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投骰子前,很多人先将骰子放在手心,反复摩擦,目的就是希望能投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点数。在饭店吃饭,饭店快要打烊时,服务生也可能会走过来,边摩擦着手掌边问:“请问您还需要点什么吗?”此时,你可千万不要以为他很愿意为你服务,他的动作其实是在告诉你:我们该下班了,你该付给我一些小费了。他的这种摩拳擦掌的动作,就是在传达一种期待的心情。
在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老师在给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上课时,也会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促销手段。比如,在向顾客描述某种产品或接受某种服务时,最好能配合一些摩擦双手的动作。而且要注意的是,摩擦的速度一定要快,并且不能引发顾客的防卫心理。如果顾客在听了你的介绍后,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做出了快速摩擦手掌的动作,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希望可以看到一些让他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购买的欲望也很强烈。
一定程度上,摩拳擦掌的速度也能体现出当事人的一些心理变化。
比如你打算购买一辆车,当来到一家车行,向车行老板陈述完购车的一些要求后,如果车行老板一边快速地摩擦着手掌,一边说:“您真是运气好,我们这里刚好有一款您需要的车子。”车行老板做出的摩拳擦掌的手部动作,其实是想告诉你,你在这笔交易中会得到不少好处;相反,如果他的手掌摩擦得很慢的话,那么他可能就会有些闪烁其词,比如在隐瞒一些内容。这就会令我们有一种可能会上当的感觉,觉得自己在这笔买卖上会被“宰”。
此外,如果你在向上级汇报上级交付的工作,或者完成了答应朋友的事时,也可能会同时做出这种摩擦手掌的动作,那么此刻你传达出去的含义就是“我已经完成了任务”或“我没有让你感到失望”。
总而言之,这个手部动作所传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当然,任何动作所表达的含义都不能离开动作发生的背景,因为背景不同,动作所体现的含义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在寒冷的早晨,我们在车站等车时就会不停地摩擦双手,此时即使我们会与别人交谈,这一手势也不能体现什么特别的心理。此时我们只不过是感到有些冻手,借助摩擦来获取热量而已。
7.自我触摸的动作有时也会出卖你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小狗和小猫等小动物舔舐自己的身体,小孩子也会吮吸自己的拇指,就连成人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摸脸、托腮、摸下巴等。这些都属于触摸和自我触摸行为。小动物舔舐是身体本能的需要,小孩子吮吸则是心理的需要,而成人在感到不适时,也会高频率地使用自我触摸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因此,这些自我触摸的动作也体现着当事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
有时,小孩子在撒谎时就会用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嘴巴,试图让谎言不再从嘴巴里冒出来。而当不想听父母的训斥时,就会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阻止训斥声钻进耳朵。如果看到可怕的东西,就会用手遮住眼睛。当孩子逐渐长大后,这些手势动作也会变得越来越熟稔而不易觉察。于是,在试图掩饰自己的谎言时,我们就难免会习惯性地做一些下意识的手势。正是因为这些手势动作,其实也将我们慌乱的内心暴露于外,使得细心的他人通过这些动作猜测到我们的内心活动。
我们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和父母或不太熟的异性一起看电影或电视剧时,遇到男女主人公亲热的镜头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做出触摸眼睛或鼻子等部位的动作,并且期盼这个镜头尽快过去。这个触摸动作所传达的,其实就是我们企图阻止眼睛看见令人不愉快、不舒服或遭怀疑的事情,代表的意思就是“我很不安,我不想看!”
