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养生家方开的《摩腹运气图考》载有摩腹功,据说他一生坚持练习,年逾百岁而动作不衰,人称活神仙。此功法有九节:一是以两手中三指自按心窝,由左圆转顺揉二十一次;二是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揉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三是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摩,并沿脐两侧向上摩动,直至心窝下为止,共二十一次;四是以两手中三指自心窝推至耻骨处,往返二十一次;五是以脐为中心,用右手由左绕脐摩二十一次;六是以脐为中心,用左手由右绕脐摩二十一次;七是左手大拇指向前,其余四指托后,轻放左肋缘处,以右手中三指从左乳房下直推至足跟,反复做二十一次;八是重复七节动作,唯左右互换;九是盘腿坐定,两手握拳分按于两膝上,十趾稍钩曲,上身自左向右摇转二十一次,再自右向左摇转二十一次。练习此功法时,应注意几点:一是可以采取适合本人的体位,立、坐、卧均可,宜解开衣服,接触肌肤;二是需要调息、调神,练功前舌抵上颌,意守丹田,按摩时聚精会神,手到则心亦到;三是循序渐进,以练习后感觉舒适、不觉疲劳为宜;四是动作轻缓,连续不断,免伤内脏;五是腹内肿瘤、出血,妇女经期、妊娠期,过饥过饱时,不宜练此功。
以手摩擦两肾腧穴,各一百二十次,以多为妙。
毕,即卧。
语意:睡前,用双手按摩两侧肾腧穴各一百二十次,多则更好。然后,即可睡卧。
语见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笺》。高濂指出,睡前坐在床边,双足垂床侧,松解衣服,闭住呼吸,舌尖抵住上颌,双目上视,提缩肛门,并用双手按摩两侧肾腧穴,次数越多越好。按摩完后即可睡卧。如能依此坚持做三十年,极有利于养生延年。
古人认为,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的身体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而腰为肾之府,故每日早晚按摩腰部的肾腧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古代很多按摩养生方法中,都涉及到腰部或者肾脏按摩。宋代养生家张君房的《云笈七签》指出,用两手支撑腰侧部,向左右自动摇摆,至感疲倦时停止,可使全身血脉畅通。坐式八段锦有“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一节,即是要求练习者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腧穴二十次左右。《养生术》上介绍了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按摩腰部的方法,有腰痛、阳痿、带下等症者,可以一试:两手背互相搓热,食指掌指骨节抵于脊柱两侧,手背紧靠两侧腰肌上下按擦,使腰部发热即可。若能配合意念守护两肾,更有助于激发肾气。
安坐,未食前自按摩,以两手相叉,
伸臂股,导引诸脉,胜如汤药。
语意:饭前静坐,进行自我按摩。两手交叉,双腿伸展,导引经脉,胜于服药。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引导按摩篇》。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与五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另外,人体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条正经循行于手足: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行于下肢内侧;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淤,防治全身关节炎等等。
据《养生术》载,常见的四肢按摩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为浴臂,即左手放于膝上,完全放松,右手掌从肩开始,缓慢地沿手臂内侧向手部推摩,至手时有胀感,再从腕部沿手臂外侧向上拉摩至肩,重复按摩九次。然后以同样方法按摩右手臂;二为揉内外关,即以右手拇食两指按在左手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关穴和外关穴,正反方向各旋揉三十六次。然后换手揉,方法相同;三为揉虎口,即用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按左手虎口三十六次,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揉按右手虎口三十六次;四为浴腿,即以双手掌放于两侧髋部,自下肢外侧徐徐向下,推至外踝部,使双腿有发胀感,再从腿内侧向上推抚。重复做九次;五为按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正中。正坐,双腿放松,用同侧手的拇指按揉此穴,正反各三十六次,以有酸麻感为宜;六为按足三里,此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正坐,两腿微弯曲,以同侧拇指或中指按足三里穴,以有酸胀感为宜。
每临卧时,一手握赤足,一手摩涌泉,
