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小很小的小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4725100000008

第8章 经期小偏方(3)

玲玲有点惊讶:“面团能治疗乳房疼痛?”我告诉她,是的。经前乳房胀痛,多与雌性激素偏高,黄体酮不足,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催乳素升高有关。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管周围就会出现水肿,压迫到神经,就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敷贴面团是一种热疗法,面团在与皮肤的接触中,会产生持久恒定的热量,通过局部的热疗,起到加速局部循环、减轻水肿的效果,而且面团是由小麦制作而来的,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有助于减轻经期乳房胀痛。因此,敷贴面团自然就能起到预防经期乳房胀痛的效果了。

当然,这种方法对于症状比较重的患者而言,如果面团敷贴后,效果不佳,还可加服中成药:逍遥丸。中医认为,经期乳房胀痛与肝气郁结有着密切关系,肝气郁结则阻逆经络,而乳房上毛细血管丰富,易造成血液瘀阻,从而引起乳房胀痛。逍遥丸可疏理肝气、活血化瘀,每次10小粒,每天3次,经前一周口服,便可消除乳房胀痛,而且药店都有售,比较方便。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叫玲玲平常可每日饮用一杯玫瑰花茶,这样可疏肝理气、止痛解郁,对缓解经期乳房胀痛效果较好。具体做法很简单,取玫瑰花6枚,放入茶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约5分钟,频饮即可。

玲玲听后,连连点头,并说回家一定试试。大概2个月后,玲玲打来电话说,她乳房胀痛的毛病这个月没犯,说推荐的小偏方确实挺管用,特意打电话表示感谢。

温馨提醒

经期乳房胀痛,往往容易发生在那些精神紧张、容易抑郁焦虑的女性身上,因此,这类女性应调节好心情,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病情复发。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清炒菠菜

【具体做法】菠菜1把,盐、植物油各少许。将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晾凉后切成小段,锅中加少许植物油,油热后下菠菜,翻炒片刻,加盐调味,再炒片刻,即可起锅。

【功效】菠菜中富含维生素E,月经前经常食用,可起到缓解经期乳房胀痛的作用。

海带薏苡仁粥

【具体做法】海带20克,薏苡仁30克,大米30克。将海带洗净,切碎,薏苡仁与大米分别淘洗干净。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薏苡仁中富含维生素E,可缓解经期乳房胀痛,健脾养胃、理气解郁。

麦芽陈皮茶

【具体做法】生麦芽仁10克,陈皮5克,蜂蜜适量。将生麦芽仁、陈皮一同置于茶杯中,冲入沸水约300毫升,加盖闷约1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可健脾养胃、通乳,治疗脾虚食少、消化不良、经期乳房胀痛等症状,还可增加胃肠蠕动能力,帮助消化。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先用双手手心从左右两边轻柔地包裹住一侧的乳房。然后双手收紧,用位于乳房根部的拇指从下将乳房向上拨。左右各反复10次即可。注意在乳房胀痛时,最好不要做按摩,避免给乳房过大的刺激。

【功效】刺激乳房周围,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在月经前7~10天,每晚按摩对乳房胀痛也有所缓解。

痛经难忍,找准穴位还你一生轻松

患者小档案

症状:腹痛难忍,头晕恶心,全身乏力。

管用小偏方:

带穴摩腹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约15分钟,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肚脐眼上方的神阙穴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佳。

幽兰是我的一个患者,在外企任部门主管一职,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但还算能应付得过来,只是,她有痛经的毛病,每到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都会感到恶心、呕吐,有时候还会腹泻、头晕、头痛,感觉全身疲乏无力,例假来的第一天还会肚子疼得厉害,有时候疼得都要虚脱了。难道除了止痛药,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缓解痛苦了吗?

据统计,7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情形,可见,痛经对于女性影响的范围之大。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往往经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和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引起的月经疼痛。

痛经在很大程度上和心情有关。同时,痛经又影响人的心情。如果能掌握一些治疗和缓解痛经的小偏方,算得上是对自己最贴心的关爱了,我给幽兰推荐带穴摩腹法。

具体做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约15分钟,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肚脐眼的神阙穴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佳。

摩腹时,要特别关照小腹正中线上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极穴等穴位。如果痛经让你直不起腰板,甚至伴有腰痛等现象,你还需要用拳头敲打后腰,上至两侧腰肌,下至骶部。上面提到了神阙穴,这里要单独提出来说一下,这个穴位于脐窝正中,属任脉。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通过经络调理,能使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

此外,对于像幽兰这样易发生痛经的女性,经期前后的保暖一定要做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30分钟,同时,还应吃些温热补气血的食物,如在经期吃荔枝干5~6个,便能渐渐回暖,如痛势严重,用荔脯10枚、生姜1片、红糖少许,煮成糖水喝,也能止痛。再如老鸭汤,也是女性补血养颜的佳品,多喝也不会上火,还能暖体化湿,可谓女性滋补气血“第一汤”。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韭菜月季花红糖饮

【具体做法】鲜韭菜30克,月季花3~5朵,红糖10克,黄酒10毫升。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榨汁,加入红糖,兑入黄酒冲服。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用于痛经的治疗,服药后仰卧半小时效果更佳。

山楂葵子汤

【具体做法】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红糖100克。将山楂洗净,加入葵花子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煮,将成时,加入红糖,再稍煮即成汤。行经前2~3日服用。

【功效】健脾胃,补中益气,减轻经前、经后痛经。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山楂桂枝红糖水

【具体做法】山楂20克,桂枝8克,红糖适量。将山楂与桂枝放入沙锅中,水煎成汁,滤出,加入红糖拌匀,趁热饮用。

【功效】温经通脉,化瘀止痛。治疗寒性血瘀型痛经。

增效足浴方

艾叶香附足浴方

【具体操作】艾叶20克,香附10克,益母草20克,玄胡、当归、赤芍、小茴香各15克,红花10克。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于经前10天开始,直至月经干净止。

【功效】祛寒通经,理气活血。可治疗痛经。

益母草香附足浴方

【具体操作】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于经前10天起,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理气散结。缓解痛经引起的小腹疼痛、经色黯黑夹血块、畏寒肢冷等症状。

丹参艾叶足浴方

【具体操作】丹参50克,艾叶30克,桃仁、小茴香各20克。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日1次,每次40分钟,于经前10天起,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治疗痛经引起的小腹疼痛、经色黯黑夹血块、畏寒肢冷等症状。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取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三阴交穴。气血瘀滞者,加灸太冲穴、曲泉穴;胸胁、乳房痛甚者,加灸外关穴、肝俞穴;小腹剧痛者,加灸次髎穴;寒湿凝滞者,加灸水道、地机穴;气血虚弱者,加灸脾俞穴、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4~5穴,各灸20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次。或用艾炷隔盐灸,取背部和腹部穴位,穴上铺垫食盐,取艾炷如蚕豆大小,置于盐上而灸之,各灸6~7壮。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治疗痛经引起的小腹疼痛、经色黯黑夹血块、畏寒肢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