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即将当真皇帝,先派人将各种所谓符瑞拿给王太后看,王太后大吃一惊,这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当时孺子尚未即位,皇帝御玺藏在长乐宫中。等王莽即位,派人向王太后要皇帝玺,太后不给。王莽又派安阳侯王舜去要。王太后平素很喜欢王舜,见王舜来,知道是为了要皇帝玺,便怒骂说:“你们父子宗族,蒙汉家之力,累世富贵,既无以报恩,受人孤寄,反而乘机谋取其天下,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猪狗不食其余。天下居然有你们这样的人。且若自以金柜为新皇帝,变正朔,易服色,也当自己另外制作皇帝玺,以传之万世,还要这亡国不祥之玺干什么?我是汉家老寡妇,快要死了,想和这御玺一同入土,不给你们。”一边说,一边哭。王舜也悲不能止,说:“臣等已无话可说。然王莽必欲得传国之玺,太后最终能够不给吗?”王太后知道事情已难以挽回,又怕王莽威胁,自己一个妇人抵抗不了,便捧出御玺,摔在地上,说“我快要死了,还要知道你们兄弟被族灭!”
王莽得到御玺后,大为高兴,即日在宫中宴请群臣,以示庆贺,始建国元年(9年)春,王莽正式即皇帝之位,去汉号,改国号为“新”。汉朝的江山就这样被王莽篡夺。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军和赤眉军,是西汉末年推翻王莽政权的农民起义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支部队。西汉末年,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日益加剧。王莽篡权以后,不仅又增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而且还搞了许多不合宜的改制,使原有的社会危机更加严重了。终于导致了全国性的反抗斗争。
率先举起反抗大旗的是并州(今山西、内蒙古一带)人民。天凤二年(15年),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代郡(今河北蔚县)人民相继造反,聚民数千转战于当地;天凤四年,临准(今江西泗洪)人瓜田仪举义,在会稽(今江苏苏州)一带活动;同年,海曲(今山东日照)妇女吕母,为给被县宰冤杀的儿子报仇在海上起事,自称“将军”,破海曲杀县宰,队伍从几百人一直发展到数千成万人。
绿林军起义发生在新天凤四年(17年),起义者首领王匡、王凤本是新市(今湖北京山)的饥民,因为他们经常为大家排解争议,得到了处事公平的称誉,所以渐渐地成了饥民的领袖。他们集合了数百人,又收留了外地流亡来的马武、王常、成丹等人,便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基地,数月而得七八千众,攻打乡镇,举起了绿林军的起义大旗。地皇二年(21年)荆州牧调拨两万大军进攻绿林山,王匡率义军迎击,大破官军于云社(今湖北沔阳西北)杀敌数千人,缴获全部辎重。荆州牧向北逃窜,又遇到马武的截击,骖乘被杀。义军乘势攻入竟陵,(今湖北天门县)转而进击云杜、安陆等地,获得了重大战果。新地皇三年(22年),绿林军因疾疫损失近半,于是分兵两路下山活动。王常、成丹、张卬等西下南郡,(今湖北江陵)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朱鲔等北上南阳,称新市兵。下江兵先是受到了由严尤和陈茂率领的莽军的挫伤,成丹等人收集残部转入蒌溪一带,不久又重新振兴起来。新市兵北攻随县,各方纷纷响应,平林人陈牧、廖湛聚众数千,称平林兵,南阳汉宗室刘縯、刘秀集七八千人,称舂陵兵。新市、平林、舂陵三军会合后,进击长聚,破唐子乡,杀湖阳尉节节胜利。十一月,联军欲攻宛,刘縯率春陵兵与莽军甄阜、梁丘赐部在安聚遭遇,大受挫折,退保棘阳。甄阜、梁丘赐留辎重于蓝,引精兵十万追踪而至,自断后桥,追求一战而灭义军。此时下江兵在上唐刚刚大败荆州牧,引兵到达宜秋,为击败甄阜的莽军,王常深明大义立刻加入联军,四军联合锐气大增,休军三日之后,猛攻莽军。除夕之夜联军潜入蓝,尽获莽军辎重。