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属于胃肠之病。阳明多气多血,邪热伤于阳明,有在气分与血分之异。阳明燥热甚者,是为气分证,并有胃腑热盛与肠腑燥结的差别,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即是。邪热伤及血分者,是为血分证,并有瘀血与便脓血的不同,如上条和本条所述。
【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释义】寒湿发黄的治禁与治则。
本证见“身目为黄”,故属黄疸。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分。阳黄是湿热发黄,属实证;阴黄的性质与湿热发黄不同,是寒湿发黄,多属于本虚而标实。湿热内蕴,热不得越,湿不得泄,则可发阳黄。若得汗出,则可使湿热泄越,而不能发黄。今“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是为寒湿发黄。伤寒发汗,若治疗得法,其病当愈。今汗后身目发黄,以汗不如法,损伤中阳,脾胃不健,以致寒湿内生。或素来中阳不旺,汗后外邪陷入太阴,亦成寒湿之患。寒湿虽生于中焦,然郁而不化,亦能阻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因而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布散全身,则为发黄,故云“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阳黄与阴黄虽均为湿邪,但阳黄为胃腑有热,湿与热合,阴黄为脾脏有寒,湿与寒合,病机不同,治法迥异。阳黄即湿热发黄,为阳明有热,其治可下;阴黄即寒湿发黄,为太阴脾寒,不能使用攻下之法,而应当温中散寒除湿,即所谓“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论中未提及具体治法方药,可考虑选用茵陈五苓散或茵陈术附汤等以温中散寒祛湿。若中阳虚明显者,也可选用理中汤加茵陈;若肾阳虚较甚者,则可选用四逆汤加茵陈。
“以为不可下也”是引申治法禁例。盖寒湿中阻,脾阳虚馁,木失条达,气机不畅,也可致腹满,但“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者大异。临证之际,但察得寒湿之象,则腹满属太阴,切忌攻下,恐苦寒药物,更伤中阳。寒湿发黄不仅禁用寒下,即汗、吐、清等法也均在禁例。
本条侧重于论述寒湿发黄的病因病机,而其证候叙述甚简。从其病机推断,并根据临床所见,寒湿发黄一般多伴有脾虚寒湿之证,如畏寒、肢冷、不烦不渴,口中和,舌胖而淡嫩,脉沉迟无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等。其黄疸颜色则晦暗不泽,多不发热,这与阳黄发热、黄疸颜色鲜明(如橘子色)等明显不同。
【辨治要点】
主症:身黄(目黄、身黄),黄色晦暗,无汗,小便不利色黄,腹满时减,脉迟或迟弱。
成因:寒湿内蕴,中阳不足,肝胆失疏。
治法:温中散寒利湿。
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末、五苓散),或茵陈理中汤(理中汤加茵陈蒿)。
【原文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释义】补述湿热发黄证治。
本条补述湿热发黄的证治,应与236条合参。236条讨论了病因病机和部分临床表现,本条又补述其典型症状。阳明发黄,身黄如橘子色者,是黄色鲜明而润泽,这也反映了热甚于湿的特点。再与236条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等联系起来,则知其邪无去路,乃湿热胶结之象。湿热郁结在里,肠胃之气壅滞不利,故腹微满,或可见大便秘结不爽等证。“腹微满”与236条“热结在里”遥相呼应。彼言热邪内郁之机,此言热邪内郁之象。以热邪郁结在里,气滞不通,故腹满。此皆湿热壅滞于中而影响肝胆疏泄所致,故治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泻实以退黄除满。
【原文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①汤主之。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蘖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①蘖皮:即黄檗,也作黄柏。
【释义】湿热郁滞三焦发黄证治。
本条亦为湿热发黄证,属之阳黄,仍有身、目、小便俱黄,黄色鲜明等特征。病机为湿热蕴结,郁滞三焦,肝胆受其熏蒸,胆热溢泄,以致发黄。因而无汗、小便不利是其必有证候。发热乃湿热内盛之征。以方测证,本条用栀子柏皮汤,均为寒凉之品,有清利三焦湿热以退黄的作用,故应有心烦、懊、口渴、苔黄、脉濡数或滑数等症状。
本证与茵陈蒿汤证的差别在于瘀热不重,亦无腹满、便秘等症,故不以大黄通下瘀热,而以栀子、黄柏清热利湿。
本方苦甘合剂,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其中栀子苦寒质轻,清利之中又有宣透作用,可清泄三焦之火,并通利三焦水道,开湿热壅结,还可除烦热。黄柏苦寒趋下,清热利湿燥湿。甘草和中,并制栀子、黄柏苦寒伤胃之弊。栀子偏于清上焦,泻心火;黄柏偏于清下焦,泻相火;甘草奠中,以缓苦寒之性,不使寒凉之药损伤脾胃。三药相伍,用于正气偏弱、阴中有伏热而黄疸日久不退的,最为合机。
【辨治要点】
主症:身黄(目黄、身黄、小便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小便不利。
成因:湿热相合,熏蒸肝胆。
治法:清泄湿热退黄。
方药:栀子柏皮汤(肥栀子、甘草、黄柏)。
【原文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①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也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②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月艮尽。
【词解】
①连轺:赵刻本《伤寒论》连轺下,有“连翘根是”四字,现代均以连翘代替。
②潦水:即地面流动之雨水。李时珍注:“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潘雨为潦。”韩退之注:“横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
