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社会,我们不能缺少信息。如果信息匮乏,我们就无法获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无法最快速合理地选择工作和合作对象等等。但信息也并非多多益善,信息泛滥同样是有害的。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要在信息冲浪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少了些冷静思考,多了些随波逐流;少了些对传统、对经典的鉴赏,多了些浅尝辄止的涉猎;多了些对社会的了解和现成的经验,缺少些个体的体验。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接近浮萍,没有了坚固的根基。
当人们需要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时,会同时出现许多干扰信息,这样就需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来筛选这些信息,而且有时稍不留神还会在泛滥的信息中忽略一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信息。
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人们不但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一些对自己根本没有意义的信息,而且还会开始害怕自己知之甚少,担心随时会有更多的东西自己不知道。于是对于频繁出现的信息,什么都想抓住,什么都想占有。而结果呢,在这种盲目的信息追求中,丢失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浪费了本应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所以说信息泛滥同样是有害的,但是我们无法改变时代发展趋势,所以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免受信息泛滥的侵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关注一些利于个人发展、能够增长知识的有益信息,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不加选择不加限制地去阅读、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善于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他人所左右。千万不能在信息的冲击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忽略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无谓地浪费时间。
一个聪明的人,应懂得分寸和平衡。对于信息来说,既不要摄入得太少,也不要摄入得太多。要懂得合理规划时间,学会筛选、运用好有益的信息,摒弃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
同样的信息,有的人处理起来时间用得多些,有的人用的时间少些。有的人用很少时间完成的信息处理优质而漂亮,而还有一些人使用了更多时间,也只能达到初步的粗糙的信息处理。原因是信息处理具有自己的规律和一些技巧,掌握它的人可以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过程。
人所面对的信息世界,特点是信息内容无穷,空间无边,时间无限,传播起来速度快,储存时间久、并且在不断地更新。而人要进行的信息处理是,将某件事的各个方面拆分,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进一步对有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从信息的海量到信息处理的针对性,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是一个简化和放弃的过程。
对信息进行预处理,是信息正式加工前,最好经历的一道工序。厨师在处理那些刚送到厨房的活鸡时,会先做出一个大略的估计,哪些部位是最鲜美的,哪些东西是需要丢弃的,哪些是需要经过特殊处理的。信息处理也是如此。你必须先明确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可以忽略的。怎么确定信息是否必要和重要呢?一个简单而有用的方法,是比较信息处理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以看电视为例,看电视无疑是有益的,帮助你获得心灵上的安慰,获得生活的信息等等。若是在期末考试期间,这样大段时间的浪费无疑是少于其收益的,这个时候,看电视就是不必要的信息处理。但你若是在撰写一篇有关电视节目的论文,这种时间的支付是小于你的收益,这便是值得的信息处理。
是将精力均匀地分布,还是根据信息的重点分配多一些的精力呢?答案是第二个,关注信息处理的重点,给予特殊的关注,然后在重点处理你需要的关键信息后,简单处理辅助信息。
高效的时间分配无疑减少了一些浪费在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上的时间。不要期待着自己把每一点信息都理解并且记忆,信息是远远超过你所处理的能力之外的。你没有必要记住每一朵花的原产地、类别、名字变迁。记住,必须有重点,而且必须限制重点的数量,全是重点,也就相当于全都不是重点。
习惯就是力量。假如不想在每一次的信息处理时,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上,就养成一个科学的信息处理习惯吧,形成反射。看到信息后,快速地做出反应,判断它是否重要,并迅速地过滤不必要的,重点处理重要信息,缩短不必要的信息处理时间。
此外,要想快速摄取信息,我们还需要丢弃那些没有用的旧东西。很多人很容易有一种怀旧的情结,对于各种各样的旧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学生留着各种用过的书籍和作业本,老师留着每一年学生的试卷,白领们则是保存着大堆的文件。夸张地说,周围存留着大量的过去的东西。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废旧的文件意味着过去的、冗余的信息,你在增加自己的信息负担,你在为难你自己。这是你已经处理过的信息,已经占用了你的时间,发挥过了信息的效用,你现在保留着这些信息,就如同你背着不断增加的包袱在行走,总有一天你会被压垮的。
