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也有点懵,他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卞琳。卞琳则开始苦笑起来。因为拍摄而免单,这是商家和媒体间不成文的行规。而既然不成文,也就说明了可遵守可不遵守。因为被推荐到选题里,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免费宣传,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店家都会识趣地选择免单,而卞琳们今天偏偏撞上了那小概率的“百分之一”。
领班这时候来了,看到三个人拿着账单发愣,便上前说:“哎呀瞧我这记性,我也忘记跟下边交代了,我这里有打折权的,可以打个九五折!”表情非常之落落大方,倒像是卞琳们捡了个大便宜。
出了饭店的门之后,摄影师表情挺窘,他出来拍摄享受免单惯了,因为不仅没带钱包,连张卡也没有带。而摄影助理那一点儿工资更不消说了。幸好卞琳带了信用卡,总算没有出丑露怯。
摄影师愤愤地说:“这店家老小气了,下回我跟别的杂志打招呼,坚决不拍这一家!”摄影师是上海人,说起不快来声音也软软的,但所言内容,可绝不是假把式。媒体圈来去就这么些人,若是商家得罪了圈子中的哪一位,很快就会被“口碑效应”而“封杀掉”的。
助理更是愤怒,建议道:“干脆别推荐这家店算了——反正又没有约定。到时候他们要是问起来,就说风味效果不适合杂志要求,撤掉了拉倒。”
摄影师跟着说:“也好,大不了换家店重拍。我不收重拍费用!”
卞琳摆了摆头,知道两个人说的是一时气话。别看摄影师这会儿说重拍说得爽快,真正耽搁起他别地赚钱的功夫来,估计到时候得请三请四还来不了。再说辛苦了一下午,卞琳也不愿意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她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到时候落笔介绍,把这家店的推荐篇幅尽量缩小,位置也安排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就是了。
于是卞琳干脆地笑了一下,表示说懒得计较了。当然她心里也难免怪郁闷,这顿饭打折下来也有700多元,半双的鞋子呢!卞琳觉得怪想不通的地方是,如果不打算免单,那领班干吗还那么盛情地一再邀请?她几乎都联想到了“诈骗”两个字。
正好这时候来了一辆的士,大家拉开车门直奔下一个拍摄地点。上车的时候卞琳总算想明白了,敢情那领班也不是故意的,想来是平时招呼客人惯了,那份殷切和诚恳都只是出于一种职业本能。
在外面拍了两天的美食,回到办公室的卞琳气愤难平,一五一十把在“I爱YOU”的遭遇给说了出来,目的在于一传十十传百,编辑力量再加上摄影师力量,这家店很快就会遭到媒体界的“集体封杀”。
卞琳的“传奇”遭遇,逗得众人一边为有这样吝啬的店家而啧啧称奇,一边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周佳笑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说:“卞琳,你的运气也真够好的,这么千分之零点一的概率性事件都可以撞上。这运气要是拿来买彩票,估计马上能中个满坑满谷!”
卞琳没好气地回答:“中个屁!这一顿饭吃下来,我连买彩票的钱都没有了!本来还想着这个月到新世界买双鞋的。”
说到这里,卞琳突然想到了什么。她很有点儿懊恼地说:“我还在新世界买了件皮草大衣呢,9000大洋。现在想起来了,好像又没这么喜欢了。真是罪过,罪过!”
编辑部里都是一群非理性消费动物,上一分钟买完,下一分钟后悔是常有的事。钟亦美听完说道:“罪过什么,不喜欢就折成现金好了。”
卞琳懊恼地说:“都已经埋过单了。还怎么折啊?”
钟亦美说:“埋过单才好折成现金啊,否则怎么还叫‘折现’呢?”她告诉卞琳说,在奢侈品店,一般都会有“国王”和“王后”类的顾客。在一周之内分别带上好几个的“王妃”前往店内消费的男性顾客,就是“国王”——当然每一次“王妃”的面孔全然陌生,绝不重复。而既然有一王多后,就会有一后N王。和“国王”不同,“王后”们的消费计策往往是,每次带不同的“国王”来时,都直奔最贵的那架衣服,看准了,试也不试,立马买下来。一般“王后”们都有个共同的怪癖,就是每次买好的衣服从来不拿走(奢侈品店里都有寄存的服务)。过几天,“王后”会独自一人返场,要么就是把一件高价的换成几件相对低价的,要么就是直接退掉衣服变现。奢侈品店就跟她的私人银行一样,循环往复,屡试不爽。
何从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补充说:“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在LM做店长的,听说有一位‘国王’特别搞笑,每次趁‘王妃’试衣服的时候都会叮嘱店员们,下次见到他不要太热情,更不可以表现出他是常客熟客的姿态。所以,每次‘国王’带着新‘王妃’走进店里,他都会提高声调说:‘这家店不错呀,以前没来过,这回买点什么……’”
卞琳一听很是兴奋,把工作一胡撸完成之后,当下就奔回了家,取了衣服往新世界奔去。
结果到了地方,人家店员还不理睬,说是已经拿出了店门的货品,统统概不退换的。任凭卞琳又拿出发票,又掏出购物单,还再三显示出吊牌的完整无瑕,表情都是爱搭不理的,把卞琳整个晾在那里。
卞琳对此倒是早有准备,最初钟亦美她们也说了那些“国王”和“王后”是把衣服寄存在店里,没有拿出门的。卞琳暗想这就是经验之差。
她拿着12000元的皮草,清了清嗓子,用很从容的口吻对店员说:“那麻烦你把店长叫出来。”
店长出来之后,礼节周全了很多,却也不外乎重复着店员刚刚说完的那套。卞琳心里暗暗冷笑,打开手提袋,不紧不慢掏出名片来。结果对方接过一看——一点儿也没有出乎卞琳意外,那副公事公办、雷打不动的样子,立马来了个360度大转变。
店长马上让店员把服装给收了,现金悉数返还。一边招呼着这些,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腾出一副笑脸来,对卞琳说:“原来是‘摩那’的呀。你们的杂志我可喜欢看了,每期必订的呢……”
卞琳骑驴下坡,借着这话题往下说,两人很快就有了不少“共同语言”。
末了卞琳快出门时,店长还特意“数落”卞琳道:“你怎么也不早拿出名片,差一点点我就出门离开了……”这样说着,口吻里已经有了些朋友似的亲密和嗔怪。
卞琳这边如愿以偿地揣了现金出门,店员却老大不乐意,问店长原因何在。
店长便翻翻白眼,摆出过来人的姿态教训手下说:“没经验了吧?这是媒体界的。媒体的力量是什么?黑的能说成白,白的能往红里倒腾。这《佳人》名气虽然不响亮,但‘摩那’却是响当当的。且不说跟内部的人联系上,将来发个广告什么的都更好说;这些人首先就是得罪不起的,跟她们打交道,有点儿良心的给你上个选题;没良心的就算不吭声,你也得庆幸没得罪到她们了。”
事实证明了店长的远见卓识。果然没隔几个月,《佳人》在做“搜店”栏目时,“顺便”推荐了这家店子。店长在上级面前不免好好地表了表功。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