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随意的溪流
47299400000002

第2章 戏说固原

在《黄河工商报》当记者期间,我用两年多的时间走遍了宁夏的每一个市县。应该说,这里的山山水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譬如吴忠的塞上江南般的千顷稻田,中卫的沙坡头和黄河落日,泾源的老龙潭和凉殿峡,青铜峡的水利枢纽大坝,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景致。

我在这里想说的却是固原。

固原,在我有限的记忆当中,是因为“穷”而出了名的。且不说穷甲全国,连总部设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纽约的联合国都知道,还上了人家的“穷”名单。穷也能够穷出一些名堂,穷出中国,穷向世界,可见固原很不简单。因为这篇文章是“戏说”,其中多少有点儿调侃的意思,但绝对没有恶意,首先要请读者包涵和理解。

我最先知道固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是在我的同学那里,这是实话。上大学时,我有几个同学就是固原的,而且基本上都来自农村,不用打听,仅凭衣着和说话就能判断出来。其中一个姓海,大海的海,来自固原的西吉县官厅乡。海同学朴实憨厚,心地善良,平时话语不多,学习刻苦,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场上是难得看见他的。他突出的特点是饭量大,大得有点儿出奇,一顿饭用一根筷子穿五六个馒头还是吃不饱,直埋怨城里的白面没有筋骨,不扛饿。家在城里的同学就每月主动资助他一些饭菜票,以备不时之需。这个海同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他的老家,官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劳任怨,工作非常出色,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而过世,时年三十八岁,让人扼腕叹息。

更有一个真实的笑话。来自固原三营的老孙,有一次和同宿舍的几个人到老城玩耍,被同学请看了一场电影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邀请这几个同学到五一餐厅吃酿皮子,坦诚得令人起敬,也悲壮得令人心酸。五一餐厅是老城当时最有名的饭馆,人家不卖酿皮子,只供应各种炒菜和米饭,按照当时的标准,消费水平是很高的,穷学生哪能吃得起?几个人只好悻悻然打道回府。老孙酿皮子没吃着,却落下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笑柄。其实,老孙是很有才华的,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象棋也下得好,常常让对方俯首称臣。就凭借着这两样,老孙已经是大半个文人了。老孙其实不老,身高一米八几,只是长得又黑又瘦,还时不时地闹一闹胃病,营养不良,就容易给人以显老的感觉。和海同学一样,老孙也是一个特别善良宽厚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再有一点就是老孙还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整天咧着个大嘴笑呵呵的,我就没见他发过什么脾气。大学毕业后,老孙没有回到他的老家固原,而是选择去了内蒙古的阿拉善,在那里成家立业,而且仕途顺利。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官,老孙都是在明处的,影响和口碑极好。阿拉善恰好是我的家乡,我和老孙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棒打不散的朋友。老孙嗜好吸烟,平时喜欢写一写古诗词,但求自娱,不求发表。有一次,老孙喝酒喝到半醉半醒状态,突然诗性大发,当即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出手很快,其中一句是“豌豆地里看生长”。我一时不解其意,他便酒后吐真言,细述儿时的经历,说他是从小在地里吃豌豆长大的。那时候家里太穷了,兄弟姊妹又多,一年四季粮食不够吃,尤其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就等地里长出来的豌豆接济了。说到伤心处,老孙眼里便噙了泪,挨过一阵后又咧着大嘴哈哈大笑,最后醉得一塌糊涂、不省人事。

因为同学而移情固原,便在内心存下游历固原的念头。期间也多次走过一些与之相距不远的山川名胜,但是每次都与老孙的家乡固原擦肩而过。后来断断续续地再想起固原时,就多了一些神秘,像一坛封存的老酒,时日愈长其味愈醇厚。这是其一。其二,是在我大量阅读了著名回族作家张承志的作品之后。前些年,每逢见到张承志的作品,我都要买回来认真阅读。时间一长,阅读量大了,就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西海固。所谓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是也。没有想到的是,我在他的作品《黄泥小屋》中还读到了开篇即言的这样一段话:“无论是随上定远营那边沙漠里下来的骆驼,顺着黄河再穿过那片银灰的碱滩,最后瞄准了固原的青砖老城……”定远营就在我的家乡内蒙古阿拉善,即今天的巴彦浩特。巴彦浩特是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城。那么,我要寻访的固原竟然是一座“青砖老城”,这就很有一些意思了。其实,过去的定远营也是一座“青砖老城”,只不过是规模比较小,历史也比较短暂,只有三百年,肯定和固原无法相提并论。有趣的是,历史上这两座“青砖老城”曾经有过密切的交流和来往。

哦,青砖老城!

