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47128500000035

第35章 口才创造的价值(3)

即使是最富实践经验的语言高手也要和紧张的情绪作战;它实际上恰恰标志着你是一位真正的口才大师。在一场晚上召开的会议上,一位女士开门进入一间屋子后,惊讶地看到当晚要在会上作关键性发言的演讲者正在屋子里发了疯似地来回踱步,她便问他为什么会这么紧张。“你这是什么意思?谁紧张了?”他不解地问道。“如果你不紧张的话,”她回答道,“你在女士洗手间里做什么?”

记住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在深夜走过一片墓地时是怎样被惊吓的。刚开始他大大咧咧地走着,还随口吹着口哨,什么事也没发生。不过后来他决定走快点儿,可是加快了速度之后他就忍不住开始跑了:等到他真的撒开腿往前跑的时候,他已经觉得非常害怕了。

和这个故事相比,公众讲演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要加快步子。不要屈服,不要显示内心的恐惧,并且请对此缄口不言。

4.担心听众的反应

听众们并非单独撇开你,将你弃置于不顾。事实上,你的听众们也许正在瑟瑟发抖,暗自庆幸站在台上的是你而不是他们。他们希望将控制权交到你手上,专心倾听和学习。只有你表现得自信、大权在握时他们的倾听才是最有效的。无论内心有多么紧张,伟大的演说家总能够向听众证明他们的完全控制能力。如果讲演者看上去局促不安,听众也会难以放松;只要充分展现出自信的一面,你就已经赢得了观众的欣赏。

5.担心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这是最容易克服的恐惧,因为你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将其打败。如果你已经彻底地将讲演主题研究透彻,那么你自然就不会对此感到害怕。

(1)仔细组织讲演。做好功课、研究、准备。你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对材料的详细和精当有信心。一遍一遍地起草和重新加工讲话稿以确保讲演既有趣,又能够有意义。然后对稿子进行编辑。所有的优秀作家都会告诉你,除了反复修改,好作品就没有什么诀窍了。

(2)熟能生巧。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亚瑟。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天不练,只有我自己知道;如果我两天不练,我的批评家们知道;可是如果我错过了三天的练习。那么观众就全都知道了。”

(3)练习练习再练习,直至你已经有了百分之百的信心。依据一般经验,讲演中的每一分钟你都需要付出一小时的练习时间。在不同的环境下和不同的时段训练,同时运用不同的演示技巧。出演了两千场《奥赛罗》之后,劳伦斯·奥利弗爵士忘掉了台词,他觉得这简直是来自上帝的指引,提醒他应时刻保持警醒。无论你已经演练了多少遍。每一次讲演都应闪现出某种新鲜的东西。

当然,最好的训练方式莫过于当众说话本身;说话的次数越多,你就能表现得越来越好。但是别让不现实的过高期望误导了你。口才是一门只能通过时间而获得提升的艺术。坚持练习,虽然也许仍然会感到紧张,但你也会越来越出色。

5个“P”练习

根据美国著名演说教育专家多罗茜.利兹的经验,你可以通过下列5个“P”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当众讲话能力。

呼吸(Pmna):“Prana”在印度语里是“呼吸”的意思。用鼻子呼吸为何有利于纾解恐惧的原因之一在于,鼻孔和人体的边缘系统是相连的,大脑的该部位恰恰可以控制人类的情绪。因此,深呼吸能够使得你保持镇静,帮助缓解和控制紧张情绪。

感知(Perception):此处的“感知”指的不是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指我们如何领悟周围发生的一切。两个人可能会在同样的时间遭遇同样的经历,然而其中的一个可能会把它当作一次离奇的冒险,而另一位则觉得这一切可怕之极。公众演说正是这样一种融入了当事人主观感受的经历。如果你总是觉得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带着自己的判断力来的,那么你肯定容易体会到紧张。其实大部分听众之所以坐在台下,并非是为了判断你讲话的优劣与否——他们仅仅只是希望能够学习到某些新鲜的观点或知识,或者是盼望能够轻松一笑、你能取悦他们。他们希望你表现出色。所以,请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将要讲演的内容,而非你自以为的他们可能会怎么看待你这件事情上。

