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22

第22章 舒舒服服游(6)

在锻炼疲劳产生后,可采用各种理疗手段,改善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的消除,减轻肌肉的酸痛或僵硬,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如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按摩:人工手法按摩效果较好,还可以做穴位点按,点按兼有镇痛、治疗的效果;器械按摩主要采用电按摩和水按摩。也可以采用光电疗、蜡疗、局部负压(拔火罐)等物理手段。此外,还可以采用温水泡、人工或机械牵伸等手段来消除疲劳。

(4)要合理补充营养

体育锻炼使体内大量能源物质被消耗,因此在恢复期应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足够的糖、蛋白质。如果是长时间的耐力锻炼,还要注意补充适量的脂肪。此外要补充无机盐类,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5)要适当应用药物

疲劳出现后,可适量进食有关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E、ATP以及中药黄芪、刺五加、参三七等,这些药都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扩大冠状动脉、改善心脏血液供应的作用,对加速消除体内的疲劳有益。

(6)要注意调节心理

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已被充分肯定,心理调节已成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音乐疗法、声光疗法等心理疗法,对加速疲劳的消除也有明显的作用。

(7)有条件的可以增强氧离子和负离子的吸入

游泳健身后,会使体内积累了氧债,肌肉中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疲劳。这时吸入氧,可以加大肺泡内氧的分压,增大血液中氧饱和度,有利于氧债的消除。研究表明,负离子可加强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起到镇痛和降血压的作用;吸入负离子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红蛋白含量,这对进一步提高身体机能非常有好处。泳坛英雄谱:中国游泳零的突破手——庄泳庄游是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身高1.71米,体重68斤。上海市人,原名庄蓉,因喜欢游泳,特改名为庄泳。

她5岁开始学习游泳,后进入区少年体校,到1984年10月入上海队时,正是全国12岁年龄组100米、200米、400米和800米自由泳纪录的保持者。在1985年第1届青运会上获3项冠军3项亚军,被中国游泳队总教练穆祥豪看中,进入国家集训队,拜陈运鹏、周明为师。1987年六运会上她一人独得4枚金牌,1枚银牌,被评为“希望之星”。同年参加泛太平洋游泳赛,同队友一起夺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亚军,并创亚洲最好成绩;1988年4月获亚锦赛4×100米自由泳金牌(列当时世界第二);100米和200米自由泳银牌;5月又在全国冠军赛上游出了56.02的100米自由泳世界第二的好成绩。在汉城奥运会上,她夺得100米自由泳银牌,一举轰动国际泳坛,这是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奥运史上夺得的第一枚奖牌,同时也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在4×100米自由泳接力中,她游出了54.25的成绩,超过了世界纪录,但因不在第一棒而未被承认。同年入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和全国游泳十佳。1989年再次入选全国十佳。1989年在第3届泛太平洋地区锦标赛上获100米自由泳金牌。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上她又夺得包括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在内的四项金牌,同年2月在萨斯卡通举行的运动会上获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成绩是25.78;3月获100米自由泳和200米自由泳冠军,成绩分别是55.05和2:00.50。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100米自由泳大赛中,战胜夺标呼声最高的美国选手、世界纪录保持者汤普森,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中夺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零”的突破手。她开创了中国游泳史上崭新的一页。成绩为54.64秒。并创造了这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在50米自由泳决赛中她紧随队友世界纪录保持者杨文意,获得了银牌,并和队友一起夺取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的银牌。她训练刻苦,与教练员配合默契,比赛斗志顽强,性格沉着稳定,善于适应新环境,竞争越激烈,水平发挥越好,是那种属于“比赛优胜型”的运动员。庄泳在影视方面发展得很好,她曾在香港凤凰卫视主持节目。

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她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当起了老板。她还涉足演艺圈,已拍过几部电影。小知识冬泳健身冬泳是隆冬季节在室外冷水中进行的游泳,是冷水锻炼的最高阶段。冬泳是一种增进健康、锻炼意志和考验毅力的健身活动。目前,我国喜爱冬泳的人群越来越多,各种游泳协会也纷纷成立。因此,科学系统地认识冬泳十分重要。

一、冬泳健身的意义

(1)冬泳时,机体为了及时地向各器官供应养料,心脏收缩力量加大,心跳次数增多,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

(2)人体在冷水中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需要呼吸器官加大工作量,从而促进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

(3)人体在冷水中运动,消耗的能量增多,新陈代谢加快,加强了消化器官的功能,提高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消化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

(4)冬泳时,人体接受冷水的刺激,能提高大脑皮层对外界气温和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加强对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调节能力。

二、冬泳锻炼的方法

参加冬泳必须持之以恒,如果冬泳只是偶然进行或断断续续,将收不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若因故不能继续冬泳时,可用冷水浴或用冷水擦身代替。这样即使间隔10~15天,仍然可以继续冬泳。