以我陋见,游历者不该事先就有明确的目的和取向,否则会误致一种局限而难望其项背,而我又恰恰犯了这样的忌讳。今年六月中旬,当我坐了五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一路风尘仆仆地落脚固原时,我好像迷路了,存储在脑海中的那个“青砖老城”在哪里?连城墙都不见了,就更别说什么青砖了。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墙都没有了,那青砖还能依附在什么地方呢?恐怕是早让人搬回家垒了猪圈或者砌了灶台。看来,固原的“青砖老城”和我家乡阿拉善的“青砖老城”的下场一模一样,都没有逃脱命运中的那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化劫难,早就灰飞烟灭了。

城墙没有了,青砖没有了。

城还在,只不过是此城非彼城。说句实话,我第一次见到固原有点失望,不过是一座土头土脑的北方小镇罢了,看不出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在绝大多数国人的意识里,城与镇具象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楼房要多,要形成密集之势,同时还要人多车多,越拥挤越热闹越好。在这里我说的是以“城”为概念的固原,若以整个版图而言,则是另外一回事。在固原游走了几天,印象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首先是固原人的那一份自豪,给我的感觉好像他们都生活在天子脚下。原本就很红的脸盘上挂了得意,再配之以正宗地道的方言,固原人的那份自豪令人肃然。这也许正是固原人的非常可爱之处,守着生生不息的家园,一袭的乡音不改。“走,到固原城里吃酿皮子去”,却是一桩可以鼓舞人心的美事。固原多旱地,从这种旱地里生长出来的麦子磨成白面特有筋骨,做成酿皮子便十分耐嚼,而且越嚼越香。这是我的大学同学、固原人老孙多年前留给我的启示,在这里我是要特别强调一下的。

当然,固原还有许多其他小吃,搅团、碗砣、麻食、豆面、生汆面什么的,大部分属于就地取材、杂粮细做,都很有特色。我不敢说固原的饮食文化有多么发达,但固原绝对不会拒绝发达的饮食文化。因此,在酒席上既有固原特色的小吃,也有来自几千里之外的生猛海鲜。譬如羊羔头,每当固原人说起时赞不绝口,是作为最具特色的美食向来人推荐的,不由你不尝试一下,否则就是一大遗憾。在应邀而至的酒席上,我第一次尝试了固原人恋恋不舍的羊羔头。等到端上桌来,我才明白固原的羊羔头是要剥皮的。被剥了皮的煮得烂乎乎的羊羔头,面目全非地呈现在食客的眼皮子底下,令人望而生畏。香则是香,的确名不虚传,但于我而言多少有些难以接受。我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牧区长大的,而且和当地的蒙古人在一起生活多年,耳濡目染,在接受了牧业劳动方式的同时,饮食习惯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一条就是不吃羊羔头,甚至连羊羔肉也不吃。按照蒙古牧人的说法是,羊羔来这个世界上,至少要完整地度过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的每一个季节,真正吃遍了各种各样的青草和黄草,将奶肚子彻底换成了草肚子,它的生命才是完整的,那么它作为一种牺牲或者一种奉献也就死而无憾了,否则就是杀生害命,老佛爷也不会答应的。比较而言,我倾向于这种说法,也尊重这种传统的饮食习惯。这和封建迷信无关,这和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关。

后来,我去固原的次数其实最多。

去的次数多了,见到的、听到的也多,那么所思所想也就要多一些。我要寻访的固原的“青砖老城”,必然会逐步地被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代替,这是肯定的,这从几座已经矗立起来的样式还算新颖的高楼大厦可以看得出来。固原城是依了缓缓升降的黄土塬而建的,大街小巷还比较平坦,街道两旁的树也比较多,可以说是绿树成荫。不像我的家乡巴彦浩特的街道那样大起大落,上一趟街累得要命,树又少得可怜,被外地人讥讽为“电线杆子比树多”。固原的街市有好几处,热闹是不必多说的。于是,我的眼前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幻觉,突然出现了一只硕大的旋转着的土碗,碗里盛着味道极浓的羊肉汤,汤里有土豆(固原人称洋芋)、荞面、豌豆,碗里漂着一层厚厚的、红红的油泼辣子,碗沿上还回旋着令外地人心惊肉跳的秦腔。民以食为天,这瞬间的感觉很温暖,没有看到“青砖老城”,我却看到了一个泥土的本质的固原。至于秦腔,我虽然十句有九句听不懂,却有一种撕心裂肺抠腔子的感觉,顾名思义,秦腔的“腔”子,大约就是源出于此吧。还是贾平凹先生形容得好,大意是听秦腔就像被人揪住耳朵,拿了一根铜筷子硬往里捅,既刻骨铭心,又通透畅快。秦腔一腔铜,令人联想到人类的青铜时代。这个剧种很古老,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衰,自有它源远流长的道理。固原,这是一个怎样古老、贫穷而又富饶的地方呢?它养活了固原人并不算强悍的身躯和质朴顽强的精神。特别是后者,我从街头老人浓重的方言和热情的目光里,看到了一种保留得很完整的传统。

固原并不保守,像一个饥饿的汉子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这只硕大的土碗里似乎已经是应有尽有,尤其是那个尚显寂寥空旷的开发实验区,很有些君临八面来风的豪放呢。固原是坦诚的,一点都不做作,一点都不神秘,如流行歌曲《黄土高原》那般赤裸裸的吼喊,赤红的脸膛砥砺着火辣辣的阳光和焦灼干旱的大风。固原是开放的,它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世人既议论纷纷,又刮目相看。在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之后,固原期待着崛起的那一刻。

虽言戏说,却绝非妄语。

固原很真实地留给我一份敬意。作为纪念,临别前我在一家书报摊子上买了一本新近出版的《六盘山》文学杂志,翻开扉页即读到这样一行文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家的阳光却很温暖。老家是老家,老家又不是老家……”

哦,我又徜徉在文学的固原里了。

199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