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69

第69章 分担哀痛的报丧与吊唁

报丧仪式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了,可以说它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分担悲痛的做法。

报丧,就是指丧家向亲戚好友邻里报告死者的死讯以及丧期和葬期的行为。古人认为“亲遭凶变惨祸”,应当迅速遍告亲戚好友,并且要礼仪周全,不能“匿丧不报”,否则就是最大的违礼和失礼。

在《仪礼·士丧礼》中,士死亡后的第一天,丧主要先向国君报丧。报丧后,国君派人前来吊唁。丧主到寝门外迎接,见宾而不哭。到中庭,吊唁者向丧主传达君命。丧主哭拜、叩首,捶胸顿足,但也有节限。通常是顿足三次为一节,共三节九次。然后,吊唁者离开。丧主到大门外拜送。哭泣时顿足,表明悲哀到了极点,同样有节限。在吊唁时,国君及亲友还要赠送一些衣被,目的是资助丧主顺利治丧,这些被称为“襚”。

在民间,一般在停柩一段时间、诸事准备完成后,就要选日子报丧了。报丧的形式有口头报丧和用讣文报丧之分,后世还有登报发讣告的报丧形式。民间大多是口头报丧,即孝子亲自前往亲朋好友家中报丧。报丧时孝子要穿着孝服,到亲戚家,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时,无论长幼都要磕头。

口头报丧的方式还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广西一带一些地区,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被称为“报丧炮”,然后再派人告诉亲友。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这样做是为了辟邪。

书面报丧,即讣闻,又称讣告、赴告,世家大族多用这种方式。讣闻是大折子,有白色、淡烟色、黄色的,折面仅有“讣”字,里面为正文,正文有固定格式及文辞,无标点符号。旧时多出于士大夫之手,措词比较考究。

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这就是民间的吊唁。在吊唁时,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情况下,吊唁者都会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吊唁仪式通常是在灵棚里的灵堂前举行的。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充斥整个灵堂。孝子孝媳们始终穿戴孝服跪在灵案边陪祭。吊祭的人也都穿着素服,按照亲疏尊卑的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跪拜。俗语说“先死为大”,所以,来吊唁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灵堂里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

面。吊唁仪式的最后,要燃放爆竹,来标

志祭拜礼仪的结束。吊唁仪式各地也略有不同,如浙江一带,丧主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

鼓”。前来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两下鼓,

死者的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着前来迎接。

延伸阅读

丧礼中为何要搭灵棚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非常忌讳将死者的尸体和灵柩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这是因为既成尸体,便身处阴间,害怕接受所谓的“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这既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死者的尊敬,也体现了古人关于神鬼的思想。因此灵棚便称为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存在。

灵棚规模的大小与丧居院落的格局密切相关。如果只搭一处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如果丧居有两处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这种灵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