参加冬泳锻炼者,最好在夏天、秋天练习游泳的基础上不间断地进行,使身体有一个从较高温到低温的渐进适应过程。

每次冬泳的时间要相对固定,一般中午较好,因这时的相对气温较高。但必须饭后1小时才能冬泳,饥饿时不宜游泳。

(1)下水前要做好各种准备运动

冬泳前必须多做准备活动,做到身体发热,但不宜出汗。方法是:慢跑步、跳绳、活动各关节,搓搓皮肤,揉揉关节,捏捏筋络,促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迅速过渡到适宜兴奋状态;然后休息1~2分钟,待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后再下水。下水前,先用四肢接触一下水,如双脚站在浅水中,用手泼点冷水拍拍胸、额骨等,使身体适应冷水的刺激,然后慢慢全身下水。刚开始冬泳锻炼者最好不要使头一下子浸入水中,应先游抬头蛙泳,在身体各部分稍微适应后再游其他的头浸入水中的泳式。

(2)运动量要和理安排

冬泳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游泳基础、技术水平以及锻炼时的气温、水温等条件来决定。随着季节的变化,如从秋季到冬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游的距离就应逐渐缩短,游速也就应逐渐减慢;反之,从冬季过渡到春季,气温、水温逐渐上升,游泳的距离就要逐渐增加,速度也可逐渐加快。总之,要因人、因时、量力而行。隔天一次冬泳或每天进行一次冬泳均可。

(3)冬泳下水后常见的生理反应

在水温20℃左右时游泳.开始稍微有点冷,游一会就不觉得冷了。水温在15~17℃时,刚下水会感到呼吸有些困难,手脚也有些不大自然,但游了3~5分钟后,将会逐渐适应。在水温12~14℃游泳时,除了有上述反应外,有时头还有点胀痛和四肢有轻度发麻,皮肤转红;出水约5分钟后,出现颤抖;15分钟左右可恢复正常。在水温7~12℃时游泳,刚下水皮肤有刺痛感,动作僵硬,不协调,呼吸困难,甚至有呛水现象;游了3~5分钟后稍感适应,再游一段时间后四肢发麻,腹背部感到冷,皮肤发红;出水5—6分钟后,会出现幅度较大的颤抖,约经15分钟就逐渐恢复正常。在水温0~7℃时游泳,还会出现手指和脚趾由麻木转为轻度的疼痛;出水后,反应有些迟钝,对动作的控制能力也较差,但不管风多大,有多冷,身上一点也不会感到冷;出水约4~5分钟后,却会感到有点冷,身体大幅度抖动,等穿好衣服20分钟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上述这些生理反应的强弱因各人的具体情况如冬泳者的体质、运动量、游泳时间等不同而不同。在水中出现的第一次寒冷感(全身寒冷或手指尖发麻)就是回岸信号。第一次寒冷减轻至消失后,游一会儿,再出现寒冷(第二次寒冷)的感觉时,应立即出水。上岸后,若全身起“鸡皮疙瘩”,出现弦牙、打寒战等现象,就是运动过量的表现。此时最好喝碗姜糖水,加快恢复正常,有利于及时保暖。

四、冬泳的9个注意事项

(1)在江河冬泳,最好选择容易下水,也容易上岸的起点和终点。

(2)冬泳时,要避开5、6级大风,最好选择背风处上岸,脱去湿衣服,迅速用软干毛巾擦干身体,避免受寒冷的侵袭。切忌用太硬的毛巾擦身,以免擦破皮肤。身体擦干后要迅速穿好衣服,以减少热量的过度散失,同时预防冻伤。

(3)在冰凌多的江河里冬泳,下水时不要猛跳,入水后也不要潜泳,以防陷入冰下或皮肤被冰凌割破。

(4)入水前后切勿喝酒。若入水前喝酒,容易引起神经刺激或散热过快,在水中可能引起昏迷、窒息现象;出水后喝酒,会刺激心脏和血液循环,引起不良反应。

(5)当身上有汗时,不要急于下水,先把汗擦干,用冷水湿湿身体,使体温下降后再下水;如没有出汗,脱掉衣服后也不要马上下水,要稍过一段时间,使身体对寒冷适应后再下水。

(6)冬泳前,一定要进行体格检查,除了本来就不适应游泳的人外,心、肺、肝等功能不健全及患有风湿症的人,也不宜参加冬泳。

(7)女性在月经期间严禁入水,月经后2~3天内运动量也要比平时小,随后逐渐恢复到正常运动量。

(8)冬泳时,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如果上岸后,全身皮肤发红或先白后红,迅速暖和,感觉轻松、愉快,就是“运动适量”的表现。

(9)在水中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上岸后再下水,否则会引起体内散热过多,出现发抖和头痛。冬泳后,特别是第二天如有不良反应,如心跳过快、心率不均、头部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等,应立即请医生诊断和治疗,并暂停下水,待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冬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