣言盛传一时。诗人不堪重负,他那创痛的心灵无论如何再也撑不起爱情的风帆了,他要到国外去追求放浪自在的私生活,让悠悠岁月来医治这心灵的巨创。
这种种解释皆在情理之中,但又不尽皆然。一个人作出一个重大决断,既有客观因素造成的必然性,同时又存在诱发这种必然结果产生的偶发因素。那么最后促使拜伦决定长期流落异乡的偶然因素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
“歌曲之王”舒伯特为何终生未婚?
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曾言,单身汉的一生只是人生的一半;马丁·路德认为,没有妻子的生活比起没有饮食还要难受。但是著名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却终身未婚。他从未触摸过女性便迅速走完了他31个春秋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