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包括手太阴、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但从太阴篇来看,主要是论述足太阴脾的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证大多已在太阳病篇论述。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之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人腹,属脾络胃。由于经络相互络属的关系,使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阳,主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脾胃各项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精四布,五脏得荣。若脾胃虚弱,或被邪气所犯,以致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寒湿内停,升降失常则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的成因有三:一是六淫之邪主要是寒湿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或七情中的忧思伤脾,或饮食劳倦所伤,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而自病;亦可因脾胃素虚,复被邪气所犯而发病。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从而转为太阴病。
一、原著精读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①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②。
【词解】
①自利:不因攻下而出现大便稀溏甚或夹有黏冻的证候。
②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释义】太阴虚寒证诊断要点及误下后变证。
太阴虚寒证是脾阳不足,寒湿内蕴所致。因脾主运化,脾阳不足,阳虚生寒,水谷失运,易见寒湿停滞、阻碍中焦气机之证,因见腹部胀满之象。脾与胃互为表里,太阴脾病,水谷不化,浊气内阻,上逆于胃,则见吐而食不下之证。脾阳不足,清气不升反而下流,病人虽食不下却反见下利甚剧之象,由于此下利非因外邪及攻下造成,故称自利。脾阳不足,温煦无力,太阴脾络拘挛不畅,故见腹痛;阳气稍振则太阴脾络拘挛可暂得缓解,是以腹痛呈时作时缓之象。
腹满、腹痛、食不下等证,既可见于太阴虚寒证,也可见于阳明热实证。脾虚寒证的腹满以胀满时减为特征,即“腹满时减,复如故”,且喜得温按,腹满痛也不因利下而减轻。阳明结实的腹满痛,一般无明显减缓之时,即或稍减亦程度轻微,即“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且满痛拒按,即使是利下的“热结旁流”、泻下臭秽粪水,而其满痛亦不因此而得除。阳明结实的腹满痛为邪实有余,太阴脾虚寒证的腹满痛为正虚不足。虚寒证误用攻下,则正气愈虚,寒湿愈甚,易发生寒凝气结的胸下(胃脘部)结硬。
【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①而长者,为欲愈。
【词解】①阳微阴涩:脉象浮取微,沉取见涩。阴阳,此处指诊脉时的沉取与浮取。
【释义】太阴中风的证候特征及欲愈的判断标准。
脾主肌肉、四肢,脾阳气不足,防御力量下降,易见外邪侵犯四末之证。所以称其为太阴中风而非太阳中风,是由于病证出现在四末,而四末为脾所主之故。
既是外邪侵袭,何以不见周身疼痛、恶寒发热?原因在于一则邪少且部位局限,二则太阴阳气本已不足,正气与邪气相争力微,故病人仅见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等象。
太阴中风是本虚基础上外邪侵袭之证,因其阳气本虚,邪犯亦少,故脉浮取微弱,沉取见涩,脉由微涩转为长是脾气有恢复之机,正气有驱邪外出之象,故为欲愈之候。所谓“长则气治”是也。
与太阳中风证不同处在于:该证病位在四末故见四肢烦疼,太阳中风证病位遍及周身体表,故见全身疼痛;此外,太阳中风证正气不虚,故与邪相争剧烈而恶寒发热明显,本证正气内虚无力与邪争故仅见四肢疼烦。
本证与“太阳病篇”桂枝加芍药生姜各1两人参3两新加汤证皆为内虚夹外邪伤犯,但一则病位迥异,二则里虚性质亦不同。本证属太阴阳气不足夹有外邪侵犯,其阳虚较轻;桂枝新加汤证则是气营两伤夹表邪不去。
此外,本证与前述桂枝人参汤证虽皆为中虚兼外邪侵袭,而证候性质却有较大差异。本证因中虚较轻,未见下利、心下硬满等证,其邪犯少且部位仅限于四肢故见四肢疼烦;桂枝人参汤证中阳虚程度较重,因见下利、心下硬满等里证,其外邪所犯部位在太阳肌表,故见全身疼痛、发热恶寒等表象。
