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美女穴位健身经
47336600000006

第6章 穴位按摩科学瘦身(1)

你的体重正常吗

体重指数(BMI)是测量体重是否标准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只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就能够随时判断体重是否正常,也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全身性肥胖的“潜质”。体重指数也是医学界建议民众控制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可以作为塑身之前的参考数据。体重指数的计算并不复杂,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力。

①BMI=18.6~24.9,体重在正常范围,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当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此范围内。

②BMI=25~30,体重超重,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亚健康反应,想拥有健美体形的女性可要再加把劲了。

③BMI>0,属于轻度肥胖,在外观上一般不易判断,通常多余的脂肪会在腹部、大腿部位出现堆积。

④BMI>35,属于中度肥胖,腹腔、胸壁以及心脏周围有大量脂肪堆积,对心肺功能、呼吸运动以及血液循环影响较大。

⑤BMI>40,属于重度、极度肥胖,重度肥胖常有乏力、头晕、多汗及气促,并易发生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及糖尿病;极度肥胖可引起低换气综合征,甚至可囚慢性肺心病而发展至心力哀竭。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了,假如你的体重是60千克,身高是168厘米(即1.68米),那么体重指数就是60/1.682,BMI=21.26,体重属于正常范围。

胃热痰壅型肥胖者的按摩

【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饥饿,食量大,吸收极佳,爱吃冰冷食品。

【原因】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火旺盛致使食欲强烈,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使体内脂肪囤积造成的。通常情况下,饮食过于油腻、工作压力大、情绪亢奋都会造成胃火旺盛、产热过多,造成便秘等排泄不畅症状以及食欲大增;如果意志力不够坚定,还会养成暴饮暴食的“恶习”。过食甘肥食物会使膏脂内蓄,凝集于体内,“湿从内生,留于孔窍,横溢肌肤”,从而使人体臃肿肥胖。

【解决方法】想要塑身首先应当清热,只有先将体内的“无名火”扑灭,才能够抑制旺盛的食欲,减少肠胃负担,使身体新陈代谢恢复正常。此外,消除胃火还可以防治大便秘结,减少肠道对油脂的吸收,并将多余的营养排出体外。

1.消除胃热的按摩

【病因】

(1)造成胃热主要与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有关,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助火生热,热邪犯胃会使胃脘灼热,产生胃热。

(2)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易发怒、思虑过重等原因造成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敛使脾胃失调、气郁化火,同样会使胃火上升。

【自我判断】胃脘部灼痛、胃部泛酸、口干口渴、口中有异味。

在知道自己肥胖的原囚之后,不妨针对自己的症状选择按摩方法,从内而外调理身体,最终获得苗条健美的身体。

按摩方法

【功效】清除胃火,滋养肾脾,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实火肥胖。

【取穴】足三里穴、解溪穴、内庭穴、中脘穴、心俞穴、脾俞穴、胃俞穴。

(1)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2)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3)内庭穴:位丁足底第2、第3跖趾关节下方的凹陷处。

(4)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5)心俞穴:位于背部正叶1线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6)脾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7)胃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坐在椅了上,找到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用拇指垂直按在该处穴位,有节奏地按压5分钟,然后按压解溪穴和内庭穴各5分钟,以穴位出现酸胀感为宜。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的按摩,每日2~3次。

(2)步骤二: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将示指和中指并拢,点按中脘穴1分钟后再按揉1分钟,然后用掌根大鱼际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各3分钟。按摩完毕后,被按摩者翻身俯卧在床上,按摩者用双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拿捏被按摩者背部心俞穴、脾俞穴、胃俞穴处的肌肉,并重点在这些穴位点揉2分钟。最后用手掌直擦脊柱及脊柱两侧处的肌肉3~5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2.促进肠道蠕动的按摩

【症因】

(1)缺乏维生素B1会造成神经失调,消化液分泌不良,致使肠胃蠕动无力。

(2)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仅降低肠胃蠕动功能,还使得肠胃功能紊乱,使内脏脂肪聚集,从而引起肥胖。

