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小很小的小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4725100000006

第6章 经期小偏方(1)

月经是女性们的好朋友,但同时也会给女性朋友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当它不按时到来时,女性会为之担忧,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什么病;当它出现经前征兆时,又让女性出现烦躁、头痛、乳房胀痛等问题;也许很多女性会想,进入经期症状就会消失,可痛经又会让女性疼痛难耐、畏寒怕冷,稍稍沾一下凉水都会引起病痛缠身。别烦恼,其实只要注意调养,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小偏方,经期并不难度过。

臀部按摩,“打屁股”也能治好闭经

患者小档案

症状:闭经,连续半年未来月经。

管用小偏方:

常做臀部骨盆按摩,每天空闲时间,沿骨盆下缘,从最外侧向脊椎方向进行敲打,有热感后,用全掌重力深按骨盆部位,再沿脊柱骨敲打、揉按,直至尾椎骨最下沿,每天进行30次。敲打时,以局部有酸胀、发热感为佳。

小艳今年22岁,在北京某著名高校读大四,最近半年来她很辛苦,不仅忙毕业论文,还忙着参加招聘会找工作。据悉,半年前小艳就发现自己月经不调,后来月经索性不来了。不过由于小艳没觉得有其他不适感,也就没在意,后来小艳的家人得知情况后,感觉很不对劲,就立即带她到医院应诊。医生说她患的是闭经,经过连续两个月的中医调理,服用了一些补肝肾、补气血的汤药,但起效很慢,而且中药太苦,小艳根本不愿意坚持喝,所以病情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为了能快一些恢复正常的月经,妈妈带着小艳来到我的诊所。

闭经,中医称为“经闭”、“女子不月”、“经水不通”等。认为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志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瘀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

我看了看小艳的病例后,告诉她,她的闭经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气血瘀滞引起的,医院开出的中药方中有很多活血化瘀、调经养血的药材,只是一般要坚持用3个月以上效果才会明显。鉴于小艳不能坚持中药调理,我告诉她,最好能来诊所做针灸治疗,1周2~3次,通过穴位的针灸确实可以达到治愈之效。小艳听后,犯难了,因为学校最近特别忙,而且路程较远,如果不经常回家的话,来诊所做治疗可真就费劲了。小艳问我,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我考虑了一下,给她推荐了一个偏方,做起来较简单,但需要每天坚持。小艳说,只要不用天天喝苦药,做什么我都坚持。

我告诉她,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打屁股”。小艳笑了,“打屁股?”“打屁股”是一种臀部按摩法,又叫做臀部骨盆按摩。

具体做法:每天空闲时间,沿骨盆下缘,从最外侧向脊椎方向进行敲打,有热感后,用全掌重力深按骨盆部位,再沿脊柱骨敲打、揉按,直至尾椎骨最下沿,每天进行30次。敲打时,以局部有酸胀、发热感为佳。但需要注意的,月经来潮时,停用敲打按摩,注意经期卫生,注意保暖和休息。

小艳按照我教的方法回去自行治疗,大概20天后,小艳复诊时欣喜地告诉我,月经来潮了,但是量少、色淡,血块较多。我听后也很高兴,并嘱咐她要巩固疗效,最好再坚持做按摩1个月。她点了点头,但随后又问道,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按摩就能治疗闭经?

我告诉她,这就是中医经穴疗法神奇之处,它可以“内病外治”,通过穴位为身体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桂圆粥

【具体做法】干桂圆肉9克,薏苡仁30克,红糖1匙。将干桂圆肉与薏苡仁同煮粥,加红糖1匙即可食用。每日1剂。

【功效】健脾,养血,调经。适用于气血虚弱型闭经。

桂圆莲子粥

【具体做法】莲子肉50克,桂圆肉50克,红枣20个,糯米100克。将莲子、桂圆、红枣、糯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粥后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宁神。适用于因脾虚血亏引起的闭经。

黑豆红花煎

【具体做法】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60克。将黑豆、红花放入沙锅中煎水,冲红糖拌匀,趁热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凡因血脉瘀阻引起的闭经、小腹胀痛者,皆可以此作辅助食疗。

当归益母粥

【具体做法】当归9克,益母草15克,红枣6颗,黑糯米60克,将当归与益母草放入沙锅中,水煎成汁,滤出,黑糯米洗净,用药汁熬粥,即可食用,每周服用2~3次,连服1~2月。

【功效】破瘀,行血,通经。适用于血虚血瘀型闭经。

增效足浴方

红花鸡血藤水足浴方

【具体操作】红花35克,鸡血藤、桑葚各25克,黄酒50毫升。将上药中的前3味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调入黄酒,先熏蒸脐下,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30天为1疗程。

【功效】补血行血,通滞化瘀。适用于闭经的治疗。

二草艾叶水足浴方

【具体操作】马鞭草、益母草、艾叶、川牛膝各30克。将上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浸泡双脚。每日浸泡2次,每次浸泡30分钟。每剂可用3次。