黎明舂陵兵自西南攻甄阜军,下江兵猛扑梁丘赐军;莽军经不住下江兵的冲击大败,义军乘胜追击,莽军因断后桥纷纷落水,死两万多人、甄阜、梁丘赐被斩。义军进而“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败严尤、陈茂于淯阳,一战杀敌三千余众,并将宛城团团包围。新地皇四年,绿林军发生内部分歧。新市、平林二军欲立刘玄(平林兵首领之一)为帝,舂陵军欲立刘縯为帝,刘縯和刘玄本是同宗,但刘縯举兵起义较晚,是以舂陵军为实力的“南阳豪杰”(地主分子)的代表,而刘玄参加起义较早,又没有军事实力,是起义农民军将领的理想人选。经过反复推举,在农民军将领的坚持下,刘玄终于于该年二月称帝,改年号为更始,重新挑起了汉旗,至此绿林军改称为汉军。其后,此军又经历了决定乾坤的昆阳大战和攻打长安推翻王莽政权的战斗,最终却因为内部分裂和刘秀地主势力的破坏而被另一支农民起义军,赤眉军所攻灭。
反抗王莽统治的另一支主力大军赤眉军,起义于新天凤五年(18年),起初是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樊崇率领百多人在莒县举兵,自称“三老”,转战于泰山一带。由于他勇猛善战,四方归附,一年就发展到了上万人。与此同时,东海(今山东郑城)人徐宣、杨音等也各自起兵,来与樊崇会合,诸部会合之后,形成了一支数万人的劲旅,即由樊崇指挥,先攻莒县不下转扑姑幕,然后在青州击败驻军田况部,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第一个巨大胜利后,义军北入青州,折还泰山,屯人东海南城,终于发展成了有十多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樊崇所部是清一色贫苦农民组成,以“杀人者死,伤人偿创”为口号,以“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率史”为排位,以“巨人”为相互称谓,无文号旌旗,无官爵封位,是一支单纯、质朴、实在、刚正的农民武装。新地皇元年(20年),王莽令各州牧、郡守、县宰皆带军职,署将军、校尉称号,以加强对义军的镇压。第二年,又派太师义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兵镇压义军,结果翌年二月大败,景尚被义军打死。两个月后,王莽又派其亲信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领精兵十八万东行镇压。莽军所到之处烧抢掠,闹得民愤冲天,说是:“宁逢赤眉,莫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新地皇三年(22年)冬,廉丹、王匡的莽军,首先攻下了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屠杀了起义民众一万多人,继而又乘胜进逼,双方终于在成昌(今山东东平县西),拉开了决战的帷幕。樊崇考虑到交战军队众多,两军搅在一起时不易识别,就下令义军一律用朱红涂眉。从此,这支农民义军便有了“赤眉”的称号。这一战,赤眉军以逸待劳,大败王匡,杀莽军一万多人,以乘势进扑无盐,继续与廉丹交战,杀死廉丹及所部校尉二十多人,以辉煌的成绩结束了王莽政权在东方的统治。此后,赤眉军复攻莒县,转战东海,游动于楚、沛、汝南、颖川一带,入陈甾、进濮阳,回旋于鲁、苏、皖、豫之间。践平豪强营堡,镇压政府官吏,迅速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农民武装,并数战数胜于王匡、袁章所率领的莽军。
