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4733000000030

第30章 海平面之下的国家

“挂钟”和“战场”,这两个词看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算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可是,在法国北面,却有一个国家,既因为挂钟闻名,又是发生过很多重大战役的战场。这个国家叫比利时。

在比利时,人们非常喜欢悬挂大钟。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教堂、市政厅乃至各种房子,都会在最高的楼层悬挂成排成套的挂钟。这些挂钟不仅仅为人们报时,还是演奏音乐的乐器。周末或者重要的节日,就是专门演奏挂钟的时候。这时候,一位音乐家就会坐到操作挂钟的键盘旁,弹奏各种动听的乐曲。因为挂钟音量大,悬挂的位置高,镇上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在自己家里欣赏到优美的音乐。挂钟的这种特点,使得人们不需要收音机也能把音乐传遍整个镇子。为了使发出来的音乐丰富动听,有些大型的成套挂钟,有多达50个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钟。尺寸不同,钟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小钟声音亮,音调高;大钟有的有一个人高,发出的声音沉闷,音调低。这么大的一套挂钟,要怎么敲呢?原来,每一只钟的钟锤都同一根挂索相连,挂索的另一端由键盘控制。音乐家就像弹钢琴或者管风琴一样,在键盘上弹奏。键盘带动挂索,挂索触发钟锤,就把钟敲响了。每当挂钟音乐响起的时候,附近街上是不允许发出噪音的。所谓的噪音,就是汽车喇叭啊、大声地说话啊之类。这样,人们就能安安静静地享受挂钟带来的美妙音乐了。

挂钟和战场!比利时是欧洲的战场。说得清楚一些,发生在比利时的战争不是比利时人自己打的内战,而是欧洲其他国家之间发生了战争,却把战火烧到比利时的国土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是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主战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却毁坏了比利时境内的大量建筑,给比利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往前面说,1815年,拿破仑这位当时法国的领袖,在比利时境内一个叫作滑铁卢的地方打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可惜的是,拿破仑输掉了滑铁卢之战,而且他输得非常惨。滑铁卢战役之后过了六年,拿破仑就郁郁而终。我前面说了,拿破仑死后,被埋葬在巴黎荣军院的圆顶之下。由于拿破仑指挥的滑铁卢战役是一代伟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所以这场战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现在还一直使用“滑铁卢”这个词来代指重大的挫折或者失败。不论是战场上的失败,还是体育比赛中的失败,都可以用“滑铁卢”来形容。比如说:“一位网球冠军遭遇滑铁卢”,或者“一支橄榄球队遭遇滑铁卢”。

比利时(Belgium)是以字母B开头的,挂钟(Bell)和战场(Battle-field)也是以字母B开头的。还不止呢,比利时的首都也是以字母B开头的。比利时的首都叫作布鲁塞尔(Brussels)。在西方,布鲁塞尔蕾丝、布鲁塞尔地毯、布鲁塞尔小白菜,都是家喻户晓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原产于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全世界最大的建筑之一也位于这里。这座建筑不是比利时的国会大厦,而是司法宫——法院。这座建筑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即使你还没有进入布鲁塞尔城,在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你就已经能看到司法宫的圆形穹顶了。

比利时还有一个城市的名字也是以字母B开头的,叫作布鲁日(Bruges)。布鲁日河流众多,自然,这些河流同时也构成了城市交通的一部分。这些河流上有船来来往往,像公共汽车一样为住在城里的人们提供服务。当然了,人们出行也选择陆上交通,只不过城里的街道往往都有很多桥连接,因为这里的河流实在非常密集。

比利时靠近法国的一侧地势多山,而另一侧的地势则非常低矮。在这一侧,同比利时接壤的邻国叫荷兰。荷兰的意思是“低洼的国土”。事实也如此,荷兰境内很多地方的海拔高度都低于海平面,因此,荷兰修了很多堤坝来挡住海水倒灌。除堤坝之外,荷兰修建了不少风车。这些风车有巨大的扇叶,可以很好地将风力转化为动力。风吹动风车的扇叶,带动风车内部的水泵。如果有海水倒灌进了堤坝,风车里的水泵就把水抽出去。荷兰的地势实在太低了,如果海水倒灌进来,完全没有可以排走的地方,只能把这个国家给淹掉,所以他们一定要非常注意防洪和排水。

堤坝是防止海水倒灌的主要手段,所以堤坝一定得修建得非常牢固,能够抵御海浪常年的冲击。因为堤坝上任何一点微小的破损,都会造成整个大坝的溃堤。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荷兰整个国家都可能面临海水倒灌的灭顶之灾。房屋会被冲毁,人也会被淹死,因此荷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管理堤坝。堤坝上全天24小时都有人巡逻和看守,一旦发现堤坝出现裂纹,就会马上着手修补。