(3)内分泌失调使胃火旺盛,火向下“传动”后,会造成肠胃蠕动障碍。

(4)长期坐姿不正确、缺少运动,会阻碍肠道“运动”,缺少运动的肠道逐渐松懈下来,失去了活动的“干劲”。

【自我判断】经常便秘,且常有腹胀、腹痛、打嗝、恶心等不适感。

促进肠道蠕动不仅能够使排便通畅,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肪、废物通过排泄的方式“清”出体外,避免将过多营养全部吸收。按摩腹部以及相关穴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让你的肠道活力十足。

按摩方法

方法一

【功效】缓解便秘、胃肠蠕动障碍等不适,改善易胖体质。

【取穴】便秘点、大肠俞穴、中极穴、大巨穴、合谷穴、神门穴、支沟穴。

(1)便秘点:位于背部肋骨最下方脊椎骨正中线,左右旁开四指处。

(2)大肠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3)中极穴: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直线连线的1/3处。

(4)大巨穴:位于下腹部脐部与耻骨直线连线的3/4处,左右旁开三指宽。

(5)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笫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6)神门穴: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7)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双腿屈曲并且抬高,双手抓住脚踝。保持这个①便秘点大肠俞穴便秘点大肠俞穴姿势,呼气之后,深深吸一口气,同时抬高上身,头部尽量向后仰。保持这个姿势,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找到背部肋骨处附近的便秘点,用指腹轻轻按乐5分钟,被按摩者在按摩的时候配合扭动腰部。便秘点按摩完毕后,按摩者再用拇指点揉大肠俞穴2分钟。

(2)步骤二:被按摩者翻身平躺于床上,双脚腿分开与臀部同宽,从尾椎开始慢慢抬高脊椎,双脚向臀部靠近,帮助抬高臀部。保持这个姿势,按摩者用膝盖托住被按摩者的臀部,然后用将示指、中指以及环指并拢,略用力按压被按摩者的中极穴和大巨穴5分钟,以穴位处稍感疼痛为宜。待被按摩者将双腿放回床上之后,按摩者用拇指和示指稍加用力,按压合谷穴、神门穴和支沟穴,每个穴位各按压2分钟即可。

方法二

【功效】促进排便,提高肠胃动力,防止肠道堵塞造成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全身性肥胖。

【取位】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部,呈乙字弯曲,上接降结肠,向下进入盆腔与直肠相接处。

(1)步骤一:在去卫生间方便之前,不妨先进行腹式呼吸,即闭上嘴唇用鼻子深吸气,此时腹部尽量鼓起一直到极限为止,接着用鼻子缓缓呼气,呼气的同时尽量收缩腹部,仿佛前腹能够贴在后脊背上为止。

温馨提示

注意,呼气的时间应当比吸气的时间长,比例为2:1,即吸气用了5秒,呼气的时间应当在10秒。

比外,腹部一定要配合呼吸进行,可以将手放在腹部,用限睛观察腹部是否鼓起、收缩。

(2)步骤二:身体略微向前倾,双手掌心相叠置于脐之上,稍用力顺时针抚摩15秒,然后从上向下推压10~15次,抚摩与推压的同时注意保持腹式呼吸。推压完毕后,用双手拇指的指腹在乙状结肠附近按压3~5分钟。最后握空拳,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轻轻叩击腹部,单方向击打3次,然后换另一只侧,重复相同按摩手法。

3.促进新陈代谢的按摩

【症因】

(1)新陈代谢缓慢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但蛋白质摄入不足,没有为肌肉合成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使脂肪囤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2)运动不足往往会造成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热量消耗过慢,使体内多余废物又少了一条可以“排泄”的途径。体内废物积攒过多,影响新陈代谢的速度,形成肥胖。

(3)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机体分解糖类的能力减弱,当身体出现疲倦时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一日活动。当身体长期处于疲倦状态而无法得到补充时,新陈代谢的能力自然就会降低。

【自我判断】喝凉水也会发胖,有时出现水肿,容易浑身无力,且肢体易疲倦。

如果平日进食过多,但新陈代谢缓慢,就会使膏脂凝集于体内从而形成肥胖,冈此胃热痰壅型月巴胖者应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以保让“输出大于输入”,不让身体成为脂肪的仓库。

