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47531100000019

第19章 礼器的产生及渊源

礼器是在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使用的目的是表明使用者的身分地位和等级权力,即“明贵贱、辨等列”。在礼仪中使用何种礼器,以及礼器如何组合,都传达着礼义的信息,所以古人说“藏礼于器”。

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用于祭祀、朝聘、宴飨、丧葬、征伐等礼仪活动中的器物,又称彝器。

礼器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就出现的。人类诞生后便摆脱了仅仅利用天然“工具”的出于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跃进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阶段。人类最初制造的器物,首先是生产工具。当然,这些生产工具也兼为日常之用。后来,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生产有了发展,人类自身的体质、智力也有了提高。于是生活器用方面的某些需求日益迫切而且器物的制作也有了可能。可以说,日用器物的产生为礼器的出现做足了准备。

礼器是伴随着礼仪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构成部分的礼,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渐形成的。《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古代人类认为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对他们来说,吃饭保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认为食物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对神来说也一定很重要,所以,礼仪就从饮食开始。饮食所用的器物也便成了礼器。当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和器具的精工制作,礼仪和礼器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礼器方面,种类丰富了很多。礼器最初是用陶土烧制而成,上面有刻画或彩绘的图案,形、色简单,种类单一。后来出现了玉质的礼器,形大工精,种类也日益丰富起来,玉璧、玉琮、玉斧、玉铲、玉刀等形制皆进入礼仪活动之中。进入西周,青铜器成为重要的行礼器物,类型繁多、数量巨大、造型庄重华丽、纹饰优美精湛、铭文内容丰富。此外,礼器在组合方面也逐渐礼制化了。《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解诂说:“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而且各级鼎的盛放物品也各有规定。如天子的第一鼎盛牛,以下盛羊、猪、鱼、肉脯、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的鼎内则去掉后两味。卿大夫的第一鼎盛羊,以下有猪、鱼、腊、肠等。士则仅有猪、鱼、腊。关于此,《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了孟子做士的时候,父亲去世,用三鼎祭奠。后来孟子晋升为大夫,母亲去世了,就用五鼎祭奠。从中可见古代的等级、尊卑观念在礼仪上的表现是非常严格的。

礼器的主要作用是祭祀,但礼器对于维护各级奴隶主的统治地位,以及内部的统治秩序,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青铜礼器的纹饰看,经常使用的是各种变形的兽面,以及幻想的龙、凤等。这既保留着早期自然崇拜、鬼神崇拜或图腾崇拜的遗风,保留着礼的起源的某些迹象,同时又对那些遗风加以很大程度的改造与发展,使它们具有高贵、神圣、诡奇、神秘甚至令人恐怖的气氛,这一方面是奴隶主的自慰与自卫,另一方面则是对奴隶的镇慑。从礼器的铭文看,字数较多的,大多在宣扬奴隶主的统治受命于天,或者宣扬祖先的功绩,或者记述自己受封、受赏的事迹,或者是他们对于奴隶、土地的所有权。祭祀是奴隶主阶级的头等大事。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宗教形式,为自己筑起一道保护的屏障,并希望对被压迫者的精神世界产生威慑力量。

礼器的包括的器物很多,种类也很多,概括起来有玉器、食器、酒器、乐器、水器等几种。

延伸阅读

“问鼎”的由来

由于礼器在祭祀中具有特殊作用,所以,先秦时期的奴隶主贵族就把在祭祀中最常用而且特别重要、特别宝贵的礼器,视为祖宗和社稷的化身。夏禹就曾铸九鼎,用来象征九州。夏灭后,鼎归商所有;商灭后,鼎又归周所有,鼎就成了传国重器。据说,春秋时楚庄王路过周地,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来表示慰劳,楚庄王乘机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暗示了觊觎周室政权的意思,王孙满当即驳斥他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此后,“问鼎”便成为企图夺取政权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