【功效】活血调经,散寒止痛。可治疗闭经。

黄芪杜仲水足浴方

【具体操作】黄芪、杜仲、党参、益母草、白术各15克。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脐下,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熏泡40分钟,20天为1疗程。

【功效】行气益气,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

1.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背部两侧的膈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至次髎穴,重点刮拭次髎穴。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刮拭腹部的气海穴至中极穴,重点刮拭中极穴,力度要适中。

3.用平面按揉法由上而下依次按揉下肢部的血海穴、足三里穴、丰隆穴,用垂直按揉法按揉脚背的太冲穴,力度要适中,可起到生血、活血、培补元气的作用,对治疗闭经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功效】活血调经,散寒止痛,通滞化瘀。

经期烦躁,玫瑰花茶饮、花浴两相宜

患者小档案

症状:经前情绪烦躁、低热,常出虚汗。

管用小偏方:

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放入玫瑰花3~5朵,加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代茶随意饮用。

刘梅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大学刚毕业就去一家杂志社做编辑,但因为不适应,常常感到不自主,她性格内向,有时心里委屈了也不发泄出来,结果没半年,刘梅的身体似乎出现了问题,她常常感到烦躁不安,特别是月经快要来的前10天,那种烦躁的感觉特别明显,而且反应迟钝,晚上睡不着,白天又没有精神,有时还会感到很饿,但吃饱了又恶心想吐,但又吐不出来,胃还发胀。最糟糕的是,有时烦躁的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就因为这公司领导找她谈了好几次话。

前几天,她到我诊所咨询,我检查后告诉她是患上了经前期综合征引起的,并建议她要注意疏泄情绪,最好能外出散散心,缓解一下工作的紧张情绪,否则病情会严重起来的。但刘梅告诉我,最近杂志社里特别忙,根本没机会能请假外出。这该怎么办?

我想了想,推荐她使用玫瑰花。

具体做法:中午休息时,取玫瑰花(干品)3~5朵,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代茶随意饮用。泡玫瑰花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放入冰糖或蜂蜜,以减少玫瑰花的涩味,加强功效。需要提醒的是,玫瑰花最好不要与茶叶泡在一起喝。因为茶叶中有大量鞣酸,会影响玫瑰花舒肝解郁的功效。此外,由于玫瑰花活血散瘀的作用比较强,月经量过多的人在经期最好不要饮用。

玫瑰花性温、味甘,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经常饮用玫瑰花茶可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作用。此外,女性常喝点玫瑰花茶,还可以让自己的脸色像花瓣一样红润起来。改善气血不畅、血瘀子宫的症状。

刘梅听了我的建议,回家后就常常喝玫瑰花茶,一周后她给我打来电话,说心里烦躁的感觉基本消失了,而且月经来的时候肚子也不怎么疼了。我听后很高兴,并让她再坚持喝一段时间,如果能配合玫瑰花浴就更好了。

具体做法:取新鲜玫瑰花瓣20克,洗澡前,将其散入浴池中,先浸湿全身,泡20~30分钟,出浴后擦干即可。这样可活血化瘀、理气祛湿,放松全身肌肉,赶走疲惫,使身心都得到放松。

温馨提醒

经前期综合征是育龄妇女一般都会碰到的普遍现象,通过调整日常生活节奏、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营养、减少对环境的应激反应等方法都可以减轻症状,所以当出现烦躁情绪时,不要过于紧张,要注意疏泄情绪。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清炒菜花

【具体做法】新鲜菜花半个,番茄1个,盐、植物油、味精各适量。将菜花洗净,掰成小朵,番茄切成薄片。锅中倒少许植物,油热后,下菜花,煸炒片刻,放入盐、味精,加入番茄,继续翻炒,至菜花成橘红色,烹入少许水,继续炒2~3分钟即可起锅。

【功效】菜花中富含维生素B6,它能帮助合成提升情绪的神经传递素,可缓解经前期焦虑情绪,消除经前的烦躁感。

胡萝卜排骨汤

【具体做法】排骨1根,胡萝卜2根,番茄1/2个,盐、鸡精、胡椒粉各少许。排骨剁段,洗净,用沸水焯熟,去浮沫,捞出晾凉;番茄洗净切片,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段;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排骨,煮沸,下胡萝卜,再次煮沸,转小火,加入番茄片,以盐、鸡精调味,熬煮约30分钟,肉熟烂胡萝卜软烂后即成。

【功效】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B6,它能帮助合成提升情绪的神经传递素,搭配排骨,可增加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经前期烦躁情绪。

黑芝麻豆奶

【具体做法】黑芝麻30克,黄豆40克,白糖少许。将黄豆预先浸泡6~8小时,洗净捞出;黑芝麻洗净;将黄豆与黑芝麻一同放入豆浆机中,打成豆浆滤出,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解郁,为女性补充所需异黄酮,舒缓烦躁情绪,缓解经期头痛症状。