心理武装(Psycheyourseuup):别把自己当成你心目中的自己的样子,而是应依据你希望成为的理想状态的形象。讲演没有结束之前,你就可以假设自己已经听到了满场的欢呼和掌声。在空闲时间里一定要充分运用你的情境预设的创意能力,记住,不仅是演说前,而是见缝插针、利用每个空余的时段来做做白日梦。

充分准备(Prcpamtjon):准备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接下来将用整整一个章节讨论这一主题。请务必记住: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未知的事物。如果你就像知道你最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了解将要发表的主题;如果你已经把演示中需要用到的所有小道具和辅助教具都已经列出名单(并已检查过两次);如果你在登上讲台之前就已让自己充分熟悉了周围的空间,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反复练习(Practice):你练习得越多,越能控制住整个讲演过程,你就越不会觉得紧张。也许你无需练习就能够做到很出色,但是如果反复练习,站在众多听众面前的你将更会表现得落落大方,而此时听众也会感觉到和你在一起非常舒适自然。

最优秀的自己

怯场指的是在人前,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因紧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者说话时显得拘谨不自然。

其实,这种心理障碍是完全不必要的。有的人在家人面前可以滔滔不绝,可一与外人交谈,就难以启齿;有的人平时在三两个人的场合可以口若悬河,可人一多,尤其是上台,就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这说明他不是不能说,而是有心理障碍,并非讲话能力所致,只要破除这种障碍,怯场也就会消失。破除怯场心理障碍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做好准备

这在非即席发言中是容易做到的,对当众讲话的话题要有所了解,事先可广泛收集资料,打好草稿,这样讲话时就可做到心中有底,临场不乱。

2.加强训练

如朗诵、自言自语、与陌生人大胆交往、与亲近熟悉的人交谈、多听别人当众讲话等。

3.视而不见

就是自己在发言前,心中有听众,但在发言时,眼中不能有听众,而要按自己的意愿去表达。

一位教师第一次登台讲课效果就不错,有人向他请教经验,他说:“备课时我心中一直想着学生,可一上讲台,我眼中所见。只有桌椅而已。这样,我就放松自如了。”

4.勇往直前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都有一个艰难的“第一次”。

美国罗斯福总统说过:“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精神刺激。”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关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面孔朝天。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态,勇往直前,整个人也便放开了。

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中,听的人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者毫无反应,或者仅以“嗯”“噢”之类应付。

冷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言者的话没有吸引力。听者仅仅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因此冷场完全应由说话人负责。

冷场的出现,是发言者的失败,因为此时不能达到彼此沟通交流的目的。发言者发言时,必须实施控制,避免冷场的发生。处理办法有以下几种:

1.发言简短

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如某商场举行开业仪式,邀请了市内各方面的人士参加。总经理只说了两句话:“女士们,先生们:热忱欢迎各位光临!现在我宣布:华达商场正式开业!”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不要一轮就讲得很长。

2.变换话题

当众讲话时遭遇冷场可通过暂时变换话题的办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目的达到后,仍要回到原有话题的轨道。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精力分散,东张西望、打瞌睡、窃窃私语、在桌上乱画,可以暂停讲授,穿插几句应景、时髦、诙谐的话,或者简短地讲个与教学多少相关的掌故、趣闻,学生的精力便会一下集中起来。之后,再继续教学。双向交流的话题变换是不定的,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比如你与别人谈今日凌晨看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电视直播,可别人并不喜欢足球,也没有在半夜里爬起来观看,对你所议显得毫无兴趣,出现冷场,这时,你就应及时转移话题。

3.中止交谈

任何发言者都不愿碰到冷场。但若这种情况出现后,自己又采取了诸如简短发言、变换话题、加强语气等控制手段。仍然不能扭转冷场的局面,那就应中止交谈。长时间的冷场对交流双方都是残忍且浪费时间的。比如你同他谈足球他无兴趣后,变换话题他仍无兴趣,就不可再谈下去,这叫做“话不投机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