多至千数,少亦百余。生精固阳,久而弥益。
语意:睡前一手握赤足,一手摩足心涌泉穴,数以千百计,可生精固阳,延年益寿。
语见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的《金丹秘诀》。《黄帝内经》认为,肾经之气犹如泉眼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后灌溉周身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是中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按摩疗法之一。
按摩涌泉穴的传统方法有三种。一是推涌泉,即用拇指面向足趾推。此法能引火归元,退虚热,主要用于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等症;二是揉涌泉,即用指端揉。此法能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三是擦涌泉,即用手掌紧贴足心,快速用手擦发热为止,两足交替进行,可起到自我保健作用。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寿亲养老新书》引陈书林语说:“先公每夜常自擦至数千,所以晚年步履轻便。仆性懒,每卧只令人擦至睡熟即止,亦觉得力。”按摩涌泉的养生方法在宋代颇为流行,据说苏东坡有一次在好友佛印那里谈天说地,酌酒吟诗,不觉已过半夜,便在寺里歇宿。苏轼脱去衣帽鞋袜,上床闭目盘膝而坐,先用右手按摩左脚心,接着又换左手按摩右脚心。对面床上的佛印见状,以为苏轼身在佛门净地却难忘俗想,便打趣道:“学士打禅坐,默念阿弥陀。想随观音去,家中有老婆。奈何!”东坡擦毕脚心,遂张开双目,笑答道:“东坡擦脚心,并非随观音。只为明双目,世事看分明。”原来东坡居士所擦脚底,正是足少阴肾经涌泉穴的所在。东坡谓此法能使面色红润,腰足轻快,终不染疾,所以惯常把它当做功课来做。
自按摩法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
行及走马,此是婆罗门法。
语意:每天依婆罗门法自行按摩三遍,坚持一个月后,可使百病消除,行如奔马。
语见《医心方》所引的《备急千金要方》。此法一共十八个动作。动作一:两手相握,相互扭转,像洗手一样。动作二:两手浅浅地相互交叉,翻覆向胸。动作三:两手相握,一同按摩胫骨部位,左右相同。动作四:两手相互重叠,按摩大腿,并慢慢向身体按摩。动作五:做拉弓的姿势,如挽五石之弓,用力,左右动作相同。动作六:一手握拳向前砸出,另一手也做相同的动作。动作七:两手轮换着做推举石头一样的动作。动作八:用拳叩击胸中,左右手动作相同,叫做开胸。动作九:偏转身体,两手抱头,如排山一样。动作十:斜身向上牵拉。动作十一:两手按地,弯曲身体,曲脊向上三举。动作十二:用一手反捶后背,左右动作相同。动作十三:两脚分别向前伸,虚向前用力蹬出,同时两手反向后伸,左右相同。动作十四:两手按在地上,向后看,此为虎视,动作左右相同。动作十五:站在地上,向后扭转身体,双手向上举三次。动作十六:两手快速交叉,用脚踩于手中,动作左右同。动作十七:站起身,脚向前后虚踏,动作左右相同。动作十八:坐下后伸两脚,用手钩住伸出的脚,然后伏于膝上,用手按之,动作左右相同。
据《医心方》讲,若能每天三遍坚持做这十八个动作,就可以经常得到补益,令人百病皆除,饭量增加,眼睛明亮,身体轻健,不会再时常感觉疲劳了。
养气篇
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量淡化得失恩怨,养气安神方为养生之道。
养气全神,可得真道。
语意:调养真元、固护神气者,才是真正掌握了养生延寿方法的人。
语见元代养生家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保养》。古代养生家特别重视真元之气,据《黄帝内经》载,黄帝问岐伯说:“有的人已活至老年却仍能生育子女,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天然寿命较长,气血通畅,而真元之气充盛有余的缘故。”后代养生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养生思想,认为人的生命以真元之气为根本,以呼吸气息为首要,以心神的活动为根基,以肾脏为先天的纽带。人的呼吸贯通心肾,则气血自然顺畅,元气自然充实,七情不会反常而亢进,身心疾病也就可以消除并预防了。所以,养生首推元气的保养。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心脏与肾脏的关系,常以五行学说中的火与水来比喻。心属火,肾属水,心火与肾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以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此一情形称为水火相济。如果肾水不足,则不能上济心火;若是因心火妄动,则会下伤肾阴。心、肾失调,会出现心烦、失眠、遗精等症,水火不济就是指这种病变。在养生家看来,若心火与肾水相交,就像有了炼内丹的药物,可令真元之气归还体内。此外,精气如不能流动则可导致气血淤滞不畅:如果这种气滞在头部则可形成头部肿胀和头风病;如果耳部气滞则可发生耳疾、耳聋;如果双眼部气滞则可发生眼目红肿和眼盲视物难清;如果气滞于鼻则可鼻涕直流或鼻塞不通;如果气滞于腹则每感腹胀、腹痛;如气滞于足则可发生痿软无力或易颠仆晕倒。古人认为,运动身形可促进精气流布,形动则气畅,所以欲炼气者,必须练形(身体)。