新地皇四年,更始政权迁都洛阳后,派史招抚赤眉军,樊崇当即屯兵濮阳,亲带首领二十多人赴洛。刘玄封樊崇等人为列侯,而未安置其部下大军。樊崇因大军无着落,为了团聚部众而逃回军营,赤眉军与更始政权分裂。此后,赤眉军自濮阳转入颍川。分兵两路,一路由樊崇、逢安率领;一部由徐宣、谢禄、杨音率领,向西挺进,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从更始政权中分裂出来的刘秀的注意。刘秀预感到赤眉军必能攻下关中,便令邓禹、冯等参预夹攻。刘玄更始二年(24年),樊崇与徐宣分击武关和陆浑关。次年正月会师于弘农,击败苏茂,自立牧童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任大司马。三月,再败更始丞相李松军与蓩乡。东汉军邓禹趁机攻杀更始大将樊参,又打败了王匡,成丹所部,尽夺河东之地。七月间,王匡、张印等投入赤眉。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绿林军溃散。汉建武二年(26年),关中营保兵长看到赤眉军只代表农民利益,并不是他们的依靠对象,便采取坚壁清野之术与其相抗,致使长安粮尽。赤眉军再度西行,转战于安定,北地一带,又攻陇西不入而转回长安。邓禹率东汉军摄其后。年底,长安大饥,赤眉军二十万人开始东撤,归途已被刘秀所切断。建武三年初,赤眉军于崤底被冯异所率汉军击破,东向宜阳又陷入刘秀所设下的重重包围,终因饥寒交迫无力再战,十余万大军被刘秀所收编。
至此为止,曾经声威大振,浴血奋战,推翻王莽政权的绿林、赤眉两支出色的农民武装,终于在内部分裂,失策,以及东汉政权的镇压和地主势力的反对面前,全部瓦解,只留下了他们的历史英名。
昆阳之战
汉更始元年(23年)春,刘縯等所率起义军败严尤、陈茂等部之后,兵力增至十几万人,遂进围宛城(今河南南阳)。当时据守宛城的是王莽枣阳守长岑彭,及前队副将严说二人。正当围攻宛城之际,绿林军内部突然分成两派。以李通兄弟及新市、下江、平林诸军的多数派,想拥立刘玄为帝,以号召天下;以刘縯为首的所谓南阳豪杰是少数派,则想先联合赤眉军攻王莽,然后再称尊号。实际上这一派想拥立刘縯。但少数派终究势弱,争之不得,刘玄遂于是年二月初一被拥为更始皇帝,即位于淯水岸边的沙坝。随后,刘玄封其族父刘良为国三老,新市兵帅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平林兵帅陈牧为大司空,刘縯为大司徒,其余诸将皆封为九卿,将军。从此,两派开始暗中争斗。
刘玄被立为更始皇帝之后,遂以灭新复汉为号召,一面以主力约十万人围攻宛城,另派平林兵之一部攻新野;一面于是年遣约2万人,由王凤率领,以及廷尉大将军王常、五威将军李轶、太常偏将军刘秀等人,向颍川(今河南禹县)、洛阳等地进击。是月,王凤等人即连克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偃城西北)、偃(今河南偃城)等地。此时,青州、徐州方面的赤眉军,听说刘玄称皇帝号,也纷纷自称将军,声势益壮。王莽听说后,大为恐惧,一面遣其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等率军进讨青、徐;一面派司空邑、司徒王寻等人赶赴洛阳,征发各州郡精兵,成立讨伐军,进讨绿林军。除了由各州郡牧守自己率军之外,还征用了自称懂得兵法之人36家,以备军吏。又以长人(巨人)巨无霸为垒尉,并带了许多猛兽,像猛虎、豹、犀牛和大象之类,以助军威,企图一举消灭绿林军。到夏初,各州郡到达洛阳集中的精兵已达43万人,号称百万,并立即开始南进。其余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声势浩大,自古出兵之所未有。五月,王邑、王寻军进抵颍川,与严尤、陈茂军会合。此时,汉军王凤所部刘秀所率数千人也已进抵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欲进窥洛阳。及闻王邑大军南下,便闻风而退。二日后,王莽军先头部队已进抵昆阳城郊。王凤等诸将见王莽军声势浩大,都向后撤退,急忙入据昆阳城,惶怖不安,怀念妻子,并想散归诸城。刘秀说:“如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只有并力作战,方可希望成功。如果分散据守,势无俱全。而且宛城还未攻破,其势不能相救。昆阳若被攻破,一日之间,我军各部便会被消灭。如今不同心共胆,共举功名,反而想守保妻子财物吗?”诸将大怒,说:“刘将军何敢如是?”刘秀笑着站到了一边去。这时,探马来报:“王莽大军快要到达城北,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尾。”诸将平时很轻视刘秀,此时形势危急,手足无措,只好说:“再请刘将军谈谈怎么办?”刘秀便又为他们图画成败,诸将听后,皆许诺听从。当时,城中汉军只有八九千人,刘秀让王凤和迁尉大将军王常坚守昆阳,自己乘夜和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从南门冲出,到外面去调集援兵。当时已有一部分王莽军进至城下,刘秀他们几乎出不去。
