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这一站要向大家介绍战国另一位谋略家、军事家、外交家张仪。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曾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作为秦国客卿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扩大疆土并为后来的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329年,张仪由赵入秦,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秦惠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客卿,并开始积极为秦国谋划攻伐之事。第二年,秦国效仿三晋设置官僚机构,张仪出任相国。他是秦国设置相位之后的第一任相国。
张仪拜相后,采取连横政策,迫使韩、魏两国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攻占了魏国蒲阳(今山西隰县)。他游说魏惠王,使得秦国不费任何力气就得到魏国上郡15县。公元前325年,张仪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此后秦国独占黄河天险。
公元前323年,为了对抗魏国的合纵政策,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会晤,主张连横。张仪回国后被免去相位。三年后,魏国以张仪为相,想联合秦、韩攻打齐、楚。后来,各国受到连横威胁,魏国任魏国人公孙衍为相,张仪回到秦国继续为相。
张仪欺楚
公元前313年,秦王准备伐齐,派张仪游说楚怀王,破坏齐、楚关系。张仪对楚王声称秦国愿以六百里商于之地,换取楚国与齐国断交。楚怀王信以为真,断绝了与齐国的关系。楚国因张仪没有兑现诺言,而攻打秦国。两国在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大战,楚国战败。这一战秦国得到楚的汉中六百里土地,消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
之后,张仪先后游说楚、韩、齐、赵,燕等国国君,使得五国连横事秦。张仪因功被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去世,他的儿子秦武王即位。张仪对秦武王不满,就离开了秦国投奔魏国,一直到后来在魏国去世。
张仪和苏秦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吗?
《战国策》中记载张仪和苏秦相互对立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双方还著文章对峙,但这和史实不符。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显然也受其影响,在《史记?张仪列传》中也把张仪与苏秦列为同一时代的人;甚至还提出苏秦得势之后,张仪受到苏秦的激励才入秦,记载中还提出张仪去世是在苏秦之后,也都和史实不相符。据考证张仪应该在苏秦之前,张仪和公孙衍、惠施、陈珍等为同时代的人。苏秦是张仪去世之后才在历史的舞台上显露头角的。在纵横家中张仪是苏秦的前辈。《史记》中记载的张仪所处的年代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却把苏秦的经历提早了大约三十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受到《战国策》和《史记》的影响,使得张仪的事迹有些含混不清。
张仪是怎样“悬色收财借妒诈利”的?
当年张仪在楚国时,并不受楚王重用。他家里很穷,经常被人瞧不起。为此他去求见楚王,他和楚王说准备去北方国家。楚王并没有挽留,反而有些不耐烦,张仪就转移话题说起郑国和周地有很多美女。楚王赐给他很多珠宝,让他为其收罗美女。
当时楚王的宠妃南后和郑袖得知后,害怕自己失宠,暗中送给张仪很多钱。张仪收下后,就推脱北方关卡不通,暂时将事情推后。后他借与楚王吃饭之际,请楚王让身边的人一同赴宴。楚王让南后和郑袖同席。张仪看到后,赶紧向楚王磕头谢罪,说自己行遍天下也没有见到像两位妃子这样漂亮的人,自己答应的事恐怕办不成。于是,楚王再也没有提起求美女的事情。
就是这样,张仪在得不到楚王任用的情况下诈取楚王和两位宠妃的钱财,而且楚王却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大开眼界
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各国战事频仍。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政策。“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其他国家土地的目的。张仪就是作为一位杰出的纵横家展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的,他的作为对各国政治局势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