【原文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①。
【词解】①从亥至丑上;相当于晚间21时至次日3时。
【释义】太阴病欲解的时辰。
太阴病是脾阳气不足的虚寒证。亥、子、丑相当于21时至次日凌晨3时之间,此为自然界阴极阳生之时,已虚之脾阳得自然界阳气之助可渐得振奋,故为太阴病欲解之时。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释义】太阴病兼表证的证治。
太阴病本是脾虚证,今“脉浮”明显,是外感表邪,且脾虚不甚,故“可发汗”。但不能用峻汗剂麻黄汤,而只能用桂枝汤,因桂枝汤既可外和营卫以祛风解肌,又能内调脾胃以治中焦,对中气虚不甚而夹有表邪者颇为相宜。
【辨治要点】
主症:原有太阴病,复感外邪,脉浮,恶寒,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成因:素体脾阳不足,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①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②。
【词解】
①脏有寒:即太阴脾脏虚寒。
②四逆辈:指四逆汤一类方药,包括理中汤在内。
【释义】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证的主证、病机及治则。
本证性质属太阴虚寒,下利、口不渴是太阴阳虚证的特征表现。当有腹满时痛,喜得温按,舌淡胖有齿印苔薄腻,脉浮缓无力等。阳虚则生内寒,水湿不化,治疗当予兼顾。“当温之”是基本治疗原则,宜在温阳健脾的同时,兼以祛寒燥湿。文中提出“宜服四逆辈”,而未出具体方剂,意在根据病情轻重,灵活选方。如中虚尚轻者可用理中汤,中虚兼命门火衰者,则宜用四逆汤等。
【辨治要点】
主症:自利不渴,同时伴有太阴病提纲中的症候。
成因: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四逆辈(轻者用理中汤,中虚兼命门火衰者用四逆汤)。
【原文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①;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②,腐秽③当去故也。
【词解】
①系在太阴:即病已转入太阴。
②脾家实:脾阳恢复。“实”非邪实。
③腐秽:腐败秽浊之物,此处指肠中停留时间较久的大便。
【释义】太阴虚寒证的两种不同转归及其机制。
感受寒凉后,脉浮而缓,且手足自温,是病已转入太阴。本证颇似太阳中风,但并未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并见,故非太阳表证。“脉浮而缓”是“舒缓不急”之意,乃脾虚不足、寒湿失运之象。阳虚则生寒,一般应见畏寒手足不温之证,由于太阴脾主肌肉四肢,其阳气虽虚,但不似少阴阳虚那样严重,其已虚之阳仍能温煦所主之四肢,故手足自温。
太阴脾阳气不足,寒湿内阻,水谷不化,水湿停滞,阻遏日久,土壅木郁,胆汁失其常道而外溢,因见发黄之证;由于其主因在于湿邪壅遏,故发黄前多见小便不利。如果小便通利,湿邪得以外泄,则一般不会发黄。太阴发黄源于阳虚寒湿困遏,故黄色晦暗,自利,口不渴,舌淡胖,苔白腻,应属于阴黄范畴。
本证发黄应与前述阳明湿热发黄区分,根据黄色晦明、发热有无、口苦口淡、舌质红淡、苔黄腻白腻等常可作出鉴别。
本证与前述阳明寒湿发黄因同属阴黄,较易混淆。胃失和降,以呕吐为主者,属阳明寒湿发黄。脾气不升,以下利为主者,属太阴寒湿发黄。
太阴病,得到正确治疗,或因机体正气自然恢复,疾病有转愈之机。
太阴脾虚寒证病人,出现心烦且下利次数增多,甚则一天十余次者,有可能是脾阳渐复,有能力驱除腐败秽浊之气外出的佳兆,即所谓“脾家实”。当腐败秽浊之物被排出后,病人下利将自行停止。
脾阳恢复的心烦下利,虽下利日十余行,但病人精神较振奋,手足亦温,苔腻渐化,脉转和缓,下利症状在短期内即自动消失。
如果下利不止,病情加重,精神逐渐萎靡,手足逆冷,苔腻不化,脉来微细,或虽利止而诸证不减,且伴皮肤干瘪,眼眶凹陷,脉来见芤等,则已转为少阴虚寒重证,应按少阴病论治。
【辨治要点】
主症:身目为黄,黄色晦暗无泽,伴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成因: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湿中阻。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除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理中汤加茵陈蒿)、茵陈四逆汤(四逆汤加茵陈蒿)、茵陈术附汤(术附汤加茵陈蒿)。