按摩方法

方法一

【功效】调节肝腑功能,激发经络之气,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有助塑身。

【取位】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足底肾上腺反射区、足底脾脏反射区、足底甲状腺反射区、足底食管反射区。

(1)甲状腺:位于颈部甲状软骨的两侧。

(2)胸腺:位于胸骨上端,左右两肺之间紧靠心脏处。

(3)肾上腺:位于人体腰眼处,即胯骨上方一横拳处。

(4)足底肾上腺反射区:位于脚掌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下方,右肾上腺反射区在左脚,左肾上腺反射区在右脚。

(5)足底脾脏反射区:位于左足心脏反射区之下,即在左足掌第4跖骨与第5跖骨下方。

(6)足底甲状腺反射区:位于足底内缘第1趾骨与第1趾关节处。

(7)足底食管反射区:位于双足足背第1、第2跖趾关节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将双手相互摩擦发热,然后分别按摩颈部两侧的甲状腺腺体位置36次,当手掌温度降低后可反复擦热、按摩。按摩完毕后,用右掌从胸部正中左侧腋下推擦,手掌返回时带动胸部的肌肉以及皮下组织,如此反复推20次,换左掌从胸部推向右侧腋下,手掌返回时带动胸部的肌肉以及皮下组织,反复推20次。推擦至皮肤发红、发热后,单手握空拳,稍用力在胸腺部位上下搓按,每次2~3分钟,直到该处皮肤略微发红、发热即可。

(2)步骤二:将双手掌根擦热,用掌根反复旋转揉搓腰眼处的。肾上腺,先左侧后右侧,两侧交替按摩30~50次。按摩完毕后,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一手持其脚,另一手握空拳,示指弯曲后用第一指问关节作为施力点,按揉双足的肾上腺反射区和左足的脾脏反射区各3分钟,然后将拇指固定在被按摩者的足底,示指弯曲呈镰刀状,用示指侧缘施力进行刮压按摩甲状腺反射区和食管反射区各3分钟。

方法二

【功效】调节周围神经,促进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对身体失调引起肥胖有较好的疗效。

【取穴】百会穴、太阳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绝骨穴、俞府穴。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尖之上连线的中点。

(2)太阳穴:化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3)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4)足三里穴:何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5)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6)绝骨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跺尖上3寸(腓骨前缘)。

(7)俞府穴:位于上胸部正中线左右旁开三指宽,锁骨之上。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平躺在床上,用双手拇指在前额按照纵横的方向分推30~50次,再将手指微屈并自然张开,用指腹轻轻叩击头部3~5分钟,然后再用拇指按揉百会穴、太阳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各1分钟。

(2)步骤二:用双手拇指的指腹按揉小腿内侧的三阴交穴1~3分钟,然后点揉并弹拨绝骨穴1分钟。将双手拇指置于俞府穴,其余四指握住肋骨两侧,拇指沿着第一肋骨的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两侧腋下,依次向下推,一直按摩至剑突部化。最后将手掌搓热后置于肋下,双手同时向下擦至骶部30~50次。

温馨提示

适当按摩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将体内的乳酸、毒素等废物排出体外,改善易胖体质。此外,还可以减少肌肉酸痛与沉重感,对于恢复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大有稗益。

4.抑制食欲的按摩

【症因】

(1)食欲旺盛分单纯生理性和生理变异性两种。生理变异性食欲旺盛是指身体患有某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由于体内蛋白质、糖和脂肪大量被消耗或者得不到分解和吸收,缺乏能量,患者因此会时常感到饥饿,为了补充大量的热能以及消除饥饿感就需要不断进食。

(2)神经性多食症多为器质性病变,它主要是由于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发生异常,导致的食欲旺盛、饮食反常。

(3)在饮酒之后,会使人胃口大开,从而让人无法抵挡高脂肪、高热量美食的诱惑。酒精还会减缓人体将脂肪燃烧并转化为能量(即脂肪代谢)的速度,使多余的脂肪最终停滞在体内,形成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