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1812年,一场非常可怕的风暴席卷了荷兰。风暴卷起北海的海水,涌入了人口密集的荷兰北部,卷走了村庄和房屋,被淹死的人不计其数。海水冲进陆地之后,因为这里低洼的地势,水再也退不回去,于是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湖。船在上面往来穿梭,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人们给它起了名字,叫作南海,荷兰语又称作须德海。不过,荷兰人打算重新修建堤坝,把北海的海水拦在外面,然后把须德海的海水抽干,让原本的陆地重新显露出来。如果他们成功了,那么将来有一天就不会再有须德海了。现在船航行、鱼游泳的须德海会再次变成村庄和农场。

美国有很多街道,而荷兰则有很多运河。夏季的时候有船在运河上通行,到了冬天,河水结冰,人们就在河面上滑冰。孩子们滑冰去上学,大人们滑冰去上班。这可真好玩!

我小的时候,还没有汽车,马匹是驮运东西的主要劳动力。不过,马大多都很高大,而我就特别希望马能变得像宠物狗一样大小,那就好玩了。不过,在荷兰,马并不多,人们用狗来拉车,用自行车来驮货物。狗吃的比马少,也不需要像马那样需要专门的马厩。自行车也不需要汽车那样的车库。狗训练得当,完全可以像马一样拉车,用来送牛奶什么的还是非常合适的。只不过,如果它们在送货路上遇到猫,可能会有点麻烦。

荷兰马很少,但是牛很多,尤其是奶牛。这种奶牛有漂亮的黑白色花纹,叫作荷尔斯坦因奶牛。比起别的品种的奶牛,荷尔斯坦因奶牛的产奶量要高得多。人们用牛奶做奶酪等乳制品。因此荷兰因为盛产乳制品而世界闻名。做好的奶酪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之后包装密封好,就能够存放很长的时间。这些奶酪会被送到奶酪交易市场上去出售。

荷兰人喜欢把他们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里面,厨房和起居室往往是连成一体的,人们吃饭也在这里。他们一遍遍地擦洗着,不管是屋内还是屋外,甚至连家附近的巷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些城镇的人连大街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养牛的人家,牛棚和房子也是连在一起的。人们把牛棚也打扫得同人住的房子一样干净,在窗户上挂上白色的窗帘,墙壁上还有挂钩,挤牛奶的时候,可以把奶牛的尾巴挂起来。荷兰人喜欢穿木头鞋子。因为这个国家太湿,木头鞋子能防水。人们回到家就把鞋子脱在门外面,有点像美国人回家后把套鞋脱在门外一样。在荷兰的有些乡村,男人穿着肥大得像枕头套一样的阔腿裤,女孩子穿着非常蓬松的裙子,戴白色的无边软帽。而在大城市,人们的穿着打扮跟普通美国人没什么两样。

在荷兰,有很多城市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丹”(Dam),它是“堤坝”这个词的音译。荷兰堤坝很多,所以叫某某“丹”的城市也就很多。荷兰最大的两个城市,一个叫阿姆斯特丹,一个叫鹿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钻石之都。不过,那儿的钻石不是产自荷兰,而是产自非洲。非洲有很多的钻石矿,从钻石矿中采出来的原石看上去就像普通的石头。在未经雕琢之前,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它们会变得多么美丽。而在阿姆斯特丹,能工巧匠们有本事把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变成光彩夺目的钻石。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用一般的工具是不可能切得动的,无论是磨刀石还是砂纸,都不可能在钻石上留下刮痕。唯一能够切割的,就是另一颗钻石。所以,阿姆斯特丹的工匠们,用镶嵌钻石的刀头切割钻石,用钻石粉末做的砂纸打磨钻石,最终,才能将一颗原石变成闪闪发光的钻石。

荷兰人不但是优秀的牧人和农夫,也是勇于冒险的水手。首先发现纽约的人就是荷兰人,他们最开始给纽约起的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人获得了这个地方,才把它的名字改成纽约的。发现纽约的哈德孙河和哈德孙湾的是一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亨利·哈德孙。他其实受雇于荷兰人,为荷兰人工作。

最初来到马萨诸塞州的欧洲移民是英国人。在英国,有一部分人因为宗教信仰受到打压,所以要离开英国,寻找一个更加宽容的地方。他们来到了荷兰,在荷兰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批英国移民首先在这里定居。可是,在荷兰生活时间长了之后,这些人发现,他们的孩子慢慢地变得不像英国人,而像荷兰人了。于是,这些人再度迁徙,离开了荷兰,来到了北美洲,成为最初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