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4733000000044

第44章 面包筐

在俄罗斯北部,大地被白茫茫的雪覆盖着。

而在俄罗斯南部,沃野千里全是黑土——黑土像煤炭一样黑——这是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地。这里也因而被称为黑土地。在美国,土地往下大约几英寸,就到了岩石层。而在俄罗斯,土壤层非常厚,有时候你往下一直挖一直挖,在触及岩石层之前,可以挖出相当于你自己身高三四倍的深度。在美国,hu“用完”的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美国的土壤厚度薄,在长期耕种之后,土壤里的养分就会被消耗完。在新英格兰地区,这样的情形真的在很多农庄发生了。在那里,人们持续耕作了200多年,而现在,这些地方的土壤已经再也长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农夫们不得不离开日益变得贫瘠的土地,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农庄。而在俄罗斯,这样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那里的土壤实在是太肥沃了,永远也不会被消耗尽。很多农庄已经持续耕作了上千年之久,那里的土地还可以继续供人耕种下去。

在这片黑土地上,人们大量种植小麦,把小麦磨成粉,就可以用来做面包。因此,这片土地也被称为欧洲的“面包筐”。不过,俄罗斯的农夫自己却很少吃他们种出来的小麦面包,他们更愿意把这些小麦拿出去卖个好价钱。那些卖不不了什么钱的农作物,是他们的主食,比如白菜和黑麦做的面包。在这些农作物之外,他们还种植一种可能你会觉得奇怪的作物——向日葵。向日葵在俄罗斯种植得很多,你会看到几英亩几英亩的向日葵田。俄罗斯人种植向日葵并不是为了要看它的花,而是为了收获向日葵子。向日葵子可以吃,俄罗斯人吃向日葵子就像美国人吃花生一样普遍。而向日葵子另一个主要的用途是榨油。向日葵油是很好的沙拉油,也可以用来做肥皂和其他很多东西。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在俄罗斯境内,离黑海很近,叫里海。里海是个内陆湖,河流流入之后不再流出去。因此,湖水变成了咸的。又因为里海面积很大,所以人们不叫它湖而叫海。

在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三月兔说:“你既然可以从井里打水,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你能够从糖浆罐里打上来糖浆。”同样的道理,我说,你也能从油井里面打出石油来。三月兔的那句玩笑话是什么意思,你可以自己去弄明白。我接着给你讲油井。在里海岸边,有一个城市叫作巴库。过去在巴库,有很多很多的油井,出产的石油多得不得了。在巴库,石油随处可见,你能在空气中闻到石油的味道,不经意间可能摸到一手石油,甚至在吃东西的时候也有可能不小心吃到石油。因为没有河流流出里海,因此也就没有船可以运载石油离开巴库。人们需要找到一个途径,把石油运到某个口岸,让船能够把石油给运出去。离巴库最近的一个有海港的城市在700英里以外。这个地方叫作巴统,在黑海之滨。人们从巴库修建了700英里的输油管,一直通到巴统。这样,巴库出产的石油就在巴统装上油轮,运到世界各地去。

欧洲最高的山和最长的河都在俄罗斯。这座山叫作高加索山,它在俄罗斯的南部,在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

对于大多数的河,我们都是用“奔涌”来形容其河水的流动。可是在俄罗斯的这条欧洲最长的河,却流得非常缓慢,是整个欧洲流速最慢的河。这条河叫作伏尔加河。伏尔加河的水流慢得你都看不出它是在朝哪个方向流。所以我们只好说,伏尔加河是慢慢“挪到”里海去的。在伏尔加河里,有一种叫作鲟鱼的很大的鱼。鲟鱼的鱼子可以做成鱼子酱。鱼子酱是极负盛名的美味佳肴,不过,并非每个人一上口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味道。品尝鱼子酱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鱼子酱有可能是价格最昂贵的食物——一小勺鱼子酱可以卖上极高的价钱。一磅鱼子酱的价格可以买到100磅牛排——也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鱼子酱的一个原因吧。

世界上最贵重的金属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铂金。铂金看上去像银,也是银白色的。可是世界上铂金的储量比黄金还少,因此它比黄金贵重。在俄罗斯中西部,有一片山叫作乌拉尔山脉。实际上,乌拉尔山脉并不高,顶多算是丘陵,可是在乌拉尔山脉里面,人们发现了铂金。

在俄罗斯还出产一种非常特别的石头。这种石头看起来像是一团丝线,经过加工之后可以织成布。这种石头叫作石棉。因为石棉实际上是石头,因此石棉布是不会燃烧的。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拥有一条用石棉做成的桌布。那个时候的人们完全不知道石棉这种东西,所以这位国王每次招待客人吃完饭,就喜欢炫耀一下他的这块不会烧毁的桌布。等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国王下令把桌布扔到火里去,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时候,把完好无损的桌布又从火里拿出来。今天,我们用石棉包裹暖气管,给消防员做防火服,也用来做房顶的夹层。就算发生失火等意外,添加了石棉的材料都不会烧起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是站在反对德国的阵营当中的。可是突然之间,俄罗斯人宣布退出战争,他们推翻了沙皇及其政权,成立了一个民众的政府。他们占领了宫殿,没收了贵族的房子,把这些地方变成了医院和公共建筑。他们也没收了富人的田地,把这些田地分给了农夫和工人。这场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他们的政府叫作苏维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