当年水门事件这个轰动全世界的丑闻发生后,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下台。当时,全世界的电视台都播放了这条新闻。在镜头中,尼克松一边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一边随手抚摸着自己的脸颊、下巴等部位。这些微妙的自我触摸,在水门事件爆发前的尼克松身上是不常见的。因此,尽管当时尼克松在镜头前表现得很镇静,但通过这些肢体动作,我们就更确信在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是脱不了干系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在某些方面也往往是怯懦的,尤其是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有错时,为了弥补内心的懦弱感,在许多场合就会用自我触摸身体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混乱感,自欺欺人地安慰着自己的内心,试图抚平内心难以言喻的焦虑感。毫无疑问,自我触摸动作频繁的人,内心也一定隐藏着许多不稳定的秘密。就算我们的控制能力再强,在他人看上去我们的表情依然会显得机械、呆板。
显然,肢体动作与我们的内心情绪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心中感到不安或心藏异样时,为了安慰自己的内心情绪,就会通过自我触摸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而为达到这种目的进行的下意识的自我触摸,反而将我们真实的内心活动出卖了,从而令我们的表现看起来更加不可信。因此,如果你打算借由这种自我触摸来掩饰自己的心情,也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8.双手插入口袋,表示你在拒绝别人
大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习惯,就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喜欢把手插入口袋中。事实上,这种手势通常会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更明确一点儿的含义就是表示“我拒绝跟你交谈”。
这种姿势多数会出现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属于一个很无礼的姿势。如果你在某些正式场合也使用这样的手势,会给人一种非常强势、缺乏涵养的感觉。这时,倘若你主动与对方交谈,或者向对方请教问题,你会发现对方根本不想答理你。即使迫不得已回答你,也是敷衍了事。之所以遭到这种待遇,就是因为你的手势破坏了你在对方眼中的印象,令对方感到你很傲慢、没有修养。
在一些专门的销售培训课上,老师们也会告诉推销员一些手势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比如当顾客将双手在插在口袋里看商品时,表示他此刻并没有购买的欲望,只是抱着一种看看的心态;而且,他也不希望推销员过于热情地推销,过于热情反而令他感到很烦。这时,推销员最好先询问一下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弄清对方需求后再进行推销。如果顾客只是说想看看,那么就告诉对方:“您需要的时候请随时叫我。”然后就不要再喋喋不休地烦扰对方了,否则只会自找没趣。
在英国戴安娜王妃去世后,媒体每次只要一逮住机会就采访威廉王子,而威廉王子几次都做出手插口袋的姿势。他的这个姿势其实就是在拒绝媒体:此时此刻,我不想发表意见,请结束这次谈话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常将手插入口袋中还给人一种不太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印象。也就是说,当对方与你讲话时,你的这个手势可能会被对方认为你此刻正在思索自己的事,而不是在听他说话。因此,这也给人一种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的感觉。如果你将双手插入兜内,而将大拇指露出来,那更会被人认为你过于傲慢,看不起人。
除了双手插入口袋会流露出一种拒绝的心理,将双手藏在身体后方也有类似的心理体现。比如在一些推销活动中,顾客的一举一动都会体现着购买欲望。如果顾客想购买某件东西时,他的双手通常都会暴露在推销员的视线之内。比如他一边听推销员的介绍,一边亮出自己的双手,那么就代表他的心里已经在逐渐同意推销员的观点了,并产生了购买的倾向。相反,如果他不太想买,只想找些理由拒绝推销人员,那么他就会将双手隐藏起来。这时,他的手势其实就在告诉推销人员:我不想购买,请不要再介绍了。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得知,与人交谈时将双手插入口袋内其实是不太礼貌的,在别人看来这就是一种拒绝的手势。所以,除非你真的想拒绝与对方交谈,不想卷入谈话当中,否则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手势,这容易引起他人对你的误解。
9.“抓耳挠腮”出卖了你的所思所想
在成语解释中,“抓耳挠腮”这个词语被解释为“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由此可见,这个动作通常表达出来的内心活动是焦虑、紧张、不安、慌乱的。
抓挠耳朵的手势,包括用手盖住耳朵、拉扯耳垂、摩擦耳廓后面,或将指尖深入耳道掏耳朵等。与触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抓挠耳朵的动作也意味着你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在他人看来,当你在做出这些手势时,你的内心一定是感到紧张和不够自信的。
“挠腮”这个手势,具体是指用食指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区域。通常人们在做这个手势时食指会抓挠五次。这个手势,体现了人们内心的困惑和不确定,相当于不太确定是否认同他人的意见,有些怀疑。尤其当所说的话与手势动作不一致时,更会体现出这种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在听完别人的谈话后,边抓挠脖子边说:“这个……我觉得你做得很对。”其实,你的心里此刻也许并不这么想,而是对对方的做法感到不理解,或者不认同,可又不好直接指出,便只好敷衍对方。但是,你的手势动作却出卖了你的真实想法,也许对方通过你的手部小动作就可以断定你正在撒谎。此时的手势动作一方面是因为你撒谎时感到不安,在神经的促使下做出的下意识动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潜意识里拒绝继续倾听对方的观点,因为你与对方的意见是相左的。