气是延生药,心为使气神。能从调息法,便是永年人。
语意:元气是健康延寿的好药,心神则驱使着气的运行。如果能按养生的要求调气运气,人便可长生于健壮之中。
语见清代徐文弼的《寿世传真》。初学气功的人,要从调息开始。如何调息呢?晋代养生家葛洪的《抱朴子》指出,行气时由鼻吸气入肺而停闭,再暗地里用意念由一数到一百二十,此时乃用口轻徐地将气吐出。当这样吸气和吐气时,都不要让自己听到气出入的声音。行气中通常是吸进的气多,吐出的气少些。如用羽毛放在鼻孔与上唇间,以吐气时羽毛不摆动作为检测行气是否合格的标准。如此渐学每次渐增加用心意暗数的次数,练习久了,其心数之数可达一千,至此阶段则年老人可显得年轻,且随着行气的进步而更显年少身轻。
练习调息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只不过是养气的一个方面。唐代养生家司马承祯在《天隐子》中指出,养生渐次成道的入门步骤有五:一是斋戒,要求做到节制饮食,调息以静身心,摩抚皮肤机体使身形内外气血畅通;二是安处,要求南向而坐,守静安神,东首而卧,平安入寝,光线宜不明不暗;三是存想,要求心目不离自身,不伤我神,即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而宜闭目静心;四是坐忘,静心坐禅,忘掉自身和外物,寂然入静,无思无虑而恬淡虚无;五是神解,指通过上述四个步骤,使神气解脱,超然形外的精神境界。
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
由之而升降聚散耳。
语意:饮食是最应加倍谨慎的事情,这是因为身体中的元气,都是受饮食影响而升降和聚散的。意谓气功养生,首先要调理饮食。
语见明代养生家陈继儒的《养生肤语》。陈继儒指出,如饮酒过多可使元气上升,饮茶过多可使元气下降,进肉类或五谷饮食过多可使元气滞涩,食辛辣饮食过多可使元气耗散,进咸味饮食过多可使元气懈堕,吃甜食过多可使元气积压,进酸味饮食过多可使元气郁结,进苦味饮食过多可使元气抑淤等。故善于养生的人,之所以能平衡调理五脏的功能,使身心情志通畅,多是有赖于能节制五味饮食,对酒茶饮食能适当摄取,以适可而止、决不过量为原则。
饮食五味对于调理气机至关重要,这是自古以来调气养生家的观点。彭祖《摄生养性论》指出,不欲过饥,饥则败气。此即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其进食时不可过于饥饿,因为过于饥饿则易败损真气。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饮食》中也指出,过度饥饿可伤脾胃,过度饱食可伤元气。因为脾胃的功能有赖于饮食五谷之气来维持,若过于饥饿,则脾胃无以发挥其机能而脾气虚乏;谷气是转输于脾胃的,进食过饱则脾气运行停滞。善于养生的人,总是在感到饥饿之前就进食,这样多可使五谷的精气为脾胃吸取和运用,也不会使脾胃因气滞而伤损。可见,养气的第一步是调饮食。
食生吐死,可以长存。
语意:吸入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吐出脏腑中的混浊废气,可以使人长生。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陶弘景指出,“鼻纳气为生,口吐气为死也。凡人不能服气,从朝至暮,常习不息,徐而舒之,常令鼻纳口吐,所谓吐故纳新也”。此即是说,由鼻子吸入的气体为生气,由口中吐出的气体为陈气。一般来说,人们并不习惯于服食气体,不过可以通过坚持练习来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天从早至晚,坚持练习而不间断,徐缓地呼吸,常用鼻吸口吐,这就叫吐故纳新。
吐故纳新之说,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的《庄子》中即已经出现,这还只是调息的初步要求。金代养生家刘完素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吹嘘呼吸体内外之气,吐出旧气、纳入新气,如熊之随步、鸟之伸翅,行导引、按摩、推拿等,这些都是用来调节正气的方法;平调安定气息,把握固守、凝聚思虑,调心内观脏腑,使五脏洞彻明视等,这些都是用以固守真气的方法;因天地、四时的气变而改变,随阴阳、盛衰的转化而调理,使心火与肾水交合互济,这些都是使内气与外气相交济的方法。这里的调气、守气、交气,把传统的导引方术与《周易》的养生理论融会贯通,成为后世气功养生者调息的不二法门。
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
语意:意志是人精气的统帅,精气是人身体的统帅。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陶弘景指出,善于行气的人就会长生,不善于行气的人就会损伤性命。行气的方法要少食而有节制,经常运动形体,调和血气,意念要轻淡地停止在所意守的事物或人体的某一部位上。意念对于所意守的部位不要过于集中,也不要过于分散。吸气时,要迅速用意念引气归入丹田,其状态好像咽东西一样往下去。端正形体,精神意识活动单一而无私心杂念,心神守于体内,不受外界干扰。上面闭合目、口、鼻、耳,下面闭合前后二阴,这样可使心神更好地内守,使精气更好地得以保藏。心神随气一起作周天运行,使周身气脉与血脉通畅。调节耳、目、心、口,使之不受外界声色的影响而扰乱心神。丹田精气充沛,肾气充实,这样众多的邪气即可被正气从体内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