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健康教育
47453700000020

第20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3)

二、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1.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尊重的原则

人们因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并因社会分工而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但在人格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各种场合都要自重自爱,不自重的人当然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地位。尊重能带来良性反馈,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哲人说得好:“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2)自我暴露的原则

适当的自我暴露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关闭自我更能使自己感到满足,并且这从心理角度来说,集中表现在待人诚(真诚)、厚(厚道)、信(信任)上。

诚——待人以诚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比较双方互相理解的过程。坦诚相见、推心置腹,才能互相理解,并竭诚深厚的友谊。有的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但又不愿袒露心扉。实验证明,不愿真诚暴露自己的人,别人总会感到靠不住,彼此也就不能达到真挚的交流。

厚——交往中不仅要厚道、宽以待人,还要学会宽容。这不仅表现在对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而且还表现在当别人“亏”了自己的时候也能“以德报怨”,善良、宽容本身就是吸引人的力量,它能换来朋友的真心。

信——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以了解为基础。信任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是把交往对方当做朋友,肯向朋友交心;第二是相信朋友会把自己当做朋友,不猜疑他的言行;第三是朋友有了过失,不仅真正规劝,而且相信他能改正。

(3)互酬的原则

人际交往是满足需要的途径。交往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双方关系就会继续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率往往受到预期的报偿所支配,如果某一方只获取不给予,交往就会中断。因此,人际交往必须遵循互酬的原则。互酬性高,交往双方的关系就稳定、密切;互酬性低,交往双方关系就疏远。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关系,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重心理的互酬。大学生人际交往尤应如此。

2.培养积极交往的心理态度

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都是无法完全取代的,因此,对他人的独特性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是交往的心理基础。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来了最初交往中有效地表现自己的所谓SOLER技术。SOLER是词首字母拼写起来的一个专用术语。在这里,S表示“坐要面对别人”;O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社交场合运用SOLER技术,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和微笑;耐心做一名听者,鼓励人们谈论他们自己,并让他们在自我表现过程中感到自己重要,勇于改变自己许多不适当的自我表现,可以有效地增强别人对我们的好感,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并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4.学习交谈技术

人际关系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中有很多的技巧。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沟通,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技巧:

(1)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技巧

第一次见面给对方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往往是决定双方是否继续进行交往的关键(前面已述)。一般在首次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是对方的精神面貌,如长相、面部表情、身体的姿态、言语、行为表现、衣着服饰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构成人们的仪表吸引力。在人际交往中,应尽量使自己的仪表符合当时扮演的角色,即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人,伴以不同的表情、姿态、语调。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衣着要干净整洁,这是获得对方初步好感、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有效方法,也是成功交往的第一步。

(2)交谈的技巧

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可见交谈中同一句话由于语气、语调、面部表情和当时的情景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含义,交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而且取决于交谈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在与别人交谈过程中应掌握如下一些技巧:谈话时让对方先说,可以显示自己的谦逊,并借此机会观察对方;最好不要谈论对方的隐私或忌讳的话题;谈话中要显示自己的谦虚,让对方接受;谈话态度要坦诚;在适当时机可以说一些幽默的话,以活跃气氛;在几个人一起交谈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要注意平衡。此外,人际称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与感情的密切程度,人际称呼适当,使人们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下顺利地交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对长辈的称呼要表示出尊敬的感情,对同辈则要亲切友好。对很密切的朋友,面对面交往中可省略其姓,而对不太熟悉的人则应用全称,以免唐突或显得过分亲热。

在交谈中还应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交谈方式:经常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接对方的话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忽视对方的反应;不注意语言的条理性,语无伦次,让人疑惑不解;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让对方重复谈过的话题,或对别人的谈话表现出不耐烦;目光喜欢长时间盯着对方看,或审视对方,让对方感到不舒服;随便解释某种现象,妄下断语或不懂装懂,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不考虑交谈对象的反应,用词不当或声调异常,使人听不明白或感到不高兴;短话长说或长话短说,不考虑交谈的时间、主题、氛围和效果;单方面突然结束交谈,或强行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

(3)倾听的技巧

生活中学会倾听,是一项重要的交往艺术。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表现出对他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在倾听对方谈话时应掌握以下一些技巧:精神集中,专情专注,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不停地赞许性的点头、微笑、做手势,或不时用“哦”、“对”、“是这样”,以及重复一些你认为重要的话,表示你在注意倾听,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在交谈中如有疑问,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或针对性的问题,对方会感到你对他的话很重视,有“知己”的感觉;用自然、真诚表情来呼应对方的谈话,如对方说笑话时,你的笑声会增加他的兴致。

(4)非言语交往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A.Mehrabian)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它说明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为了增进自己的人际关系,应注意以下非言语交往技巧:

①服饰技巧。索菲亚·罗兰说过:“你的衣服技巧往往表明你是哪类人物,它们代表着你的个性。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不自觉地依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服饰展示着一个人的形象和风度,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你自己的服饰问题,服饰要整洁、得体,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形成自己的人格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