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47243800000011

第11章 复问(4)

【今译】

平生求友而不可得的苦恼,与你见一面就释然了。海内谈佛学的人本来就没眼力,加上又没找对人,所以都只剩下遗憾了!无奈焦先生这些人有太聪明的毛病,很难教他们完全接受。他们的病症在很微妙的地方,在人所共知的愚处,因此不能圆融。因缘聚合,凑在一起,好比种地不留空地,产出来的都是渣滓。举笔开谈,都好像很有根基,终究是人云亦云。真正的讲经说法好比剿匪,先把巢穴揭破,然后就很容易一把擒来。

如今的学者没有经过开悟正觉者的指导,多半是鼓舌摇唇,臆想妄言,博得一肚皮的道理,他们亲近师友只是图个争论胜负、闹个虚名,没有一个虚心的人!如果在佛学方面选人,正好在当今盛世之下,架炉烧炭,冶炼群雄。在这电闪雷鸣中抓到三两个有灵气的人来,帮助振兴禅宗,使佛门青灯不落地,功莫大焉。苏云浦这个人有超凡脱俗的天资,像这种有筋骨的人尤其需要重锤冶炼。梅长公到北京,想来已经纳入朋友圈子。此公倒是块料,心如赤子,没什么污染,胆气壮,精神又旺盛,应该重用。奈何这人没有牛一样的大鼻孔,没法穿绳牵引把握,希望你委婉开导,多与他交往,把他造就出来,他大不同于没根基、没见识的人。切记切记!

又适逢来教,闻发愤志断除助因(注释助因:指外来帮助。外来帮助再大,也是外因,无法成就,因此称助因),此念既发(注释此念既发:指此念已发),定成圣果(注释圣果:善果。有善有恶不能得善果)。承寄汾阳一段因缘,我前在藏里拣出,欲剿绝邓公见解,不觉老僧也被他打失鼻孔(注释打失鼻孔:本处指落入言诠拟议),至今痛恨无地。又承寄来,不知是我仇敌(注释仇敌:这是禅师的禅语,指内外干扰)。

我费尽数十年辛苦学得禅道,零零碎碎,尽被揭掳一空,依旧只还得个粥饭僧(注释粥饭僧:这是禅师的谦语,意思是只会吃饭的和尚)耳!老穷无倚,空守寒崖。闲时栽得些恶辣物事(注释恶辣物事:这是禅师的戏语,指辣椒之类),管待禅客。倘不弃,来我山中,也要奉上一碗,辣出一身白汗。到这里全身放下,一步一看,除我一身之外更有何事!纵有说的明的,修的学的,总是剩语。此话非公力量超群,断不敢陈上。

【今译】

刚好收到你的来信,听说你发愤立志断绝外力,一心内求,此念既发,定成圣果。感谢你在信中为我说汾阳这一段因果。我前一阵子在收藏的信件中拣出来,想要剿灭邓公的见解,不知不觉老和尚我也落入言诠拟议之中,被打掉了鼻孔,如今还痛得不得了。又麻烦你寄信给我,却并不知道你在信中所讲的是我的“仇敌”。

我费尽几十年辛苦学到的这个禅道,零零碎碎的被洗劫一空,现在依旧还是只剩下一个喝稀饭的和尚罢了。并且又老又穷,没有依靠,空空地守着一座冷湫湫的山崖。闲时栽了一些很辣的辣椒,管待禅客。如果不嫌弃,到我黄檗山来,也给你奉上一碗,包管你辣出一身白汗。到这里全身放下,一步一看,除了自己身体这个皮囊之外还有什么!纵然有会说的,明白的,修的,学的,这些都是剩饭。如果不是你力量超群,我这话断然不敢告诉你。

8.复袁太史石浦

(注释袁太史石浦:袁宗道,1560—1600年,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湖北)人。“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著有《白苏斋集》等)陶公云足下是真了手汉(注释了手汉:本处指省悟者),不任欣慰。虽然切不可以此为是,若自认是,终无日新之用。学如大海,渐入渐深,故曰无尽藏(注释无尽藏:无尽的宝藏,指佛法广大,以无尽法应对并超越无尽业)。僧入山来,愚讷兀坐,全无活计。数十年所学,不知向何处去了,依然只是个住山僧(注释住山僧:禅师的谦语)耳。