王寻和王邑率军进至昆阳城下,立即挥兵将昆阳城包围起来。严尤劝王邑说:“昆阳城小而坚,如今假号称帝者在宛。若我军大军急进,他们抵敌不住,必然败走。宛败,昆阳城可不战自下。”王邑说:“我过去围困翟义,因未能活捉他,让皇上责备我。如今率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这样难道不快活吗?”便未听严尤的建议,挥兵将昆阳城包围了数十层,列营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十里。挖地道,或用冲车撞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人皆负门板而行走。王凤等人恐惧,请求投降,王寻和王邑则不允许,自以为功在漏刻之间,不并以军事为忧。严尤又建议说:“兵法云:‘围城要留一个缺口’。应让他们逃出一部分,以恐惧宛下之军。”王邑又不听。
这时,王莽棘阳守长岑彭和前队将军严说共守宛城数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不得已而向汉军投降。但这个消息尚未传到昆阳前线。刘秀等人到偃、定陵等县将在那里的绿林军全部调出,得到一万余人。六月,刘秀与诸将连营而进,刘秀自率步骑千余为前锋,进至距王莽大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见状,也派出数千人迎战。刘秀单骑率先突入敌阵,斩杀数十人。诸将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见到小股敌人十分胆怯,如今遇到大敌,反而勇敢起来,真是奇怪!”刘秀继续向前突进,诸将率军紧随其后,大败王莽军,杀敌一千余人。初战小胜,绿林军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百。刘秀便率敢死士3000人从城西水上高处居高临下,冲击王莽军的中坚。这时,王寻和王邑仍然十分轻敌,自率万余人出营列阵,而下令军中各部没有命令不得妄动。及两军交战,绿林军奋勇向前,王邑所率莽军被打得大败,而莽军其他各营眼见王邑军败,却不敢擅自发兵相救。汉军乘锐冲击,遂将王寻杀死。城中王凤、王常等将领见状,也率军打开城门,鼓噪而出,内外夹击,喊杀声震天动地。拥挤在昆阳城外狭小地区的王莽数十万大军因而陷于大乱,自相惊扰践踏,伏尸百余里,死伤不计其数。恰在此时,天色大变,狂风骤起,雷声震天,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昆阳城外的滍川水(今之沙河)暴涨,虎豹皆股战不已。王莽军入溃水中被淹死者以万计。王邑、陈茂、严尤等见大势已去,率一部分骑兵踏着遍地的死尸渡河逃跑。余下的王莽军士卒各自奔还本郡。王邑只率数千人退还洛阳。绿林军将王莽军的辎重全部缴获,运了几个月才运完。
昆阳之战,王莽军的主力被彻底击溃,关中震恐。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之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汉光武帝纪
世祖光武皇帝讳名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是汉高祖第九代孙子,出自汉景帝所生长沙定王刘发的那个支系。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光武九岁时成了孤儿,由叔父刘良收养。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浓目,大嘴,高鼻梁,额骨隆起,喜欢种植庄稼,而哥哥刘伯升好行侠养士,曾讥笑光武经营农业,把他比作汉高祖的哥哥刘仲。王莽天凤年问,光武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略通大义。