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健康教育
47453700000007

第7章 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3)

3.精神疾病呈上升趋势

据对江西省6所大学的调查,从1999~2005年6年间,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99年以前均在30%以下,1999年以后各年均达40%以上。由此可见,精神疾病在大学中呈上升趋势。据对江西省6所大学的调查,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中,神经症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因神经症休学、退学的有,但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已受到严重影响。

重症精神病患者虽然比例不高,但后果严重。2006年2月到5月间,江西省高校出现的几例大学生自杀事件,几乎都是由于重性精神病或者精神分裂。

至于偶然出现的,或者轻微的、局部的心理问题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

它们对人的影响虽不如前述的那么严重,但也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着他们潜能的开发。

第三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体内部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

这里所指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大方面。

(1)社会因素

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在工业生产高度发展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主要有:①现代社会活动节奏加快,往往使人的大脑处于持续、过度的紧张状态,易于“积劳成疾”;②现代社会面临的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与竞争相伴随的是成功与失败。如果一个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失败带来的挫折感不能正常地承受,就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③现代社会拥有大机器生产,替代了过去手工业操作,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相当部分的人没有由此轻松或得到更多有益身心的娱乐,而是在对物欲满足的追求中,使心理负担更重;④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人际交往减少。独生子女、单元房、办公自动化的出现,使人不与他人打交道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但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没有人际交往。否则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产生。

大学生是社会最活跃、最敏感又有知识的人群,他们往往最先敏锐地感觉到社会变化的种种冲击。如高校实行收费制、毕业就业问题等等,都会给一部分同学带来压力。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培育健全人才的重要场所,如果教育思想有偏差,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当,校风、班风不良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如以升学为目的学校,教育重心只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对无望升学的学生少有关心,甚至歧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自卑感、厌学逃学等心理问题。再加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惩罚讥讽差生,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变得冷漠对立、消沉退缩、自暴自弃。

大学生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期待过高。学校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对那些学习较优秀的学生给予过高的期待和过分褒奖,致使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良成绩而长期生活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进入大学后,在更高水平的群体中,他们依然苛求自己要比别人强,一旦目标受挫,就易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二是对个体差异重视不足,忽视或遗忘了心理品质教育,轻则降低了教育的实际效果,重则减缓了个体心理发展,甚至可能滋长个体的心理弱点。

(3)家庭因素

有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行为举止、教育态度与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从家庭教育方式来看,民主开放型的家庭,严松有度,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较少;过于严厉、溺爱、放任型的家庭,严松无度,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较多。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也有一定联系。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相对少一些。在家庭关系上,父母不和、离异、继父母的虐待,家庭缺少和谐友爱,都可能造成学生冷漠怀疑、妒忌仇视、孤独怪僻等不良心理。

2.生理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人体的生理变化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不仅人的生理解剖机能(如相貌、体型等)与遗传有关,而且人的心理机能(如气质、智力等)也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或祖辈的遗传基因有缺陷,尤其家族史上有精神病史,很可能会影响后代的身心健康。此外,母亲孕期身体不好、情绪欠佳、营养不良或服用副作用大的药物,分娩过程出现早产、难产及分娩年龄过大过小等,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比较注意自己的容貌、体格、姿态、语言,对其缺陷和弱点十分敏感,如身体残疾,个子太矮,身体太胖、太瘦,容貌五官不正,长有青春痘,言语口吃等均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另外,大学生的内分泌系统,尤其是性腺处于空前活跃时期,激素大量分泌,容易形成冲动。据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神经系统易兴奋、激动、紧张、烦躁、失眠;而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会出现条件反射活动迟缓、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嗜睡等。

3.心理因素影响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素质脆弱

这段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还处在尚未成熟、尚不稳定的阶段。由于心理教育工作在我国还比较薄弱,不少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熏陶远跟不上时代要求。随着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增多,失败与挫折也随之增加。这对于阅历尚浅、经验有限、心理结构脆弱的大学生,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有的学生因此而出现心理障碍。

(2)人格缺陷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有不同反应方式,这与人的人格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固执急躁、爱钻牛角尖、过于自卑、唯我独尊、爱慕虚荣等个性特征,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

(3)心理冲突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这种成熟与不成熟常常交叠在一起,造成内心矛盾重重。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矛盾,需要与满足的矛盾,自立与依赖的矛盾,自信与自卑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冲动与压抑的矛盾,这些内心的矛盾使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处在情感的波涛中,一旦这种心理冲突时间太长、强度过大,就有可能破坏心理平衡而引起心理疾病。

(4)人生观不确定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逐步确立的阶段。面对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变化,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确立变得更加困难、复杂,这就影响到他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采取消极,甚至逃避的方式,因而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

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①智力发展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的规律、分布特点及自身智力发展的水平与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挖掘并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多种能力,掌握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②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情绪。

③环境适应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变化发展的特点及趋势,通过社会实践、模拟训练等方法,使学生正视现实,改变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去迎接急剧变化的时代。

④人际关系的和谐教育。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与他人交往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悦纳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和睦共处,处理好与同学、异性、家长、教师等各方面的关系。

⑤人格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的理论与特征,了解自己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性特点,客观分析自己,扬长避短,培养开朗、活泼、富有同情心、正义感、责任感的良好性格,克服自卑感,避免心理变态及人格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