山中人无别事,只有几个法亲(注释法亲:道友如亲人,所以叫法亲)常在心中,若得无法可执,无见可逞,吾事毕矣。

【今译】

陶公说你是真省悟者,听了这话我不胜欣慰。话虽如此,一时之间不能这样认为。如果要这样认为,就很难再进步了,佛学如大海,渐进渐深,因此被称作无尽藏。和尚我进山以来,愚讷打坐,全然不管生计。几十年来学的禅道,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现在依然只是个住在山里的粥饭和尚罢了。

山中人没别的事,只有几个法亲道友常在心中,如果能做到放下一切,我的事情就成功了。

9.复陶太史石篑

(注释陶太史石篑:陶望龄,1562-1609年,字周望,号石篑。理学家,著有《歇庵集》、《解庄》等)闻公学有大进,僧甚庆喜。非夙(注释夙:夙缘的省语。前生的因缘)植德本,焉能如是恳切。迩者学人,只图充阔神机(注释神机:非常有谋略),增长见识,与己何益。果有真志,二六时中,切不可放过。逼到有眼如盲,有耳如聋,更加逼拶,忽有个省力处,就是得力处。果尔到此,庆快平生,方知佛不欺人。

故云:未到家乡惟务到,及乎到了也寻常,又有何玄妙能巧向人言哉?又莫作平常会,才道平常便不平常了。公既不被生死罗笼,便好游戏人间,幻视万缘。

书中道,某是了手汉,不知即日用应酬,抑另有了处?若另有了处,如梦说梦。若即事了,何处是了?这里分疏得出,方具只眼,不然秪自欺耳。

【今译】

听说你学问大有长进,和尚我为你高兴。你如果不是与佛有夙缘,怎么会如此恳切。近来学人,只图增长神机妙算,殊不知即使增长了再多的神机妙算,对自己又有什么用。如果真有志向,就应该时时修炼自己,切记不可懒惰。逼到有眼如盲,有耳如聋,再进一步,猛然就找到了悟入的地方,悟入就是得力。果然到了这一步,大快平生,方才知道佛法是不会欺骗人的。

所以说:还没到家想到家,真已到家也平常,有什么玄妙机巧值得向人炫耀的?但又不能把平常当平庸,才说平常就不平常了。你既然已经不被生死套住,就该好好澄明自在地游戏人间,把万缘放下。

信中你说某人是了手汉,不知道他的“了手”是指日用应酬,还是指别处?如果了在别处,就好比梦中说梦。如果事情真的能了,请问何处是了?这里分得清楚,才是真具备了一只法眼,不然就是自欺欺人。

又自领教来,会卓老言渠遨游四方,至南北二都(注释南北二都:指南京与北京。明朝以南京为首都,后迁都北京),寻求师友,不见有一人实为生死。惟公志气真切,只是路径不同,但向聪慧气魄上着力,不肯退步知非。近时士大夫秪要会得事事分晓,说得道理如佛祖相似,不知反成壅塞(注释壅塞:障碍。本处指因为学问太多引起的知见障)。我此门中无你分晓处,无用气魄处,只贵息机忘见(注释息机忘见:停止机心,忘掉见识)耳。某无一能,只这着子不肯泛然(注释泛然:随便)。左挨右拶,直得途穷路绝,觑透渊源。饶他千圣(注释千圣:泛指所有圣贤)出来,也须吃棒(注释吃棒:即挨棒。禅宗独特的修行与教化手段。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为杜绝其虚妄思维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对方)。

【今译】

收到你的信后,碰到李卓吾老先生说他遨游四方,到南北二都,寻求师友,没有遇见一个真实有为的人。在生死问题上只有你的志气最真切,可惜路径不同,您只向聪明、气魄上下功夫,不肯退一步反思错误。近来的士大夫只要了解事情的大概,就可以把道理说得和佛祖一样,不知这样反而成了障碍。我们禅宗没有你“分晓”处,也用不上“气魄”,只不过最看重停止机心、放下见识罢了。我没什么能耐,只有这一点不肯随便放过,左右挨打,历经磨难,到了明悟禅道的时候,就算千圣万圣来了,也要挨我一棒。