【释义】湿热发黄兼表证治。
“伤寒,瘀热在里”,即外有风寒束表、内有湿热蕴郁。表邪不解,使湿热之邪难以外越;湿热内蕴,又阻碍表邪之外散。从而形成了表气闭郁而湿热内蕴的发黄证候。“身必黄”是“瘀热在里”而熏蒸于外的必然结果。表邪不解,应见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身痒等,湿热在里,心烦、懊、小便不利等也在所必见。本证当治以宣散表邪、清利湿热,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本条与236条都有“瘀热在里”,但二者同中有异。所同者均属内有湿热熏蒸而发黄,湿热无宣泄之路,则无汗而小便不利。所异者,彼证“瘀热在里”是湿热闭结,腑气壅滞,故腹满而大便秘结。此证之“瘀热在里”,惟湿热郁蒸而已,并无腑气壅滞,故无腹满、大便亦不秘结。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麻黄、杏仁、生姜,宣散表邪,以解阳郁之热,兼宣肺利水湿之气。连轺即连翘根,亦可用连翘代替,可清热透邪。生梓白皮苦寒,亦能清热利湿。赤小豆清热利湿,兼以活血,善治瘀热。甘草、大枣和中健脾,配于此方中,一则可行津液以资汗源,一则可和脾胃而助运化,能顾后天之本。潦水即地上所积雨水,古人称为“无根之水”,因其无根味薄,故不助湿气。
本方外能祛风散寒疏表,内能清热利湿解毒,开鬼门、洁净腑,兼而有之,因此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发黄而表邪不解者,效果甚好。现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初起,多能取效。同时还可治疗湿热蕴郁所致的其他疾患,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证。方中麻黄、生姜等辛温之品,不宜久用,待表证一解,即应去之。生梓白皮一般药店不备,若无此药,可用桑白皮代之,或茵陈蒿、车前草、椿根皮等代之亦可。
【辨治要点】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色黄。
成因: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兼风寒束表。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杏仁、生梓白皮、生姜、甘草、大枣)。
以上介绍了阳明湿热发黄的3种证治,即湿热郁结于里,见内实腹满、不大便者,用茵陈蒿汤;湿热郁结而外邪未散,兼见恶寒发热、身疼或身痒等表证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湿热郁阻三焦,见身黄、发热,而无腑气壅滞,亦无表证者,用栀子柏皮汤。
二、小结
由于阳明多气多血、喜润恶燥、以降为顺,且阳气昌盛,所以一旦感邪发病,每易导致胃肠功能失常,邪从燥化,是以《素问·阳明脉解篇》说:“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柯韵伯则谓“阳明为成温之薮”。邪入阳明,邪正相争剧烈,故多表现为邪盛正实,这是阳明为病的主要特征,故其病变性质多为里热实证。
阳明病的病机以燥热内盛为主,《伤寒论》中以“胃家实”三字作为提纲,即是对此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它既包含无形邪热,也包括有形热结。前者为胃热津伤,多见烦渴引饮;后者为肠燥热结,多见腹满便秘。如果外感湿热之邪,或内伤饮食,酿生湿热,熏蒸于内,则可形成发黄证;如热入营血,灼伤血络,则又可能出现衄血;如邪热与瘀血相搏结,还可形成蓄血的证候。阳明病也有虚寒证,多因患者素体阳虚,复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或过用苦寒之品等,损伤中阳,以致寒从内生,形成虚寒证候。如其中所云“中寒”、“痼瘕”以及吴茱萸汤证的“呕”、“哕”等,均属阳明、虚寒类型。
阳明病以热、实证为主,治则总以祛邪为要,故清、下二法为主要治法。阳明病热证治用清法。如邪热炽盛,充斥表里,则宜清热生津,如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之属;若邪热郁于胸膈,则宜清宣郁热,如栀子豉汤之类;若因邪热伤阴、水气不利者,则宜清热滋阴利水,如猪苓汤。阳明病实证以下法为正治。腑实盛者,如三承气汤类;邪热不甚而以津伤肠燥为主者,则宜用润下之剂,如麻子仁丸;若因津液内竭而燥屎内结者,则须于自欲大便之时用蜜煎或大猪胆汁等导而通之。对于阳明病寒证,则宜用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之法,如吴茱萸汤即是。阳明病变证,若湿热熏蒸发黄,则宜用清热利湿之法,如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之属;若寒湿发黄,则“于寒湿中求之”,自当以用温化寒湿之法为是。若热入血分而致衄血者,张仲景虽未出方,但清热凉血之法自不待言,诚如叶天士所谓“人血犹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若热与血结而成蓄血证者,则宜以抵当汤破血逐瘀。总之,阳明病的主要治法是以清下热实为主,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做到“保胃气,存津液”。由于燥热成实是阳明病的本质,燥热之邪最易伤阴耗液,故不可妄用发汗与利小便之法。
其中“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揭示阳明热、实之邪,不再传入他经,以清、下二法论治。阳明与太阴同属中土,中土热实证多为阳明病,中土虚寒证多为太阴病,阳明病过用清下,损伤脾阳脾气,病可转为太阴;若太阴病湿去邪留,邪从燥化,则又可外出阳明,故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本篇从种种不同侧面提示阳明病的证候特征及其治法。例如邪热炽盛而热势散漫者,宜用清法;肠腑未成实证,不得攻下;热结不甚或兼有正气不足者,只宜缓下或和下;若肠腑燥屎已成,证重势急,或燥热灼伤真阴,又当施以急下存阴;若体虚脉弱,或阳明实证尚难确诊时,又需要先用小剂量小承气汤试探等。所有这些,都为正确掌握通里攻下提供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