【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太阴气滞络瘀证证治。
太阳病,当用辛散解表之法,误用攻下,则表邪内陷。
误下伤脾,邪陷入里,土壅则木郁,终则形成太阴气滞络瘀之证。气滞不畅,络脉瘀滞,不通则痛,因见腹部胀满不舒,疼痛阵作之证;若证情较重,则病人可见“大实痛”之候。与“腹满时痛”相较,“大实痛”是疼痛程度较重,无有休止,气滞络瘀的程度也较为严重。
桂枝加芍药汤在桂枝汤基础上倍用芍药,变祛风解肌、调和营卫之剂为辛温宣通、缓肝舒挛、通络止痛之用。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温通和脾;芍药、甘草酸收,缓肝之急,芍药兼能通络行痹止痛;生姜、大枣和胃益脾,奠安中焦,并能防肝木之乘,适用于脾滞土壅而肝木乘之的腹满时痛证。
桂枝加大黄汤是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加大黄是用于“大实痛”之证,而究其证候本质,实际仍属脾土壅实、肝木乘犯、气滞络瘀之证,只是由于土壅殊甚,故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复加大黄,意在增强其通络止痛之力;同时,由于大黄兼可入于胃肠,使腑气通畅,则脾土壅滞易解。
【辨治要点】
1.腹满时痛
主症:腹满时痛。
成因:脾伤气滞络瘀。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
2.大实痛
【辨治要点】
主症:大实痛,即腹痛剧烈,或伴便秘。
成因: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再加大黄)。
【原文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①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药二沸。
【词解】①行:此处是使用的意思。
【释义】太阴气滞络瘀证并见脾气虚弱时的治疗方法。
太阴气滞络瘀,腹满时痛,或“大实痛”,大便不甚通利,是气机阻滞、肠道传导异常之故,非阳明内实之候。中虚虽轻,但大便溏薄,如果必须使用通经活血的大黄、芍药等,用量不宜太大,因苦寒酸柔之品有碍脾气升清,过量则致脾虚更甚。告之以“胃气弱,易动”之变,需要预防。通过适当减少大黄、芍药等苦寒、酸柔之品的份量,可达到既通阳活血又不碍脾气的治疗结果。
二、小结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概括了太阴病的基本特点,作为整个太阴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阴病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理机制。太阴病亦分为太阴病本证和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本证即太阴病提纲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且自利不渴为基本表现。太阴病兼变证主要有太阴兼表证、太阴兼腹痛证以及寒湿发黄证等。
太阴病的治疗,张仲景提出“当温之”的治疗大法,即太阴病本证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用理中丸、四逆汤一类方剂。太阴病兼变证中,若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者,宜调和营卫,用桂枝汤;若兼腹痛,宜通阳益脾、活络止痛,用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则化瘀通络,用桂枝加大黄汤;属于寒湿发黄者则“于寒湿中求之”,即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太阴病的预后,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阳复而愈。太阴病为脾虚寒湿内盛证,故脾阳恢复,其病则愈。二是脏邪还腑,里病达外。又由于太阴与阳明同属中州,相为表里,经脉相互络属,故病情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过用清下,则病可及于太阴;而太阴病过用温燥,或寒湿久郁化热,亦可由太阴而转出阳明,即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义。三是病邪内传。若太阴病日久,脾阳虚衰益甚,病邪又可转入少阴或厥阴。而厥阴、少阴之虚寒证,往往伴有脾阳虚衰之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阴病的传变关系。因此,一般认为太阴为三阴之首,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