10.复焦太史澹园

(注释焦太史澹园: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澹园。著《国乐经籍志》、《澹然集》等)金陵别后,消息茫然。李卓老化为乌有。以法台视之,不知了手何如?若以为未了,则彼自挂冠(注释挂冠:自愿辞官停职)以来,精进(注释精进:锐意进取)殆无宁刻,岂以聪明豪杰,勤苦数十年而犹未耶?若以为了,则又安所凭据?公素具法眼,且卓老亟称海内知己,惟公一人,故今所疑难,不得不以相质。此段商量,正是出生死关头处,不作比方人物看。望明以示我。

海内人文零落,命脉如线,都中固材薮(注释材薮:人才库。薮,渊薮,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不知尚有足任者否?先时个中自不乏人,然或为毁誉所吓,或为疑信(注释疑信:疑言、谎言。这是禅师的责语,意思是要坚定信念)所摇,不免改换脚步,半途而废,真可惜也。

【今译】

南京分别后,没你消息,李卓吾老先生已经化为乌有。以你来看,他是不是有些事情还不省悟?如果说他没彻底省悟,那他自从退职以来,学佛精进,日刻不停,像他那样的聪明豪杰,怎么会辛苦了几十年还没彻底省悟?如果说已经彻底省悟,又凭什么这样说?你向来有法眼,而且李卓吾老先生称海内知己,唯你一人,所以今天的这些难题,我不得不问你。这些难题,正是打出生死关口的地方,不能比作平常的人物来看,希望你明白告诉我。

海内人文零落,命脉如线,京城固然是人才济济,不知道自从李卓吾老先生走后,还有足以担当大任的人吗?先前自然是不缺人手,但是现在这些人,或被人以毁坏名誉要挟怕了;或自己怀疑自己的信念而动摇,改换门庭踏到别家门上去了。这些人才半途而废,真是可惜呀!

又大令郎欲构静庐(注释静庐:本处指精舍),置野朽于座右,共商个事,不惟吾宗有托,且残喘得所赖矣。复接手教,知遽断世缘,伤哉!是造化之妒贤,不俯就人好事也。人生此世,颠沛坎坷,大数不无,千古英贤不足类是,老翁临此剧痛何如?

学问阴毒(注释学问阴毒:意思是暗地里被各种知识困扰,乃至伤害荼毒),最隐最微。十地菩萨尚有未尽,为道若不经百万恶煞(注释百万恶煞:指所有艰苦磨难)照鉴,检察不出。近世学人不取自悟,多游识,迳攀缘,他家糟粕比合自己根尘,一段无味无生底径,截不肯推究。讲太平禅(注释太平禅:指附庸风雅、不痛不痒的假禅话),说脱空话,个个都似毫无错谬,一旦飞灾罹厄,八面冲来,浑无把捉。待事过理融,已鹞过新罗(注释鹞过新罗:指机会不再,消失了。鹞,鹞鹰。新罗,古时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矣。若秪讨论些义味,逍遣闷怀,浮沉世俗乃可,要济生死关津,岂能得乎实务?

了此大事,须卸却一生,装载干竭,累积珍藏,将至玄至妙的、能觉能悟的、阴结不化的、隐隐在脏腑中作奇作怪的、劫贼阴魔,通身打落,罄教净尽全无倚托,如灵魂不得附尸相似,倒向平地上忽转过身来,才有一星见量(注释一星见量:一线希望)。现前急须吹毛铲落(注释吹毛铲落:意思是铲掉烦恼,好比收拾家禽),无令纤土停针(注释无令纤土停针:意思是不要搞错方向。无令纤土停针,原是风水术语,指罗盘不在薄土停留),方许少分相应。

【今译】

你的大公子想买一处精舍,把我安排在身旁,一起商量佛事,这样不仅我们这个禅宗宗派有了依托,就连苟延残喘的我也有依赖了。后来又接到你的亲笔手信,知道了他已经遽断世缘,好让人伤感!这是造化妒贤,不成就人的好事啊!人活世上,颠沛坎坷,人人都有限数,千古英贤无不这样,你这个老头子遇到这种剧痛的事感觉如何?