除了抓挠耳垂、耳廓、腮部、脖子等部位的动作,有时人们还可能下意识地做出拉扯衣领的动作。这是因为,人在撒谎时面部和颈部的神经组织会产生刺痒的感觉,而且因为怕对方怀疑自己的话,脖子也会因血压升高而不断冒汗,而摩擦或者用手抓挠就可消除这种不适感。所以,当人们面临疑惑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抓挠脖子或频频拉扯衣领的动作,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安和焦虑。
另外,当你在与别人交谈时,如果内心感到紧张、不耐烦或缺乏自信,还会做出一些诸如手里不停拨弄东西,或整理领带、摸头发、摸下巴等动作。这些凌乱的手势动作与抓挠耳朵、腮帮的动作体现着类似的心理活动,就是表示你此时感到很烦乱,表示不希望对方再继续说下去,而是想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同时,还可能表达你此刻很缺乏信心,很需要听到或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感到心安。因此,此刻即使你没有通过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想,对方也可能会通过你的动作读懂你的内心,从而相应地停止与你的交谈。
10.紧握双手或十指交叉时,内心活动的展露
紧握双手通常有三种姿势,一种是将双手举到脸部,然后紧握;一种是双臂放在桌子或膝盖上,用手肘支撑,然后握紧;一种是握紧后放在小腹部。虽然三种姿势都是紧握双手,但展示出来我们的心理活动却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双手放置位置的高低与我们的心理挫败感的强度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我们将双手抬得很高并握紧,那么别人此时与我们沟通时就会感到吃力,因为这时的我们给人的感觉是很强势,不容易接近;相反,如果双手放在身体下部并握紧,此时别人就感到与我们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因为此时我们看起来有些挫败,也开始愿意接受别人的看法。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皇室访问或出席公共活动时,最常见的手势就是双手握紧,然后优雅地放在膝盖上。因为是名人,所以人们通常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着自信和从容。其实并非如此,这种姿势体现出来的反而是拘谨、焦虑。谈判专家尼伦伯格和卡莱罗曾经对这种手势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在谈判中使用这个手势,那就说明他已经有了挫败感,心中的消极情绪已开始蔓延。所以,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话缺乏力度,或自己已经处于下风时,就可能会做出这种手势。而别人也可能会通过我们的手势变化,来猜测我们的心理活动。
十指交叉的手势一般有四种:一种是将十指交叉后盖在头顶;一种是将交叉的十指举到脸部,与额头平行;一种是十指交叉,将肘部放在桌子或膝盖上;还有一种也是将十指交叉后放在小腹部位。
十指交叉与紧握双手体现着相似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十指交叉体现的是一种拘谨、焦虑的心理感受,带有一定的否定、消极情绪。同时表明,十指交叉后放置的部位越高,说明此时我们内心的挫败感越强烈。随着十指交叉位置的提高,别人与我们交流的难度也会增大。而当我们将交叉的十指放在头顶时,几乎已经听不进别人的谈话了。此时,我们的焦虑和消极心理已经达到了顶点。
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新闻发言人在发言时就会将双手的十指交叉,然后平放在桌面上。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是心平气和的,表明自己很自信,但有时也并非如此,它也可能代表着一种内心不安的情绪,表示他在掩饰自己的消极态度。
由此可知,手势动作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情绪变化影响到正常的商务交流或谈判,那么最好不要做出这种十指交叉并且位置不断提高的手势,因为这会让对方感到你在建立心理防御,不希望谈判正常进行下去,这对商务活动显然是不利的。
11.恰当的握手方式,体现你的人格修养
握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社交礼仪。
在双方握手后,我们会从对方的握手方式中获得对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而对方也一样,在握手后会在潜意识中对我们作出相应的评价,比如,是否感到我们会对他造成压力,我们正在试图控制他;或我们是否是个好欺负的人,他想控制我们;或我们与他势均力敌,他觉得与我们交往很舒服。
也许你觉得握手只是一种礼仪行为,而事实上,几乎每个人在握手时都会在潜意识中对对方作出评判,并会通过这一动作猜测对方的心理活动。所以,掌握恰当的握手方式不仅对人际交往非常有用,而且还能体现出我们的个人能力和人格修养。
那么,怎样的握手方式才是恰当的呢?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就如同“什么样的衣服好看”一样。恰当的握手方式需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来判断,就像不同的场合我们要选择不同的衣服一样。
如果你希望握手之后的气氛更加融洽,那么在握手时就应该尽量保证双方的手掌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与对方施加的力量一致,然后轻轻地摇动4~6下。如果要表达你见到对方的兴奋、喜悦之情,也可以用两只手握住对方,并稍稍增强力度,以示对对方的重视。这会给人一种热情、真诚、重视对方的感觉,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