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47128500000034

第34章 口才创造的价值(2)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一位作家曾说:“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而遭遇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作过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

“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

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作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

“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能让对手击节赞叹,这其中蕴涵了多么真挚、奔涌的情感,这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心底的火山喷发,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众讲话面对的听众身份复杂,这就要求讲话者有强烈的对象意识,以便区别对待。正所谓“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说话如果“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肯定好不了。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要话因人异,区别对待。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得十分中肯:“即或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首先是要看听者文化水平。

在我们当众讲话时,由于通常面对的是广大听众,人员构成复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就要求我们更要考虑这一点,顾及听众中大多数人的最低文化水平。尽量用简朴的语言说明一个复杂的道理,例如一位科学家为了排除群众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作了如下说明:

“核电站在建立的过程中。已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因此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微乎其微,核电站附近居民每年所受的放射剂量只有0.3毫雷姆,而每天吸10支烟就有50~〗00毫雷姆;看一次彩色电视有1毫雷姆,即使核电站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电站周围的居民受到的放射剂量也只有15毫雷姆,还不如戴一年夜光表所受到的剂量大。煤电站除排放有毒气体和烟灰外,也有放射污染。据对包括核能、煤炭、石油、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在内的11种能源的危险性进行的系统比较,核能是除天然气以外最安全的一种能源……”

在这个说明中,核科学家将晦涩的核专业知识与大众耳熟能详的日常知识相比较,根据听众的知识水平,使缺乏基本科学知识的人,也会对核电站的安全深信不疑。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其次是要区别听话人的思想状况和情感需要。

19世纪,维也纳上层社会的妇女中,时兴一种筒高、檐宽的帽子,而且在帽檐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羽翎。女士们一进入剧场,观众就只能看到她们戴的帽子,而看不见戏台,剧场经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一再请求女士们脱下帽子。可谁也不予理睬。这时,经理灵机一动,根据女士们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状况和志趣特点说:“年纪老一点的女士可以照顾不脱帽。”

话一出口,女士们竞纷纷脱下了帽子。因为她们面临着“美女”与“老妇”的选择,维也纳的上层妇女,当然谁也不愿意做老妇,她们戴那种筒高、檐宽的帽子,不也是为了追求美吗?

洞察、预测对方的心理,只是为最佳说话形式的选择做准备,而绝不是为了将他人的情感秘密一一暴露,因此言语交际的策略应当是察而不扰。可见掌握了人们内心变化规律,并对症下药,就能切中要害,一击中的,产生良好的讲话效果。

讲话应避免的六个误区

在2001年盖洛普公司的选举会议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要求1016位候选的美国人做出回答:“什么将有助于你的生活更加成功:是了解你的弱点所在并努力改进之,抑或明白自己的强项并尽量依赖它们?”在所有受到调查的人中,52%的受访者相信成功的秘诀在于了解自身的弱点。

如果你存在下列讲话误区中任何一种,即使你在其他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你的讲话仍然将丧失它的大部分效力。下面就是6项重大讲话失误:

1.目的不清。你希望通过特定的方式来激发听众,但是他们绝对无法由你的东拉西扯中摸清楚你的目的所在。

2.缺乏清晰的组织和驾驭能力。你的发言缺乏好的架构,而且从一个要点到另一个要点之间没有必要的逻辑关系。

3.充斥过多信息。你用细节性的信息大大加重了听众的负担,而那些信息中有些是过于技术性的,大部分则毫无必要。

4.对思想、概念和信息的支撑不够。你强制性地提出了某个具有争议的议题,但是却没有通过生动有趣、易于记忆的故事和范例来支持你的理念。

5.声音单调,应付了事。你深信自己的主题并为之激动不已,但你的声音和讲话方式并没有相应投射出你的感觉。

6.未满足听众的真正需求。你集中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而非听众有兴趣听到的东西。

这些失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某一领域的提升将使得你同时也能在下一个领域有所进展。当然,真正磨炼口才能力需要耐心和不断的练习,但认识到和消除这6个重要讲话误区却能给予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竞争优势,并百分之百地提升你的讲话能力!

引用《名单大全》一书的说法,世界上人们首先恐惧的是公开讲话,而不是病菌、身高、深水甚至死亡。

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如此之恐惧?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的人们(据理推测他们应该手无寸铁)能够对讲话的人造成什么危害呢?了解为什么面对听众会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恐惧是控制恐惧的第一步。

1.聚光灯底下的形单影只

作为讲话者,你恰恰就是那个独立于人群之外的人。处于团队之中比领导团队更令人舒适;就这种意义上而言,没有人会对你负责,一旦你绞尽脑汁、榨干了所有的创意和灵感,自然会有其他人接过你的话头来。讲台使得你孤立:它把你从同僚中一把拽出,并在你额头上标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烙印——你就是那个有事必须开口向大家宣召的人。有些人分外享受众人目光齐集在身上的感觉,但还有一些人会突然觉得灯光刺眼到令人畏缩的地步。对于后者的这种感受我们不难理解。诀窍就在于接受这种孤立;它只是暂时的,而且也许能够称之为一种荣誉。是的,努力把它当成荣耀吧,因为你如何看待该事件将会对你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将头顶的聚光灯视之为心理障碍也将对你有所助益。许多新手会在脑海里把这一孤立状态过分夸大,直至造成重大影响时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了。少考虑自己的情绪,多关注你的听众。只要你不再把自己看成孤立的个体,而是当成置身于团体之中,并且这个团体渴望听到你的讲演内容,部分恐惧情绪便会悄悄隐退。

2.我没有天赋

每当和人说起他或者她能够学会如何成为一位雄辩滔滔的讲话高手时。通常我会马上得到一个标准回答:“我没法学会演讲;好口才是一门天赋,强求不来的。”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当众演讲不是一项天生的技能;出色的演说家并非天生。而是通过艰苦的工作和训练造就出来的。当然,正如其他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技能一样,有些人在这一点上会表现得比其他人出色,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达到目标。

发表一场演说并不是件平平常常的普通事件。如果谁指望能够感觉轻松自在,这些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最老练的、遣词造句无可挑剔的演说家也会有紧张不安的时候,但遗憾的是他们确实不是全能的神。所以别期盼或渴望放轻松;你应该全心全意地利用因即将到来的时刻而激起的源源不绝的活力,保持亢奋状态。换句话说,让恐惧为你所用;要知道,超凡的魅力和肾上腺激素可是紧密相关的。

3.担心表现不佳

担忧自己在讲台上的表现的大有人在。它困扰的不仅仅是“菜鸟”级人物,更包括了许多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手。即使在舞台上活跃了50余年,海伦·赫斯依然担心自己临上场的那一刹会忘记开场白的台词。瑞德,斯凯顿上台前则总要歇斯底里地大大发作一通。芭芭拉·史翠珊的舞台恐惧症在圈子里早已是闻名,因此她多年来不敢在音乐会上一展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