学问害人阴毒,并且这种阴毒是最隐秘最细微的。其毒害之深,十地菩萨都收拾不完。修行禅道如果没经历过百万恶煞制造的磨难,稳秘细微的毒害是很难轻意察觉出来的。近世以来的学佛人不通过自我觉悟,喜欢交友浪游,攀富结缘,用人家的糟粕来比照自己的身心,这真是一条没意思的路!他们又不肯反思,还到处讲太平禅,说空白话,好像个个都毫无错误,一旦飞来横祸,八面遭难,就无药可救。等到事情过去,道理明白,已经是鹞子飞到新罗了!如果只是讨论一些注疏、义理的趣味,用来消遣情怀,这样做依然是在俗世中沉浮,想要渡过生死这个关头,怎么可能真正做到?

了结这件大事,必须放下一切,轻装上阵,把累积的珍宝,所谓至玄至妙的、能觉能悟的、纠结不化的、隐隐在内心作奇作怪的所有强盗魔鬼,通身打落,清扫干净。这时如灵魂不能附体一样,倒在平地上又忽然清醒过来,才有一线希望。当下你急需铲落烦恼,找对方向,这样才与学佛有点相应。

11.复傅考功泰衡

接蒋考功书,道公吞过栗棘蓬(注释栗棘蓬:没去皮、带刺的栗子。吞栗棘蓬是指修行)三个,不受人瞒。僧特过访,果不虚也。若非夙植德本,累劫薰修(注释累劫薰修:经历磨难不改变,依然洁身自好,坚持不懈。薰修,特指薰香沐浴斋戒修行),焉能一信至此。虽然,切不可认着,何也?若作圣解,迷在中途,所以前步工夫只图见性,后步须要透出重关,觑破生死。

譬如驾船无风浪时,撑篙荡桨之人也都扶得柁,若遇风浪滔天,须是久惯的稍公,柁柄在手,随波上下,安稳无忧。到恁么时,便好逢场作戏,随寓安身,出格利生,无处不可。若有毫厘未尽,强作主宰,卒境一至,瞥尔情生,虽有见识聪明都用不着,实自欺瞒,非先贤之罪也。

【今译】

收到蒋考功的信,说你吞了三个带刺的栗子,从此不被人骗。和尚我特地拜访,果然名不虚传。如果不是一直行善积德,厉经磨难依然虔诚精修,怎能一心一意信仰得这样好。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有了悟的观念,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澄明自在无分别的禅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如果用知识来解释将会迷在中途,所以悟道的第一步工夫是先需见到人人本具的自性真心,之后,要在无住无心的状态下将各种思维分别逼入死胡同,斩尽杀绝,透出重重关棙,看破生与死。

譬如行船,无风无浪时,是个撑篙划船的人都能掌舵,如果遇上风浪滔天,就必须是久经考验、见惯不惊的艄公,把舵柄稳握在手中,随波上下,操作自如,才能安稳无忧。修道到了这个境界,就好逢场作戏,随处安身,或是出了点格,为了利益众生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丝毫功夫还没到位,强行妄作,末日一到,心生恐惧,这时就是有种种见识聪明都用不上,自己欺骗自己,怨不得先贤啊!

12.复李孝廉

来云怕死,忽到不知趣向,若真怕死,且看这一怕死的从何而起?查来查去,不论年月,如水湿麻绳(注释水湿麻绳:意思是人生的麻烦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必须抛下),渐渐紧来,逼到无用力处,连那怕死的、查考的,一齐粉碎。生尚不可得,死从何来?切莫知解(注释知解:通支解,本处指蒙混过关)过去了。

【今译】

来信你说怕死,生活忽然就失去了方向。如果真的怕死,就查看一下这怕死的心思从何而来?并且要一直查下去,不论查多少年月,查到好比水湿麻绳,渐渐变紧,查到使不出力气的时候,就会连那怕死的念头、查考的念头,一齐粉碎。生尚且不可得,死从何来?这个生死一念之间的问题,切莫简单地理解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