瑜伽疏泄方

解压弓式

【具体操作】俯卧,两腿弯曲,呼气,两小腿尽可能向后上伸。两手分别在背后抓住两脚脚背,做深呼吸。吸气,上身离地,双腿也拉高离开地板,头部上扬,吐气。停留做深呼吸,还原后再做一次。根据身体情况,练习3~5次。

【功效】扩张胸部,解除郁闷,使心胸开阔,缓解压力,还可矫正驼背不正的姿势,伸展腹部,增强胃肠蠕动,消耗脂肪,促进内分泌平衡。但注意女性经期不可练此姿势。

后支撑式

【具体操作】保持坐姿,两腿向前伸直,双脚脚面绷直,用手撑住身体,手掌向下。努力提升臀部,同时伸直双臂,尽可能把脚掌压向地面。尽力想象用胸部去够屋顶,感觉自己的腿和臀已经绷得非常紧了,保持这个姿势,并做深呼吸。练习结束时,放松臀部,弯曲双臂,恢复自然坐姿,反复练习。

【功效】缓解压力,释放不良情绪,使人心情愉悦,消除经前情绪烦躁感。

月经不调,益气清宫汤来帮忙

患者小档案

症状:月经提前、推后,先后不定。

管用小偏方:

益气清宫汤,取益母草、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炒薏苡仁、菟丝子各30克,党参、黄芪、黄柏、炒栀子、巴戟天、贯众炭各15克,川楝子12克,香附、炮姜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可益气、清热、固肾、调经。

朦朦大学刚毕业,在一家外企上班,她月经周期大概为33~35天,平时每次月经都要晚上3~4天,可上个月17号来的,这个月5号就来了,害得她尴尬不堪:“‘大姨妈’突然提前来了,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差一点就在公司出丑了!”这次不寻常的例假不但量多,颜色很暗很深,连乳房和小腹都有胀痛感。

月经是成熟女性的“钟摆”。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如果经期总是要么提前,要么推后,如果偶尔发生,当然不必介意,倘若经常如此,就应该检查病因了,因为月经不调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应该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月经能否正常来潮,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最大。而导致月经提前的原因,主要与以下两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个是血热。《丹溪心法》中说:“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身体阳气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补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较多的人,都容易血热。

第二个原因是气虚。《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说:“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饮食失节或劳累过度的人最易损伤脾气。

仔细诊断之后,我发现朦朦的经期提前是气虚引起的,此种原因引起的经期提前主要表现为:经期提前,量多,颜色淡,质地稀薄,心悸气短,精神疲倦,小腹有空坠感,舌淡苔薄。这里有两则非常简单但效果显著的方子:益气清宫汤。

具体做法:益母草、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炒薏苡仁、菟丝子各30克,党参、黄芪、黄柏、炒栀子、巴戟天、贯众炭各15克,川楝子12克,香附、炮姜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可益气、清热、固肾、调经。

益气清宫汤中,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党参、黄芪、薏苡仁益气健脾;川楝子、栀子、黄柏清肝热;益母草、香附、贯众炭逐瘀理气、止血调经;巴戟天、菟丝子温补肾阳;炮姜可防寒凉伤经。

我告诫朦朦,月经不调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病症,但也需注意调理。平时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能够补血的食物,如牛肉、菠菜、桂圆等。忌食温燥性香料(如胡椒、八角)以及羊肉、狗肉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四汁粥

【具体做法】鲜生地黄汁40毫升,鲜益母草汁10毫升,生姜汁2毫升,鲜藕汁40毫升,蜂蜜20克,大米50克。将大米洗净,放入沙锅内,加600毫升水,先置于大火上煮沸,然后改小火熬煮,待米煮化时加入上述药汁煮至汤稠,再加入蜂蜜稍煮即可。本品每日1剂,分顿温热服用。

【功效】滋阴养血,消瘀调经。适用于经期提前者。

韭菜炒羊肝

【具体做法】韭菜100克,羊肝150克,葱、生姜、精盐各适量。将韭菜洗净切成段,羊肝切片,加生姜、葱、精盐,共放铁锅内用明火炒熟。每日1次,佐餐食用,月经前连服5~7天。

【功效】补肝肾,调经血。适用于经期提前及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

大枣益母茶

【具体做法】大枣、益母草、红糖各20克。将大枣、益母草加水650毫升,浸泡30分钟。先用大火煮沸,再换小火煎30分钟,然后用双层纱布滤过,约得药液200毫升,为头煎。药渣加水500毫升,煎法同前,得药液200毫升为二煎。合并两次药液,加入红糖溶化即可。每日1剂,每次约200毫升,分早晚温热饮服。

【功效】温经养血,袪瘀止痛。适用于血虚寒凝所致的经期延迟、月经量少患者。

山药大米粥

【具体做法】干山药片、大米各100克,蜂蜜适量。将大米洗净,与山药片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补血,健脾,益气。适用于月经过少患者。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

1.按摩治疗月经不调的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