不习惯于丢弃废旧文件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会遇见这样的问题。自己当下要使用的文件已经没有空间存放了。或者因为废旧的文件没有丢弃,新文件和旧文件就在一起,等你要找的时候,你已经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文件了,于是时间被浪费,而且你的心情,在这种寻找中,变得焦躁起来。有研究就显示,在大量废旧文件环境工作的人,心情容易在这样闭塞的环境变得压抑,工作效率也容易下降。
“这些东西说不定我以后还会看啊?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认为这些废旧的文件,有朝一日你会重新来看。放心吧,这只是一些废旧的文件,又不是什么古董,越老越值钱。现在开始的每一个时间段有新的信息要去处理,要去摄取。未来不是单单留给你回忆过去的。”
假如你是因为懒惰而不愿意收拾你的文件柜,扔掉废旧的文件,那建议还是对比一下四周压抑的空间和整洁的办公环境吧,想一想你每一天都必须被大堆根本不会用的文件包围,你当下要用的文件几乎没有地方去放置,你就有动力去扔掉这些废品了。不善于扔掉废旧的文件,就是不善于争取时间。整天被没用的文件埋没的人比别人少了许多自由。对于各种文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整理、总结把过时的文件彻底扔掉,这样你再找真正有用的文件的时候就会节省很多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舍得,有舍才有得。扔掉废旧的文件,得到舒适的环境,安静的心情,时间的节省,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学会有效地学习,也是快速摄取大量信息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应该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那么在面对频繁出现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尤其需要以确定的目标为导向进行筛选阅读,及早地把心思真正集中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上,这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因此,我们在读书、报或杂志时,能够决定读什么书,决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读,决定想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满足感。它使我们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这是一种长期的感觉,不是仅仅两个星期这样的短时间的感觉。一些关心着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去获得更多知识的人,一定是心怀既定目标,而又想寻找一种在短时间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这种欲望和作为的人,应该视为是一个积极上进者。但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不设定自我目标,却整日忙于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整日都在阅读,像是隐身于书的海洋中一样,但从其结果来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自己所看的东西早已经消失了,且对于任何问题的见解都是那么一般……这种人,眼看着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自己却没有掌握新的知识,心中一定烦恼不已,不堪痛苦。
波特是美国一知名大学的学生,为人勤奋,对知识有着一种狂热的追求,业余时间基本花费在阅读上。除了上课外,他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课间短暂的休息时间他会拿出早餐时候买的报纸匆匆浏览,食堂里面等待吃饭的时间也会翻翻杂志,下自习熄灯后他还备有应急灯熬夜读书。他原本以为,一个学期自己的知识积累会迅速提高,但在和同学聊天,以及自己写文章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大的变动。这让他很苦恼也很疑惑。更让他伤心的是,当他和其他同学谈起自己看过的书籍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记住的内容已经很少了,而别人的各种见解明显比他高出很多。
有能力管理好我们的时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一旦我们明确了我们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我们的大脑便开始运转,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我们会发现各种知识接踵而至地进入我们的大脑。
要想生存,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自己的眼睛去主宰信息处理的过程。去掉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狂妄的想法吧,把着眼点放在你真正想要的信息上吧!选择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不要理睬其他的信息源对你抛来的媚眼。精英总是少数的,经典也是少数的,你只要掌握了那些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信息,就掌握了和信息海洋斗争的主动权。
海量信息对你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快,你不得不改掉过去那些婆婆妈妈拖拖拉拉的坏习惯,跟着信息高速的运转。社会一秒秒地向前发展,你不能慢腾腾地落得太远,任何时间上的浪费如同蝴蝶效应一样,牵连着一系列的落后。提高阅读的效率,提高听的效率以提高个人的效率。
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断地进化和利用工具,征服信息海洋的时候,别忘了不断地吸取旧日教训,发展提高自己,也别忘了选择一些信息社会的工具,为我所用,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